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完成這部書稿,已是2012年的2月末了。
從2009年春天動筆,時至今日,已經三年。
不得不感慨,每一個夢想的完成,都將伴隨著無盡的艱辛、孤獨和曲折。而每一個夢想的存在,又都充滿著閃亮、滾燙和力量,讓人在曲折中依稀能看到光亮,在疲憊時卻仍然欲罷不能。
三年來,就是這種力量讓我堅持下來,在許許多多的夜晚一個人坐在台燈下,蜷縮在床上,抱著電腦一個字一個字地敲擊,最終寫下這十幾萬字的書稿。在寫作過程中,所有身體的病痛和艱辛都不足掛齒,但是心靈所承受的煎熬與困苦卻刻骨難忘,讓我在此刻寫這篇後記的時候,心中百感交集,感觸萬端!
常常,在寫到往事,寫到過往那些不堪回首的歲月時,總要把自己身臨其境再次陷進去,一次次地回憶,一次次地剝離,一次次地撕開傷疤,那些痛楚就會像開了閘的洪水一樣一次次傾瀉在心裏,順著眼睛流出來。
常常,因為一個小節、一段話、一個情境、一個詞甚至一個字的舉棋不定,而停下來細細斟酌,冥思苦想。有時,一思索就在電腦前坐到後半夜了,有時,連續好幾天都無法順利地把這個內容寫出來,心中便難免懊惱,難免糾纏。直到反反複複寫寫改改好多次,終於把這個難關克服了,才算是能放鬆下來,會心一笑。
在最後修改的這些天裏,更是沒日沒夜地泡在稿子裏,夜深人靜,困意襲來,我就隻好整晚整晚戴著耳機,換著不同的音樂來提神。實在失效了,就自己狠狠心,使勁用牙齒咬自己的嘴唇,把嘴唇咬得燙燙的、麻麻的,牙齒都開始微微顫抖了,那轉瞬的疼痛才能喚醒昏沉的身體,重新投入到稿子裏。我沒有別的辦法,如果我能動,我可以自己倒杯水喝來提神,我可以用手掐一下自己來提神,可是我都不能,牙齒是我唯一還有力氣的部分了。大半夜下來,嘴唇都咬破了,耳朵也因為戴了十幾個小時的耳機而疼痛難忍,隻有自己敲下的字,那些帶著生命溫度的字跡,在一個個艱辛的夜晚裏陪伴著我,滋養著我。
終於,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這本書。
寫這本書,源於一個很純粹的願望,那就是——把自己的心靈提煉出來,用文字呈現出一本書,送給所有與我一樣活在床上的人。我隻想努力讓文字起到陪伴的作用,給那些困頓的孤獨的黑暗的絕望的,與我一樣承受著殘酷“命運”的心靈以“陪伴”。
我是真的把自己的整顆心都雙手奉上,我是真的把最深的精力和熱情都投注了進去,隻因為,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多還在迷惘還在掙紮的孩子,像我十幾歲時一樣,被恐懼和痛苦包圍著。在我十幾歲跌入痛苦的時候,多想有一本書能告訴我該怎麼辦,有一個人能告訴我人生還可以有許多種樣子,生病了沒什麼大不了,殘疾了沒什麼大不了,癱瘓了不能動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仍然還有許多方法許多道路可以得到幸福!可是,我從未擁有這樣一本書,從未擁有這樣一份理解和陪伴。
所以,這條救贖之路我走了十年,付出慘烈的代價,和許多無法挽回的東西。但是好在,我最終拯救了自己,改變了那曾經讓我死去活來的“命運”!
如果,我的書能被那些被“圍困”的孩子看到,哪怕是一個孩子,隻被一個孩子看到,我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一切都完滿!當未來的某一刻,一個如我十年前一樣的孩子,在某個房間,某張床上,翻開了這本書,我希望你能看到——
我和你一樣,是個不能動的被困在床上的人。
我和你一樣,經曆過那些刻骨銘心的痛苦和恐懼。
我和你一樣,在一次次掙紮中曆盡失敗和無助。
我和你一樣,曾想放棄生命放棄所有未來和人生。
但是,你要相信,一切真的沒有那麼糟,你還能看見我寫的書,你還能看見一個和你一樣的人,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每個人都能拯救自己,每個人都能去改變命運。這不是什麼奇跡,而是隻要有足夠的努力、足夠的堅持,就能實現的事情。
我好希望,這些文字能夠陪伴著你,讓你感到一絲絲的溫暖和希望。
這,便是我創作這本書最大的動力和願望。
(二)
這本書的完成,我首先要感謝的人就是我的恩師——張大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