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切忌“照圖尋寶”。“照圖尋寶”是一些民間收藏者最容易犯的大錯,作為一個民間收藏愛好者,由於剛剛上道或者是由於對一些古玩了解的不是很深,但是又比較喜歡,特別是一看到哪個雜誌上或者是坊間傳聞一個什麼樣的珍品,就趕緊按照提供的圖片去古玩市場裏尋找去了。也有一民間收藏愛好者為了加深對古玩的了解,並為了使收藏更專業化,還專門買了好些相關書籍,仔細對照慢慢學習研究,並對自己收藏的東西與書上的圖片對照,看見有便認為是真貨,沒有便認為是假貨,殊不知,有些不是正規單位出版的古玩書籍,由於沒有專業人士的把關和相關專家的指點,往往帶有很大的片麵性。還有一些作者為了發上一把收藏財,甚至連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搞不清楚就出書了。照圖找寶應該是收藏中的大忌。
另外撿漏心理不可取,收藏界經常流傳著一個個的撿漏故事。如某一個收藏愛好者周末閑來無事,去逛古玩市場,閑逛一圈在一地攤上發現了一件價值百萬元的古玩,竟然被當成普通古玩棄置在古玩地攤的一角,於是經過一番簡短的討價還價,就這樣隻用一點錢,就將一件價值較高的古玩“撿”了回來。現在民間收藏界依然有一些人相信撿漏之說,並且堅信好東西肯定有,一有時間就往古玩市場裏跑,並能時不時地淘回一件件所謂珍奇的稀罕物。自己也不想一想,這世上有那麼多好東西都讓你在一個地方遇上了,更何況如果是珍品的話,攤主怎可能把手上價值這麼高的東西廉價出售。收藏界的一位專業人士曾說,撿漏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在收藏日益火爆的今天,隨著懂行的人越來越多,在古玩市場地攤上撿漏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少。但也不是沒有,撿漏是建立在你自己的學識和眼光基礎上的,別人不認識,你認識,就算撿漏了。
在實踐當中,我們的收藏愛好者應從普通的器物開始,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箭鏃開始,仔細揣摩,尋找規律,進而藏些戈、矛、劍等稍大件的器物,等到自己辨偽能力和鑒賞水平達到一定水準後,可以依據個人愛好設些收藏專題,如單一種類的兵器、某一民族的兵器、某一國的兵器或某一地區的兵器,這樣日積月累便可以提高自己的收藏檔次和收藏品位,兼而可以作些文化方麵的研究,何樂而不為呢?
另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新出土的青銅器是國家禁止交易的文物品種,買賣這種青銅器,是違規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一章第五條中規定,中國境內出土的文物,屬於國家所有。同時,第五章第五十一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買賣國有文物。喜歡收藏青銅器的愛好者,應該收藏出處和來路明確的青銅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