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2章不疼不疼不頂事(1 / 1)

叱責的方式有各種型態:有像下大雨似地怒罵對方,也有像下梅雨般很有耐心地責罵對方。

叱責的型態各有特色,也會因各人性格而有所差異。總之,上司在叱責屬下時,音量最好加大,因為這樣比較自然,也容易達到效果。

很多人主張叱責時要冷靜,千萬不可意氣用事。但是能夠達到此境界的人並不多。

上司因為生氣、發怒才會叱責部屬,也正因如此才會產生爆發力。監督與指導是需要冷靜與理智的。也有人認為若屬下反省自己的失敗,即不需責怪他;反之,若屬下毫無反省之意時,才需要責罵。

事實不然。若你對未達成任務的部屬叱責:“這實在太糟糕了。”他必不會重蹈覆轍。有時部屬會覺得將被叱責,甚至抱持“期待”的心理。

然而,此時你卻未予以叱責,隻是溫和地叮囑他,則你的部屬會深覺“期待”落空而不滿足。覺得上司的反應令人不愉快,事後還留下疙瘩,反而更討厭。若被上司痛罵一頓,一切也就過去了。因此,遇到該叱責時,你最好順應部屬的“期待”。

若你突然對一位並不認為自己失敗的屬下大聲叱責:“你為什麼做這種事了’恐怕會令對方一頭霧水。如果屬下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被叱責,則此行為便毫無意義。

如不能對部屬說明:“你這件事做的不好,所以我要叱責你。”隻會令他垂頭喪氣。對於不明了失敗原因的部屬,必須詳細地指導他,並說:“以後要好好注意!”

很多主管並不擅長叱責部屬,他們頗為在意的反倒是屬下的情緒。他們認為毫不留情地叱責屬下是不好的,若叱責無法使對方完全理解,那叱責就毫無意義。

如你一邊叱責,一邊在意屬下的反應,隻會被屬下看輕。此即所謂的“虛假的叱責遊戲”,當然不算是叱責。

有位上司向主管報告:“我已經訓斥過他了,他本人也在反省。”而那位被叱責的屬下卻對他人說:“我給科長麵子,傾聽他的埋怨。他好高興啊!”這時你再如何發揮驚人的才於,也來不及了。

有人認為:在大聲且一氣嗬成地叱責屬下後,要像狂風過後的萬裏晴空一樣,不可拖泥帶水。然而這種方式卻也容易失去叱責的意義。

原因在於被叱責的人,剛開始通常“聽”得進去,但往往不消五分鍾,他就會表現出不在乎的態度,剛剛才被責怪的事早就忘得一幹二淨了,而叱責的人也宛如狂風過境似地瞬間便了無痕跡。由於屬下本身並不感到愧疚,因此同樣的錯誤很可能重複出現。

應付這種屬下,你必須采取緊迫盯人的方法。即使叱責他“聽好!不能再失敗了”“你應該為那些收拾善後的人想想看”“你應當要好好地反省反省”這類令人感到厭煩的話亦無妨。

在叱責後你必須監視部屬的工作情形,並且留意事情有無改善。遇到此情況,你必須采用梅雨拉長戰線型的做法,而非集中豪雨型的方式。

在叱責屬下時要情緒性地叱責,但必須注意措詞,絕不用粗俗下流的詞句。

受到電視的影響,有人誤以為流氓的謾罵聲或短劇中的粗魯台詞是當今流行的腔調。雖然有一部分的公眾人物或者演藝人員是屬於那一類型的,但規規矩矩的上班族也依樣畫葫蘆,則會令人留下低俗的印象。在一個正派經營的公司裏,是不習慣聽到“我怎麼知道”“別開玩笑了”“笨蛋”等這些詞句。

也有人為了誇示自己的地位,而胡亂地怒斥部屬,像這種上司是無法得到部屬的認同,上司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行事才對。

另外,有一點必須牢記,那就是自己的屬下雖然是公司的職員,但是,他也有他的尊嚴。

每個人必有其優點。我們要愛人、尊重人,這才是我們生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