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糖尿病患者的護理與預防(3 / 3)

此外,長期、大量服用強效降糖藥物或伴有腎功能障礙等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合並有頑固性的低血糖症,則應密切觀察病情,避免嚴重低血糖再次發作而陷入昏迷。

十二、糖尿病患者的冬季護理

糖尿病的臨床症狀除了排尿多、進食多、飲水多、體重減少等典型症狀外,患者還極易出現眼底病變、腎病變、肝功能損害、皮膚病變、神經病變、下肢損傷、心血管病變等並發症症狀。在冬季,患者不僅極易由於氣候因素而造成病情加重,且更易發生或加重心血管病變、神經病變、下肢損傷等並發症。因此,加強冬季護理,對於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穩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避免不良情緒不良情緒可造成人體內具有抵抗胰島素降糖作用的應激性激素大量分泌,從而會加重高血糖症狀。尤其在易發生糖尿病並發症的冬季,更要注意對不良情緒的克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以確保病情穩定。

2.保持睡眠充足冬季白晝時間短,夜間時間較長,對於大自然的變化,患者的睡眠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做到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這不僅有助於機體抗病能力的增強,更是符合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

3.合理安排膳食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應尤其加強對膳食的安排,且更要注意對飲食熱量的把握。冬季雖然人體為抵禦寒冷需要儲存足夠的熱量,但在冬季人的運動量會大大減少,此時如若過多增加飲食熱量則極易造成肥胖和血糖升高。因此在冬季,患者更要合理安排飲食,且應注意平衡與運動治療之間的關係。如果運動量較大,則可以相應地適當增加熱量攝取;但如果運動量大為減少,那麼在增加飲食熱量或進食量的時候要尤其慎重。

4.講求科學運動冬季室外天氣寒冷,加之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易出現下肢損傷,所以冬季時的運動治療要格外謹慎。此時患者可以選擇室內健身運動,以避免室外的寒冷氣候,而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則可以酌情安排室外運動。

5.注重下肢護理

(1)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應注重對下肢的保暖,要選擇溫暖而舒適的鞋子,也要多穿一些衣服,以保持下肢溫暖;同時,每晚用熱水泡腳或全身用溫水洗浴也是很好的方法。

(2)患者應保持雙腳清潔,每日可以用加有鹽水的溫開水洗腳,以達到殺菌效果;更要注意每日換洗襪子,以保腳部衛生。

(3)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應注意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可以通過按摩、熱敷、下肢活動等方式達到保持腳、腿部血液循環暢通的效果。

(4)如果患者在冬季發生腳部皸裂、足癬、紅腫等症,則應立即就診,進行有效治療。

糖尿病的預防

一、糖尿病的三級預防

糖尿病與冠心病、高血壓並稱為我國居民中發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三大疾患。糖尿病危害之大,值得每個人加以警惕和預防。對於糖尿病的預防來說,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固然重要,但關於糖尿病基本知識的普及教育則更為重要,這將直接關係著預防和治療的有效與否。

目前糖尿病的防治已經由個體轉為了群體防治,並且建立了糖尿病三級預防的防治體係,這對於糖尿病的有效防治有重大意義。糖尿病的三級預防即一級預防、二級預防、三級預防,其中的每個階段的目的和針對對象均有不同。

1.一級預防一級預防主要是針對大多數群眾而言的,目的在於積極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一級預防需要人們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這些選擇性的幹預手段減少糖尿病危險因素和降低糖耐量低減的危害程度。積極的預防需要從日常生活習慣的培養開始,對於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都應加以糾正和改善,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預防糖尿病的目的。

2.二級預防二級預防主要是針對糖耐量低減者而言的,目的在於盡早發現病情並進行有效治療。糖耐量低減者作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定期進行血糖監測,並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出現高血糖表現後更要積極開始有效治療。

