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血糖的飲食治療(3 / 3)

5.蟲草鵪鶉蛋

【用料】冬蟲夏草5g,鵪鶉蛋20枚。

【製作】將冬蟲夏草先煎,取其汁液,將鵪鶉蛋放入浸泡,1周後取出鵪鶉蛋,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氣血。可用於糖尿病、高血壓、肝炎、血管硬化等症的食療。

【用法】每日1~2個。

【療效】冬蟲夏草性味甘溫,對於穩定血糖有一定的功效。此外,方中鵪鶉蛋不僅營養豐富,亦是補益氣血之佳品,還具有降壓、降脂、健腦之效,非常適宜糖尿病並發高血壓、高血脂症患者食用。

6.芡實燉仔雞

【用料】芡實、薏仁、白扁豆、益智仁各20g,仔雞1隻,鹽、胡椒粉各2g,味精1g,料酒5ml,蔥段、薑絲各5g。

【製作】仔雞宰殺後,去毛、內髒,洗淨;將芡實、薏仁、益智仁、白扁豆四味洗淨,一同置於雞腹中;隨後將整隻雞放入砂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和鹽、料酒、蔥段、薑絲等輔料,武火燉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燉煮至雞肉爛熟,調入味精、胡椒粉即成。

【功效】益腎補氣,健脾燥濕。可用於糖尿病的飲食治療。

【用法】佐餐食用。本方尤其適宜脾胃虛弱、腎氣不足等症患者食用。

【療效】薏仁為方中主要的降糖成分。研究顯示,薏仁中含有澱粉、蛋白質以及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其中所含的薏苡多糖A、薏苡多糖B、薏苡多糖C以及薏苡素等活性成分均有降糖效果。

7.茯苓燉甲魚

【用料】土茯苓20g,甲魚200g,鹽、味精各1g,蔥段5g,薑絲3g,料酒、醬油各5ml,胡椒粉1g。

【製作】將甲魚宰殺、洗淨備用;土茯苓洗淨,裝入紗布袋中,紮口,與備好的甲魚一起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和鹽、料酒、蔥段、薑絲等,武火煮至沸騰,再以文火燉煮至熟,加入味精、胡椒粉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補血,清熱燥濕。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飲食治療,尤其適宜伴有陰虛熱燥、血虛濕阻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甲魚不宜進食過多,孕婦、產後泄瀉以及失眠者和消化不良者慎用。

【療效】方中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寧心健脾的功效。研究表明,茯苓煎劑具有降糖效果。甲魚為補虛佳品,其中富含多種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糖尿病患者適量食之是非常有益的。

8.參芪煨鯉魚

【用料】鯉魚1條,黨參、黃芪各15g,新鮮冬菇、冬筍各50g,鹽、味精各2g,植物油20ml,骨湯700ml,蔥段5g,薑絲3g,料酒、醬油各5ml,澱粉10g。

【製作】黨參、黃芪洗淨先煎,取藥液備用;將鯽魚宰殺、洗淨,用刀在魚身兩側劃菱形口;將鹽、醬油、料酒、澱粉等調成糊,塗於魚身周圍;冬菇、冬筍洗淨,切片;炒鍋上火,加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將鯽魚放入煎至魚身金黃時,將黨參、黃芪煎液與骨湯、冬筍片、冬菇、蔥段、薑絲、料酒等輔料一並放入,燒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燉煮,肉熟湯濃時加入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利水消腫。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魚類食品對於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但應食之有度。

【療效】方中黨參、黃芪等均有降糖成分。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黨參中所含的黨參多糖,黃芪中所含的黃芪多糖等物質均有降糖功效;而魚油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並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能夠有效維持血糖穩定。方中冬菇還具有降脂、降壓等功效。因此本方非常適合糖尿病伴發高血壓、高血脂等症患者食用。

