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在製品管理、控製物流量
所謂在製品,廣義上講,是指原材料投入生產到製造出成品前的各種製品,包括正在各生產階段加工中的製品;狹義上講,指正在生產階段加工中的那部分製品,包括正在進行工藝加工、技術檢驗,運輸傳遞中的零件、部件、毛坯等製品。
保持在製品、半成品的合理儲備,是保證生產過程連續進行的必要條件。在製品過少,會使生產過程中斷,反之,又會造成物質積壓,流動資金占用,工作地擁擠,物流阻塞。因此,應提倡把多餘的、不必要的在製品降為零,杜絕浪費。在組織物流合理化的過程中,通過有效地控製在製品流轉速度,縮短生產周期,減少在製品占用量,避免在製品損失和積壓;努力做好各生產環節間的銜接、協調,按生產作業計劃有節奏地、均衡地和配套地組織物流活動;盡量提高作業麵積的利用率,保證產品質量,加速物資和資金周轉;合理布置半成品庫、工具庫和成品庫。
2.工廠物流合理化的綜合分析
(1)工廠平麵布置合理化。合理布置工廠平麵和車間的機器設備,基本上固定了工廠物流的大致方位,必將減少物流迂回、重複以及過遠運輸等不良現象。
(2)工廠物流活動與生產工藝流程同步化。工廠物流必須嚴格地按工藝流程要求移動,工藝流程從物流的連續性。時間性、穩步性和有序性等方麵進行控製。按生產作業計劃要求,物料按所需日期、時間、品種、數量進行移動,既不準超量多流,也不能減量少流。
(3)物料搬運短路化。直線化。要求各作業點間以及與儲存點間的安排盡量緊湊、路線要直,避免迂回,倒流往複,以減少裝卸搬運費用。
(4)物料搬運機構設備機械化、省力化。包括外場作業機械化與起重運輸作業機械化和省力化,以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減少安全事故,提高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主要采用起重搬運設備,各種運送裝置,如運載平車、輸送機、滾道等。
(5)存放器具的標準化、通用化。避免磕碰,定量存放,盡量作到過目知數,達到標準化、通用化。
(6)庫存合理化。在生產的各環節中,製定合理的庫存量,包括最大、最小和安全庫存量,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在滿足生產前需要的前提下,盡量壓縮庫存,特別是在製品庫存,盡量做到下道工序需要多少,前道工序就生產多少,提出下道工序按時、按質、按量向前道工序取貨,它控製在製品庫存達到最小。
(7)采用看板運輸管理,保證生產物流活動準時化。通過看板運輸,控製車輛運行路線,物料發運時間。數量和地點,實行生產準時化。
(8)在搬運工藝設計中,盡量擴大裝卸搬運單位,以減少物料搬運次數,提高物料搬運性係數,提出儲、運、包一體化,集裝單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