在糖尿病的二級預防中,定期進行血糖檢測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尤其對於中老年人,定期的血糖檢測是最重要的預防措施之一。如果發現有視力減退、多尿、白內障、皮膚異常感或性功能減退等糖尿病早期症狀,應該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如被確診則要立即接受相關治療。此外,還要定期進行血脂、血壓和心電圖的檢查,這些指標也屬於控製血糖的參考依據。

3.三級預防三級預防是針對已被確診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的,目的在於控製病情、積極預防糖尿病並發症、降低糖尿病致殘率和病死率。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都可誘發多種並發症的發生,嚴重的可造成殘疾,甚或威脅生命,因此,糖尿病一旦發生,就要加強對並發症的預防。如定期體檢、糾正不良飲食和生活方式、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等,都是預防糖尿病並發症的有效措施。

二、清淡飲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人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飲食為我們提供的物質基礎。合理的飲食能讓我們更加健康而充滿活力,不健康飲食卻會令健康大受損害,甚至造成疾病叢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餐桌亦越來越豐盛,各種各樣的食物不勝枚舉;同時,人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極大變化,許多人遠離了青菜、粗糧的生活,而逐漸形成了高脂肪、高熱量、高膽固醇的飲食結構。由此,各種“富貴病”紛至遝來,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等。

其實,飲食營養固然重要,但保證飲食營養並不意味著食物要肥甘厚膩,以清淡的方式飲食同樣可獲取充足而均衡的營養物質。具體說來,從預防糖尿病的角度講,清淡飲食應做到多吃蔬菜、多吃水果、多吃粗糧、多吃豆製品、多喝水、少吃鹽和糖。

1.多吃蔬菜蔬菜中富含葉綠素、鐵、鋅、鈣、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常吃蔬菜可有效預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冠心病等疾患,同時還能夠增強肝功能、免疫功能等,尤其對於肥胖者,更可起到減肥之效。

2.多吃水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能夠有效起到抗衰老、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等作用。經常吃水果還可預防便秘和肥胖症,對於糖尿病的預防亦有一定幫助。

3.多吃粗糧粗糧富含膳食纖維,經常食用可改善便秘、肥胖等症,且有助於人體內糖類物質和血清脂類物質的排泄,因而既可預防高血糖,又能預防糖尿病合並高血脂症。

4.多吃豆製品豆製品富含豐富的優質植物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等,同時還含有其他多種營養成分,對於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預防皆有益處。

5.少吃糖和鹽高糖飲食會造成血糖水平升高,如若人體的胰島素分泌功能已經下降,則極易造成糖尿病發生,因而減少糖類食物的食用對於糖尿病的預防很有幫助。同時,高鹽飲食又是誘發高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減少飲食中對鹽分的攝取,對於預防糖尿病並發高血壓極有好處。

三、有氧運動

無論是預防糖尿病,還是治療糖尿病,運動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防治措施。對於已經發生糖尿病的患者,運動作為一種治療方法,與飲食治療、藥物治療是三個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治療措施,對於糖尿病病情的穩定有重要的意義。而對於非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低減者,通過運動有效預防糖尿病則更為重要。在各種各樣的運動方式中,有氧運動可謂對糖尿病的防治最為有利。

有氧運動是指通過人體的有氧呼吸機製來提供能量的一種運動方式。有氧運動的運動方式有很多,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身體素質情況、疾病情況,以及場地、器械等情況選擇適宜自己的有氧運動方式,如步行、慢跑、遊泳、太極拳、健美操、器械健身、高爾夫、爬山、爬樓梯、跳繩、乒乓球、騎單車、門球等都是非常適宜大眾進行的有氧運動方式。而如果每次運動能夠堅持30分鍾以上,那麼有氧運動所能起到的健身效果會更加理想。

在有氧運動過程中,全身的各個器官、肌肉都處於有氧呼吸的狀態,從而有助於健康的保持。不僅如此,有氧運動還能夠提高人體代謝功能的持久性,因而對糖尿病的預防和血糖的調節更有益處。