9.白果燒仔雞

【用料】仔雞1隻,白果10g,蔥段5g,鹽、味精各1g,醬油、料酒各5ml,花椒粉1g。

【製作】仔雞宰殺後,去毛、內髒,洗淨,用鹽、醬油、料酒醃製入味;白果去殼,除去外皮後,與醃製好的仔雞一同放入砂鍋內,加入蔥段及適量清水,武火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燉至雞肉爛熟,加入味精、花椒粉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斂肺,止咳。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食療,對於伴有氣喘、尿頻、體虛等症者尤其適宜。

【用法】佐餐食用。白果有毒,一般用量為5~10g;需經過炒製方可食用。

【療效】方中白果性味甘平,具有斂肺平喘的功效。研究證實,白果所含的黃酮類物質具有降脂、降壓等功效,用於糖尿病的治療,可有效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症、冠心病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等並發症。

10.砂仁燉肚條

【用料】砂仁5g,豬肚300g,油菜心200g,鹽2g,味精1g,蔥段5g,薑絲3g,料酒、醬油各5ml。

【製作】砂仁去雜質、洗淨,幹燥後研末備用;油菜心洗淨,撕成片;豬肚洗淨,放入沸水鍋內焯製,沸騰後,撇去浮油,加入蔥、薑燉煮至豬肚熟透;取出豬肚,切成條,用鹽、料酒、醬油、砂仁粉醃製,10分鍾後再次放入原湯中,並撒入油菜,煮熟放入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理氣和中,健脾燥濕。可用於糖尿病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本方尤其適宜糖尿病症見濕阻、氣鬱等患者食用。

【療效】方中豬肚性味甘溫,具有健脾益胃、補益虛損之效,以豬肚治療糖尿病在食療專著《食醫心鏡》中就有講述,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對於維持血糖的穩定是非常有益的。而油菜心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鈣、鐵、維生素等營養素,與豬肚共同發揮補益虛損之效。砂仁性味辛、溫,具有行氣溫中之效,因此本方尤其適合脾虛濕阻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11.知母炒苦瓜

【用料】知母10g,苦瓜250g,植物油20ml,鹽、味精各1g,蔥花、薑末各5g。

【製作】知母洗淨先煎,取其汁液備用;苦瓜洗淨,去蒂、瓤,切片;炒鍋上火,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蔥、薑熗鍋,加入苦瓜急火快炒,隨後放入知母煎液、鹽、料酒等,翻炒至熟,加入味精、醬油等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降火,清熱降糖。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可先將苦瓜放入無油的熱鍋中幹煸片刻以減輕其苦味。

【療效】方中知母、苦瓜均含有降糖成分。研究顯示,知母中所含的知母多糖等成分能夠促進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並具有降糖功效。而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苷等物質也具有降糖功效。

12.枸杞燉魚頭

【用料】鯉魚頭1個,枸杞20g,白扁豆30g,豆腐250g,鹽、味精各1g,料酒、醬油各5ml,蔥花、蒜末各5g,薑絲3g。

【製作】枸杞子、白扁豆洗淨,放入碗中用溫水浸泡;豆腐切塊;鯉魚頭去腮洗淨,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腥味,然後放入砂鍋,加入枸杞、白扁豆和鹽、料酒、蔥花、蒜末、薑絲等輔料,武火煮至沸騰後,放入豆腐,再以文火燉煮至熟,加入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滋補肝腎,健脾和胃,降糖止渴。可用於糖尿病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本方尤其適宜陰陽兩虛、胃熱傷津等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療效】方中主要的降糖成分為枸杞、白扁豆。枸杞中所含的胍類衍生物以及黃酮類成分具有降糖效果。而白扁豆治療糖尿病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經常適量食用白扁豆不僅有助於穩定血糖,對於糖尿病並發慢性血管病變亦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13.參芪燒牛肉

【用料】牛肉350g,黨參10g,黃芪30g,山藥50g,白術、浮小麥各20g,鹽、味精各1g,花椒3g,大棗10枚,生薑5g,蔥段8g,醬油、料酒各5ml。

【製作】先將牛肉洗淨、切成塊,放入碗中加鹽、醬油、料酒醃製15分鍾左右;黨參、黃芪、山藥、白術、浮小麥洗淨,一同裝入紗布袋中,封好袋口備用;大棗洗淨。炒鍋上火,加適量清水,將牛肉、薑、蔥、花椒、大棗等輔料和藥包一起放入鍋內,武火煮至沸騰後用文火燉煮至肉熟,加入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和胃,補益氣血。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治療,尤其適宜脾胃陰虛、氣血不足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牛肉性溫味甘,食之暖胃,非常適宜冬天食用。

