為了辦這所大學,俞敏洪一直在努力學習資本運作、資本投資,努力學習哈佛大學如何把幾十億的資金運作成幾百億。眾所周知,像北大、人大這樣的國立大學,國家財政會源源不斷地撥款,俞敏洪要辦的私立大學隻能依靠自有資金和資本運作,他認為大學運營好大概需要100億元以上的資金才能做到。
有物質沒精神的人比有精神沒物質的人更加絕望,中國的教育注重專業知識的教育,卻忽略了如何一輩子做人做事的教育。擁有財富之後,俞敏洪的夢想是什麼?就是要把這所私立大學真正做起來,擁有最先進的教學設施,俞敏洪會用最高報酬請到最優秀的教授上課。此外,俞敏洪還有一個夢想,有一句歌詞是“我的夢都裝在行囊中”,俞敏洪希望在自己身體健康的時候,背著裝滿夢的行囊走遍世界。
俞敏洪就是這麼一個人,渾身散發著江陰農村的泥土氣息和芬芳,樸素而純真,本色、純粹而地道。
直到現在,俞敏洪還是保持著一個窮人對財富的看法,有朋友鼓動他買遊艇,俞敏洪誠懇地說:“一年玩不了幾次,遊艇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概括起來,無論貧窮抑或富有,所有人都麵臨兩種生活狀態,經濟自由狀態和感情自由狀態。前者是擁有源源不斷的財富和財富支配權,後者是擁有自由的感情選擇權。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經濟自由,每個人的經濟要求是不一樣的。俞敏洪有一個大學同學,現在是北大的博士生導師,他有自己的標準:有一個不用很大的房子,此外孩子的學費不用發愁,其餘的時間就是用來讀書,過著一種抬頭看月亮、低頭看流水的閑適生活。
抬頭看月亮、低頭看流水,俞敏洪心向往之。
俞敏洪語錄
有人問成功是什麼,我覺得成功就是過上自己愛過的生活,同時心靈充實。富有並快樂是成功,清貧但充實也是成功。如果財富名聲帶來喜悅我們就去追求,如果閉門思考帶來快樂就讓我們獨處。成功不是在別人眼裏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是在自己心中你是不是一個被自己承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