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瑩長歎一口氣道:“原來是這樣!我這也算單相思!真沒勁,原來我江曉瑩在你老浦心裏是這個位置!為什麼把我排在梁愔後麵?”
老浦說:“這是兩碼事,我和梁愔永遠沒人能擠在中間,至於你江老板,我從來都拿你當最好朋友待見,這樣你滿意嗎?”江曉瑩生氣地,道:“不滿意,咱倆早都超出朋友了,我每天想的是你!”說罷轉身走出浦家屋子和院子。
自從那一天晚上,已有半年時日。江曉瑩有一階段,去浦家頻率低一點。進入這臘月裏一段時日,又和從前一樣,隻要她家有人照看,準到梁愔這沒話找話說。也倒是,兒女親家,就應該勤走動,才能顯得混合……
又是一年一度春光,農民百姓又開始無休止地在田裏忙著,鄉裏的各項指示一年比一年少。領導也是想明白了,給百姓定出那些花花樣,也看不出哪塊變花花了。倒把幹部忙夠嗆!到秋各項提留交上來,那才是好群眾呢。
領導總是給百姓找點榜樣嗎!金融係統也不哪根神經搭錯了,營業所主任賀嵐颯同副縣長,還有鄉裏那祥書記,王永學副書記來鷹嘴山,了解養殖大戶劉正田家,小轎車進村直接進了劉正田家小院,從小車裏走出縣鄉領導,還跟著金融係統領導浩浩蕩蕩地在院子裏看著一溜溜兔籠兔舍。
奚小蘭正在給兔清掃糞便,劉正田在添加飼料。二位也夠全神貫注的,從外麵進來四位大男人,眼尖耳精的奚小蘭楞是沒聽著。
賀嵐颯隔著一趟兔籠喊著:“奚老板!來客人了,縣長,鄉黨委書記來看你來了!放下手裏活,先到屋裏坐一會兒,嘮嘮家常再忙吧!”
奚小蘭待人接物是天生的強項,華麗的外表,高傲的氣質,把個王永學副書記眼睛看直了。賀嵐颯諸個介紹完畢,李副縣長主動的說:“奚小蘭同誌,聽說鄉營業所在這設個典型戶,村支部書記親自抓養殖,你們夫婦二人辦起品種兔養殖,說說經驗好嗎?”
奚小蘭從來沒和各層領導接觸過,不知道和領導層人士座談應注意哪些。
奚小蘭直截了當地,說:“我這沒人設典型戶,營業所人我沒見過,黨支部譚支書知道喝酒躺大道,我倒是想找他出個主意,讓他老婆好頓罵。第二天我們兩口子去找浦秋實給出招,老浦大哥根據正田的平常表現,說出一些道理,我們才走上這條道,沒經驗,摸著幹,雇個獸醫是佛仙鎮的,防病的事兒他兜著,就這點事兒,別的沒了!”
那書記點點頭,說:“這就是經驗,村領導出主意,通過你們努力,一年能掙多少?”
小蘭說:“投進去一萬來的,開春賣出一萬,最近還能出去一批,五千元沒問題。”
李副縣長站起身來,說:“值得推廣,總結一下,很有說服力,那位浦大哥做什麼的,咱能不能找他談談?”
那書記道:“老浦是鷹嘴山村主任,還有位副主任叫李萍,是位女同誌,去鄉裏開會都是李萍去,這位老浦不露麵。”王副書記接過話,道:“他浦秋實目中無人,鄉裏領導他哪個也瞧不起,露啥麵?不喜得見你,我說啥來的,這兩位端架呢!咱得拜訪他們去!”
那祥書記,道:“老王,說話注意場合。”
一行人直奔小腰街村辦公室而去!
鷹嘴山村辦公室看屋老人接到鄉李秘書電話,告訴說稍等,李副縣長,那書記去檢查工作,讓譚支書、浦村長在辦公室等著,這二位聽到通知,哪敢怠慢,收拾好行裝,都來到村辦公室,李萍也早早地來到辦公室。平常李萍在辦公室值白天班,有看屋的張大伯陪著說說話,有公事處理一下公務。
李萍身兼村會計,婦女主任等職,在鷹嘴山村混的人緣不錯,到家裏愛人楊樹天天用手捧著怕嚇著,用嘴含著怕化了。加之自身修養較好,百姓中口碑不錯。
譚支書、浦村長和李萍三人接到鄉裏電話通知,在村辦公室這,還在傻等著呢!