【療效】方中黨參、黃芪、山藥等多味藥物均有降糖效果。現代研究表明,黨參中所含的黨參多糖,黃芪中所含的黃芪多糖以及山藥中含有的黏液蛋白成分,均有降低血糖的效果。牛肉不僅味美營養豐富,而且是一種非常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肉類食品。

14.歸芪蒸仔雞

【用料】仔雞1隻,當歸、炙黃芪各15g,鹽、味精各2g,料酒、醬油各6ml,蔥段、薑末各5g。

【製作】將仔雞宰殺,去毛、內髒等,洗淨,入沸水鍋內焯透,撈出備用;將當歸、炙黃芪洗淨,切絲,與鹽、料酒、蔥段等調料一起置於雞腹中;隔水蒸2個小時後取出,放入醬油、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補養氣血。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本方尤其適宜氣血不足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療效】方中黃芪性味甘溫,具有健脾補中、升陽舉陷之效,其中所含的黃芪多糖等能夠調節人體糖代謝,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維持血糖穩定。此外,方中當歸、黃芪還具有降脂、降壓等功效,非常適宜“三高”患者服用。

15.山茱萸炒雞丁

【用料】山茱萸15g,雞脯肉300g,鹽、味精各2g,植物油20ml,料酒、醬油各6ml,蔥段5g,薑絲3g。

【製作】將山茱萸洗淨先煎,取其汁液備用;雞脯肉洗淨,切絲,放入碗中加鹽、料酒、醬油醃製15分鍾左右;炒鍋上火,加入植物油,油熱時加入蔥段、薑絲熗鍋,隨即將醃製好的雞肉放入翻炒,七成熟時,加入山茱萸煎液、鹽,繼續翻炒至熟,加入味精即成。

【功效】補益肝腎,溫中益氣。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糖尿病患者食用肉類食品應適量。

【療效】方中主要的降糖成分為山茱萸。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具有補益肝腎、收斂固澀之效。山茱萸中所含的烏蘇酸等成分具有降糖作用。雞肉為低脂低蛋白食品,營養豐富,適量食用不會造成血糖升高,因此是非常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肉類食品。

16.五味子燉牛肉

【用料】五味子6g,牛肉300g,鹽、味精各1g,醬油、料酒各5毫升,蔥段5g,薑絲3g。

【製作】將五味子洗淨先煎,取其汁液備用;牛肉洗淨、切塊,與煎好的五味子汁液一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和料酒、鹽、蔥段、薑絲等,燉煮至熟時加入味精、醬油調味即成。

【功效】健補脾胃,益氣養血,滋陰生津。可用於高血糖等症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燉煮牛肉時,放入一些茶葉,會使牛肉味道更加清香美味。

【療效】方中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之效;牛肉性味甘溫,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具有健脾益氣、益胃養血之效。本方尤其適合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型糖尿病患者常食。

17.桑葚粳米粥

【用料】新鮮桑葚50g,粳米100g。

【製作】將桑葚、粳米分別淘洗幹淨備用;先將粳米放入沸水鍋內,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燉煮,粳米爛熟之際將桑葚投入,煮至再次沸騰即成。

【功效】滋陰補血,生津止渴。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治療,對於肝腎陰虛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適宜。

【用法】可早、晚分食。

【療效】方中桑葚具有降糖效果。傳統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寒,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燥之效。桑葚用於糖尿病的治療由來已久,早在《新修本草》《唐本草》等書中就指出桑葚對於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因此,桑葚可謂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18.枸杞麥片粥

【用料】枸杞15g,燕麥片100g。

【製作】燕麥片加開水衝調後放入鍋內,稍煮後加入枸杞煮至熟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補肝益腎,降糖降脂。可用於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等症的飲食治療。

