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因為社會變得富有,導致現今我們很難遇到為了伸張自己的信念而與人激烈辯論的人。大部分的人皆抱持著無所謂的心態,而且避免傷害對方。
“別人是別人,我是我。”“隻要能夠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就可以了。”“要是能打理好自己的私生活,何必去議論別人誰對誰錯。”抱持以上這種種見解的人是愈來愈多了。
在這種風氣下培育出來的年輕人,很少有機會遇到挫折。他們未曾被父母親責罵過,也不曾遭到鄰居老人的訓斥。很多老師對學生也盡量采取溫和教育。因此,要對這一代的屬下叱責並非易事。
你必須做到一件事:就是必須與屬下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在部屬的腦中沒有上下的觀念。
有時你以平和的口吻對屬下說話,對方卻誤以為你在與他交換意見或開討論會。若部屬的年齡與你相仿,情況可能更加難以處理。甚至屬下會認為你與他是平等的,你們隻是朋友的關係。
你必須使部屬清楚區分你們之間的立場並不相同一我是官,你是兵。基於此,情緒性的發怒會有其正麵的效果。你必須使對方了解“我是在生氣,是在責罵你”,或許這時你更需要一記相應的猛拳。
如果你突然怒罵一位尚未習慣於被叱責的屬下,則可能使對方覺得愕然。他會感到極端地害怕,甚至反抗:“這種公司,我待不下去。”
曾經有這麼一個例子。一位被公司派到外地出差的新進職員,每次出差都需要母親隨侍在旁,這是父母親過度保護造成的結果。像這種人即使受到些微的挫折,也會想要離開所處的環境,以避免接觸煩惱。
像這種職員,一旦離職或許你會因此而被他人批評:“就是因為上司不好,才會使他待不下去。”相信你的內心不會好受;若你能用心栽培他,或許有一天他會成為公司的中堅分子也說不定。因此,盡量避免屬下辭職較妥當。那麼,此時你該如何處理呢?
不習慣被責罵的年輕人,當然也不會習慣向他人道歉。
在工作場所中即使你對他申飭,他也不會對你表示歉意。即使他內心非常後悔,他也不會表現出來。
通常上司在責備部屬時,若部屬表示歉意,叱責就會油然而止;若部屬始終保持沉默,或者淨是說些毫無道理的借口,上司更會怒火中燒。一旦演變至此,上司的責罵會超越界限,永無休止。
隻要你發現“這小子很狡猾”時,就不要繼續窮追不舍。否則你會弄不清楚自己是為什麼而發怒。
有些部屬不習慣被責罵,有的甚至要求上司誇獎自己,他們會若無其事地說:“我是那種不被別人捧就沒有幹勁的人,若被責罵的話,就會想辭職不幹!”
這類型的部屬其實就是將自己的個性隱藏起來,當然也掩藏自己應負的責任。他們卑怯,卻又要求他人不能叱責隻能讚揚,非常自私自利、好逸惡勞。若聽到有人說:“這兒的水好喝廣他一定會搖著尾巴狂奔過去。若你的手下中有這種類型的人時,你必須在平常便預備好各種叱責的方法,並且努力使他了解你真的很重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