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企業的經營,多屬其經營者一人決策,因此企業的成敗完全取決於經營者的個人能力。其特點一方麵表現為專權獨裁,另一方麵則表現出有機動性、成本意識、擔當風險的勇氣、有個性、強烈的責任感和富有開拓精神。中小企業經營者的個人魅力常常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表現出來,有的實行“親情”管理,有的則實行“軍事化”管理。
(2)中小企業可以運用的資本較少,外部資本的措籌能力也不是很強,因此中小企業活動領域限於其資本能力可以操作的範圍。無視這些限製,盲目地擴大經營範圍,把有限的資金分散投入眾多行業,將使企業在其投資的各處都麵臨極大風險。
(3)中小企業能否繼續成長,受其企業的獨立自主性所左右。這個問題非常複雜。有的帶有獨立企業的性質,有的成為大企業的從屬企業而喪失其自主性。中小企業是在現狀中繼續維持呢?還是淪為大企業的附庸,要根據實際市場情況而定。
在習慣觀念中,沒有比中小企業的成長和停滯更混亂的了,中小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普遍較低,勞動條件也較為惡劣,技術水平落後,經營不穩定等這些情況漸漸成為過時的庸俗的片麵認識。現在的中小企業中,有許多迅速成長超出傳統的數量標準的框框,成長為骨幹規模或大規模階段。
(4)正因為中小企業的資本弱小,所以在擴大其產業市場的時候,許多新的對手會參加進來,容易形成過度競爭的局麵。很多中小企業的經營者不是為了政治上的團結而參加了聯名組合,其目的模糊,缺乏協調性。因此表現為以經營者自己的力量尋找出路,還用多品種少批量的方式,在技術性能、設計上搞差別化,以避開價格競爭,實現不完全競爭。
如某地區皮鞋加工作坊盛行,加工作坊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求新求變,開發出除臭皮鞋,增高皮鞋,以及各種特種型號的皮鞋,特種皮革製成的皮鞋,豐富皮鞋類型以提高自身皮鞋的競爭力。
(5)環境變化對中小企業的激勵或衝擊是很大的,因而各企業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的差距正在擴大。每年都有大量的企業因經營不善而倒閉,同時又有更多的企業開張,而絕大部分的企業在維持的艱苦創業,僅有很少的是有較高管理水平,有開拓眼光且能抓住市場上稍縱即逝的機遇的企業領導者所帶領的企業迅速成長,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