【用法】可作早、晚餐主食。孕婦慎食燕麥及燕麥製品。

【療效】方中枸杞、燕麥都非常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研究證實,枸杞中含有的胍類衍生物以及黃酮類成分具有降糖效果,而燕麥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對於維持血糖平衡和抑製膽固醇的吸收有著極好的作用。食用燕麥製品,不僅可以抑製血糖升高,還能夠有效緩解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糖尿病並發症,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19.洋參銀耳粥

【用料】洋參6g,銀耳30g,小米100g。

【製作】先將西洋參洗淨、晾幹後研末;銀耳用溫水泡發,去蒂撕片備用;小米淘洗幹淨,與備好的銀耳一起入鍋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燉煮至沸騰,再加入洋參粉,文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出鍋食用。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止渴。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食療。

【用法】可作為降糖主食。本方尤其適宜腎陰不足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療效】方中洋參、銀耳均有降糖效果。洋參性味甘、微苦、涼,具有益氣養陰、清熱生津等功效;而銀耳性味甘、淡、平,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之效。銀耳所含的銀耳多糖等成分具有顯著的降糖效果。因此,銀耳是一種非常適宜糖尿病患者的食品。

20.天花粉粳米粥

【用料】天花粉15g,粳米80g。

【製作】天花粉洗淨,切片,入鍋加水煎煮取其汁備用;將粳米洗淨,放入鍋內,加入天花粉煎液及適量水,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米爛粥熟即成。

【功效】清熱滋陰,生津止渴。各型糖尿病患者可用。

【用法】作為主食。天花粉入藥的常用劑量為10~15g。

【療效】方中主要的降糖成分為天花粉。天花粉,味甘、微苦,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之效。研究顯示,天花粉中含有的葡萄聚糖A、葡萄聚糖B、葡萄聚糖C、葡萄聚糖E等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為降糖要藥。

21.麥冬生地粥

【用料】麥冬、生地各10g,粳米100g。

【製作】將麥冬、生地洗淨先煎,取其汁液備用;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至沸騰後,改用文火燉煮至粥熟,調入煎好的麥冬生地藥汁,再次煮至沸騰即可出鍋食用。

【功效】滋陰涼血,清熱止渴。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食療。

【用法】早、晚餐分食。

【療效】方中麥冬、生地均有降糖功效。研究證實,麥冬含有的麥冬多糖,生地中含有的多糖成分均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兩味皆是中醫治療糖尿病的要藥。

22.知母山藥粥

【用料】知母粉10g,山藥20g,大米100g。

【製作】將山藥洗淨,去皮切塊;大米淘洗幹淨,與山藥塊一起入鍋,加適量清水,武火燒至沸騰後,用文火慢燉至九成熟,再放入知母粉,煮至米爛粥稠即成。

【功效】健脾養肺,清熱生津。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食療。

【用法】早、晚餐分食。糖尿病患者食用山藥應適量。

【療效】方中知母、山藥均有顯著的降糖效果。研究表明,知母含有的多種知母聚糖,尤其是知母聚糖B以及山藥中含有的黏液蛋白成分,均有顯著的降糖效果。

23.女貞銀耳湯

【用料】女貞子15g,銀耳10g,山藥100g。

【製作】將女貞子洗淨先煎,取其汁液備用;山藥洗淨,切塊;銀耳洗淨,去蒂,撕片;將山藥、銀耳一同放入砂鍋,加入女貞子煎液和適量水,武火煮至沸騰後,再以文火燉煮至熟即成。

【功效】補益肝腎,滋陰清熱。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應注意各味藥物的使用劑量和禁忌。

【療效】方中三味藥物均有一定的降糖效果。研究證實,女貞子所含有的齊墩果酸,銀耳中所含的銀耳多糖以及山藥所含的黏液蛋白成分,均具有一定的降糖功效。

24.女貞烏雞湯

【用料】女貞子10g,烏雞1隻,鹽、味精各2g,料酒、醬油各6毫升,蔥段、薑絲各5g。

【製作】烏雞宰殺,除去毛、內髒等,洗淨備用;女貞子洗淨,與蔥段、薑絲一起置於烏雞腹中;將整個烏雞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和料酒、鹽一起燉煮至熟,加入味精、醬油調味即成。

