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阿農(2 / 3)

“五嬸幾時來的靖西?”阿農忙問。

“今日一早趕來的,同阿川一起。”五嬸指著遠處采買欖果的男人。

“五嬸知不知我家存福怎麼樣了?”阿農有些急了,她的眼球裏布了些許血絲。

“阿農放心,聽講昨日一個郎中到了村裏,昨夜治理後,倒是救回來了。”五嬸撫著阿農的背,讓她寬心。

“如此便安心了。”阿農舒展了眼神,然後掏出帕子,幫五嬸擦拭頭上的汗。“五嬸也是的,這大熱天怎麼不叫阿川的女人來替你。”她略帶埋怨地望了一眼男人,男人叫阿川,大概三十出頭。

“嘿嘿嘿嘿,”五嬸忍不住笑了,那黑黢黢的牙油亮得倒有一種特別的好看。“阿娥有娃仔啦。”

“啊呀,什麼時候?”阿農瞪大了眼,繼而嘴上咧開了笑。“這阿川和阿娥結婚十幾年了吧,現在有娃仔了?”

“才剛三個多月,這不是不滿三個月不能說嘛。”五嬸笑得合不攏嘴。

“哪裏來的規矩,怕又是五嬸聽哪個漢人卦士說的吧。”阿農雙手握著五嬸蒼老的手,不住地揉搓著。“五嬸命就好啦,終於可以抱孫啦。”她轉身對阿瑤說:“阿瑤,你去幫五嬸買一籃雞蛋,再買兩隻下蛋的母雞,給阿川拿回去。”

“麻煩阿農了。”五嬸拉著阿農的手滿是欣喜地望著她。

僚人寨子沒有那麼多禮數,鄰裏鄉間幫助倒也沒那麼多推辭。

“五嬸,我還要去置辦些東西,就不陪您了。回鄉裏以後,我再去探望阿娥。”

阿瑤提著一隻竹籃,裏麵滿滿地放了雞蛋,又牽過一個竹製的雞籠,兩隻慵懶的母雞在裏邊曬著太陽。

“我聽智先說,他今日要過來咧。”五嬸道。

“謝五嬸告知了。”阿農謝過,便與阿瑤離開了西集。

“總算家祖庇佑,讓存福挺過這次病災。”阿農自禱著。

“那,阿姐,我們還趕回去嗎。”阿瑤問她。

“自然是要趕的,隻是這兩日我們路途匆匆,倒是忘了些事宜。”

“瞧阿姐說的,這一路上阿姐又是看魚幹,又是問鹽價的,倒不見得有多匆忙。”阿瑤取笑她。

“與我去一趟布店吧,浩源那娃兒讓我取些紅布頭。”阿農沒有理會取笑。

“紅布頭?噢!大後天是牛魂節!”阿瑤才反應過來。

“你看看你,你都是兩個娃的媽了,怎麼還像小女娃一般不穩當。”阿農搖搖頭。

“那我們在這等著智先,還是與他在路上碰麵。”阿瑤問。

“智先要來靖西,看來是存福病無大礙了。那就不急,我們回屋等他,省得他找人不到。”阿農說道。

阿農是武勒豪強農承之女。農承娶了東蘭生僚部落的女子,生下的唯一愛女便是。阿農長於武勒鄉間,其地漢僚雜居通婚,倒是無甚分別。這阿農卻甚以僚人血統為傲。自幼便頗具膽識,深得其父寵愛。阿農一十五歲時,嫁予韋存福為妻,其後相夫教子,幫助存福將鄉裏事物打點得井井有條。十數年間為韋家生得二子一女,這女兒嫁到了萬涯的另一農姓大家,韋存福得以結識眾多萬涯地方豪強,由此樹立了在該地的勢力。

如今那田州周家仗著水利之便、魚米之富,屢次進讒邕州官府,大壞韋存福的名聲。又暗中進購欽廉的私鹽,與韋家的交趾鹽爭利。阿農此次借故探親,實則聯結東蘭僚族勢力,一同對抗周家。這東蘭與靖西、德保夾田州於南北。若從中攔腰截斷右江水道,必能根除周家不可一世的氣焰。

話分兩頭。浩源跟著餘怒未消的阿順走到先生屋內,待阿順坐下,便取過竹墊,也坐在阿順身邊。

“哎,先生不在。”浩源掃了一眼屋內。

阿順隻不理他,自顧取過《三國誌》便讀。

“哎哎哎,你喜歡三國裏哪一號人物?”浩源伸出食指,戳了戳阿順的胳膊。

阿順依舊不理,自顧放下書本,又取過旁邊的《史記》來讀。

“哎哎哎,你喜歡劉邦還是項羽?”浩源又問。

“我喜歡劉邦。”阿順這倒答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