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不忘初心(1 / 2)

“市麵上流傳著許許多多與我有關的各類書籍,那些書的作者幾乎沒有一個采訪過我本人,有的作者在寫書的過程中給我打過電話,但我婉言謝絕了大部分的采訪。你長年跟蹤報道新東方和我本人,我願意接受你的訪談,也願意你來寫一本書係統而全麵地梳理我的思考和感悟。”

2009年11月6日,北京,中關村西區,新東方大廈9層貴賓室,俞敏洪如是說。承蒙俞老師的獨家授權、信任支持,我在那一年得以創作完成了《俞敏洪管理日誌》一書。

兩年後的今天,我寫了這本以俞敏洪為主角的書,首先聲明,這本書並非俞老師的個人傳記,而是一個自詡資深的財經記者耗時8年深入采訪俞敏洪、新東方之後故事集納的文字呈現、全麵思考。12年職業記者的專業訓練,使我頑強而固執地養成了珍愛文字、留存資料、保存文檔的習慣。寫作本書期間,我在電腦的文件夾裏意外地發現了若幹篇略顯冗長的速記稿,那些文字都是當年我獲準采訪新東方相關人士的口述實錄,隻因那些文字關乎他人過於敏感而被刻意塵封。考較再三、反複思量,我決定有限度地將之解密、公之於眾。

我要感謝盧躍剛。著名報告文學作家、著名記者盧躍剛是我的老師,躍剛老師在不惑之年出版過一本暢銷書《大國寡民》,這本書將他拖入一場無妄之災。12年前我就曾以記者的身份陪同他奔赴西安打了那場注定無法勝訴的官司,也因那場萬眾矚目、媒體爆炒的著名官司,我有幸和躍剛老師成為朋友。2002年4月,躍剛老師出版了《東方馬車——從北大到新東方的傳奇》一書。用我的話說,躍剛老師的恢弘巨製先是把俞敏洪請下了“神壇”,繼而又送上了“神壇”。事實上,也正是拜閱了躍剛老師的大作,我才開始真正用心關注新東方和俞敏洪。不過,那一時期,每當我采寫關於新東方的報道,難免會被同事挖苦、嘲諷:“新東方?就是那個亂得不成樣子的英語培訓學校?俞敏洪?就是那個因為盜版被美國人狀告的家夥?”

那些年,我們一起報道過的新東方和俞敏洪,其實並不主流。

今天呢?

新東方擁有27000名教職員工,培訓了250萬學生,出版發行1000多萬冊圖書,影響了中國數百萬家庭。迄今為止,已有11家中資教育培訓機構在美國上市,新東方的市值是其他10家企業市值總和的2倍。

這些年來,附著在新東方以及俞敏洪之上的光環從未消退,反而熠熠生輝。俞敏洪本人,倒是越來越反感和抵觸來自傳媒的炒作和放大。《東方馬車——從北大到新東方的傳奇》之後,俞敏洪自定規矩,“80歲之前不寫傳記,也不想別人幫我寫傳記”。

為什麼再度書寫俞敏洪?因為他的價值觀、人生觀深刻地改變了我,我願將我所知道的俞敏洪的故事與經曆、思想與理想,和盤托出、傳播開來,以讓更廣泛的群體都能夠體會到俞敏洪所特有的那種向上生長的堅忍與執著。成功是偶然,失敗才是必然,人生沒那麼容易也沒那麼簡單。追求完美,並且勇於直麵所麵臨的困惑和窘境。精神層麵積極向上、堅持自我、頑強不屈。這些就是俞敏洪以及新東方之於我的啟示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