【功效】補益肝腎,滋陰養血。可用於高血糖等症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女貞子的常規用量為6~12g。

【療效】方中主要的降糖成分為女貞子。中醫認為,女貞子味甘、苦,性涼,具有補益肝腎、滋陰清熱之效。現代藥理實驗顯示,女貞子中所含的齊墩果酸等活性成分具有降糖功效。

25.玉竹百合湯

【用料】玉竹、百合各10g,蘋果1個,大棗5枚,陳皮5g,瘦豬肉100g,鹽、味精、花椒粉各1g,料酒、醬油各5ml。

【製作】玉竹、陳皮洗淨先煎,取其汁液備用;將蘋果洗淨,去核,切塊;百合洗淨,切片;豬肉洗淨,切片,與煎好的藥汁一起入鍋,再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至沸騰時,加入蘋果、大棗、百合和料酒等輔料,文火燉至肉爛湯濃,加入味精、醬油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潤肺,調補五髒,清心安神。可用於糖尿病等症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百合為滋補佳品,四季皆可食用,尤以秋季最佳。

【療效】方中玉竹味甘、性微寒,具有補養陰虛、生津潤燥等功效。現代藥理實驗顯示,玉竹煎劑能夠促進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因而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

26.薏仁綠豆荷葉湯

【用料】薏仁、綠豆各50g,荷葉2張。

【製作】將荷葉洗淨先煎,取其汁液備用;薏仁、綠豆分別洗淨,一起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至沸騰後,加入荷葉汁,文火煮至粥熟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和胃。可用於糖尿病、小兒疳積等症的食療。

【用法】佐餐食用。本品中含有綠豆,不宜用鐵鍋烹製。

【療效】方中主要的降糖成分為薏仁。薏仁性味甘、涼,含有澱粉、蛋白質以及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具有健脾化濕、利水消腫之效;現代研究顯示,薏仁中含有的薏苡多糖A、薏苡多糖B、薏苡多糖C以及薏苡素等活性成分均有降糖效果。薏仁配以綠豆、荷葉則更增清熱降糖之效。

27.葛根麥冬茶

【用料】葛根100g,麥冬、天花粉、五味子各50g。

【製作】將以上四味分別洗淨,晾幹,研末;沸水衝泡,代茶飲。

【功效】生津止渴,清熱降糖。可用於糖尿病的食療。

【用法】每日2次,每次6g,代茶飲。

【療效】方中麥冬、天花粉為主要的降糖成分。研究證實,麥冬中所含的麥冬多糖,以及天花粉中所含的葡萄聚糖A、葡萄聚糖B、葡萄聚糖C、葡萄聚糖E等成分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此外,葛根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降壓效果顯著,因此本方非常適宜糖尿病伴有高血壓的患者食用。

28.枸杞菊花茶

【用料】枸杞10g,菊花5g,冰糖6g。

【製作】將枸杞、菊花、冰糖三味一起放入杯中,沸水泡飲。

【功效】補益肝腎,清熱明目。可用於糖尿病的食療。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

【療效】方中主要的降糖成分為枸杞。枸杞味甘性平,具有補益肝腎、益精明目之效。枸杞子含有的胍類衍生物以及黃酮類成分均為降糖的有效成分。而菊花對於高血壓、高血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因此本方非常適宜“三高”患者飲用。

29.白術麥芽茶

【用料】白術、麥芽、黨參、陳皮各5g。

【製作】將以上四味放入杯中,沸水衝泡,加蓋燜20分鍾左右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益氣,健胃消食。可用於高血糖、高血脂等症的食療。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

【療效】方中多味中藥均有降糖效果。黨參中所含的黨參多糖為降糖的有效成分。麥芽、白術、陳皮等三味,亦有一定的降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