1.調節血糖有氧運動時,人體所需能量的供給都是依賴著血液中葡萄糖等營養物質的分解。也就是說,在有氧運動的過程中,人體血糖可得到充分的利用,從而有效起到調節血糖的作用。另外,有氧運動還能有效降低體重、消耗多餘脂肪,這對於提高人體內生胰島素的敏感性有一定幫助,從而可有效增強胰島素的降糖作用。

2.調節情緒有氧運動是一種低強度而輕鬆、愉快的運動方式,在有氧運動的過程中,運動者不僅能感到精神煥發,且更能避免和改善悲觀、抑鬱、煩躁等不良情緒。要知道,不良情緒的發生會造成升糖激素大量分泌,從而可誘發糖尿病發生,因而有氧運動所具有的調節情緒的作用對糖尿病的預防很有幫助。

四、心理平衡

俗話說:“病由心生。”心理因素對健康會產生很大影響。中醫常講,人有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一方麵,七情過度會造成人體氣機失常、氣血功能紊亂,從而誘發疾病產生;另一方麵,七情又與髒腑有極為密切的聯係。正所謂:“喜傷心,怒傷肝,憂思傷脾,悲傷肺,驚恐傷腎。”不同的情緒變化對人體髒腑功能所造成的影響各不相同,但卻都是人體發生疾病的重要原因。

現代醫學和心理學研究也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都與各種不良心理因素有密切關係。高度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以及各種情緒波動都會造成應激性激素大量分泌,並導致神經係統、骨骼肌肉係統、內分泌係統、生殖係統等多個係統出現相應的生理或病理變化。心理因素不僅可造成疾病發生,它的持續還會影響疾病治療,患病後能否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與病情的轉歸有極大關係。

糖尿病的發生也與心理因素有很大關係,不良情緒會對人體產生應激性影響,以致應激性激素分泌量迅速增多。而許多應激性激素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且應激性激素的增多會抑製胰島素的分泌,因此,每個人在情緒出現較大波動的時候,都會出現血糖升高的表現。此時,如果再合並肥胖、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減退等糖尿病危險因素,則極易造成人體血糖水平持續偏高,從而形成糖尿病。

由此可見,調攝心理、保持心理平衡,對於保持身體健康、減少疾病有積極的意義,同時更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日常生活中,要學會避免不良情緒的發生,對人、對己要保持平常心態,不要動輒發怒,保持開闊的胸襟,更要學會在遇到煩惱時合理傾訴,這對於心理平衡的保持都是很有幫助的。

五、睡眠充足代謝暢通

睡眠是每個人每天都要進行的事情,機體與睡眠之間是生理需求的關係。機體依賴於睡眠獲得充沛的精力、緩解機體疲勞、代謝暢通、恢複氣血運行;反之,如果沒有睡眠,人體的生命活動則難以維持。睡眠所具有的生理功能很多,良好的睡眠對於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皆有益處。

1.消除疲勞當人處於睡眠狀態時,大腦對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極弱,可以避免細胞由於受到刺激而興奮,從而能夠恢複神經係統功能,保護細胞不受破壞,且能夠使疲勞的細胞逐漸恢複。

2.提供能量睡眠中,人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都已經停止,此時機體有充足的時間為自身儲備能量,因而在睡眠結束後,會感到精力充沛、活力十足。

3.改善髒腑功能人在睡眠狀態中,肌肉鬆弛,機體的各項運動都已減緩,此時就可以有充足的血液流入髒腑,以濡養各個髒器,從而使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得到恢複和增強。

4.增強免疫力免疫力是機體抵禦外界致病因素的一種能力,機體免疫力的發揮是通過產生抗體來拮抗各種抗原物質來保護自身健康。而睡眠可以促進機體內抗體的形成,從而可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力,不僅有助於糖尿病的預防,更能有效避免糖尿病合並發症的發生。

5.穩定血糖一方麵,睡眠能夠增強肝髒功能,通過對肝髒功能的保護,對血糖的穩定很有幫助;另一方麵,睡眠可以避免應激性情況的發生,從而可避免由於應激發生以至機體大量分泌升糖激素,以致血糖水平升高。因此,睡眠對於血糖水平的穩定和改善也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