縣政府小轎車從屯子西頭進村,直接進了劉正田的院子裏。因為有賀嵐颯領著,這是營業所的典型戶嗎!賀嵐颯做夢都沒想到,這位他前些年的好友奚小蘭。畢竟不是自己親人。尤其是三年多也冷落小蘭,奚小蘭幾年裏,由最初的思念,後來淡忘,再後來賀嵐颯結交了新朋友,快四十歲的奚小蘭雖說沒到人老珠黃,但家裏孩子大了,劉正田也沒有生產隊做隱身草,常常守在身邊。三年多來一年比一年來的少了,奚小蘭由愛變成恨。直到今年聽說養兔賺了錢,才想起來多年前好友。這出戲事先沒彩排,讓奚小蘭給演砸了!一個說書記喝酒躺大道,一個說村長目中無人,最不該的是典型戶和營業所不沾邊。當賀嵐颯聽到奚小蘭剛說出口時,還不太相信,她會這樣說自己,等明白過來時,心裏這火騰的一下子升到頭頂,險些暈倒。
縣政府主管金融李副縣長,原來打算在昌盛鄉找一戶有說服力的,由金融係統扶持並且見成效的典型農戶,推廣一下經驗,帶動全縣農戶,有條件,有能力的,投入一些資金,讓一部分農民先富起來,這戶典型真夠,也很有說服力,但聽女主人說話口氣上看,和營業所不沾邊,這個賀嵐颯在鄉裏說的是撒謊?又不像,明明很具體嗎!要不然就是女主人怕露富。又不像,她把開春賣出一萬多元都說出來了,也不像是怕露富。
李副縣長在去鷹嘴山村辦公室路上,腦子裏在急速的思索著,這營業所賀主任是為什麼?這鷹嘴山的三位頭目的其中一位喝酒躺大道,一位目中無人,喝酒躺大道的,無論在城裏或在農村很多見,屬貪杯無修養類型。村幹部目中無人,瞧不起鄉領導,那他還咋在村上混了。這位何許人也,能給鄉親出點子的人,瞧不起鄉領導的,我李某第一次聽說,一定會一會這位老兄,看他和我端不端架。
劉正田家離村辦公室也就二百米遠,幾位領導並沒坐車。李副縣長常年下鄉,他習慣走鄉間小路,看窗前掛滿一串串紅辣椒人家。他總覺得這裏有他同年的故事。凡到農村來,這位鄉村裏長大的副縣長,總得把眼睛累酸了才肯罷休。二百米路,幾位走了二十多分鍾。
張廣合老人在門口守著,發現一夥人從大門走進來,招呼屋裏幾位說:“快出來吧!領導來了!”
譚支書、浦村長、李主任三位從屋裏走至門外把縣領導鄉領導讓到屋裏落座,敬煙倒水的忙了一陣。李副縣長打量一會浦秋實,他像是想起來什麼似的,驚詫的說:“你是浦老師?”
浦秋實忙站起身來,道:“我是浦秋實,謝謝李局長,七八年了還沒忘了一位農民講師。”
李副縣長站起身來,道:“怎能忘記,哲裏木的一次精彩演說,已經寫進管理條例課本,但最終因由個體取代了集體經濟,聽省局說已印刷了三千份管理條例本子沒有下發……現在還好嗎?我尊敬的浦老師!”
浦秋實笑著說:“謝謝李縣長關心,我現在一切都好,農村有了好政策,農民有了土地,有這兩條做基礎,生活在農村的農民,都應該一天比一天好。”
那祥書記忙接著問到:“李縣長,您們認識?”那書記被李縣長對浦村長的稱呼,以及兩人的一段簡短交談,弄的他摸不清頭腦。自從來到昌盛鄉後,見過兩次浦村長,相貌平平,也沒聽過他發言講話,倒是總能聽到王永學副書記對他的評論。目中無人,目無領導,這今天又是那一出呢!在縣長眼睛裏的農民講師,公社期間檔案裏也沒寫呀!後來他似乎明白了一點,農民黨員的檔案,不記載這些無關國家與地方政府的事,況且他那也不算啥突出的黨員。有誰去注意這批人!
李縣長告訴那祥書記,說:“老浦同誌是十幾年前,地縣在農機係統樹立的先進典型,老浦同誌在農機管理,尤其是財務核算上,頗有建樹,曾在師資講習班上講過課。一部分內容被省農機局納入管理辦法之中。最後終因集體經濟在農村取消,沒能下發……那位養殖能手說的浦大哥是浦秋實同誌嗎?”
那祥書記,說:“鷹嘴山大概就你們一戶姓浦的吧?”
浦秋實說:“是的,就我一戶,可能咱昌盛鄉姓浦的也不多。”
李縣長笑著對老浦說:“浦老師,今天我又來當你的學生了,想聽聽你講一講是怎麼給劉正田家出的主意,村裏對養殖戶有哪些優惠。”王永學副書記似笑非笑地說:“說說吧!縣長瞧得起你,這可是說話的好機會,啊!”
老浦聽到王永學話裏有刺兒,心情很糟糕,說啥!所以他反問起李縣長,說:“是說實話,還是撒謊?縣長同誌?”
李副縣長笑著,道:“浦老師,沒忘你講過的話,我還是想聽你講實話,免得弄出笑話。”
老浦這時也笑了,他說:“劉正田家的養殖場,現在夠規模,說實在的,我一趟沒去過,譚支書去沒去過我不知道,倒是正田媳婦常來我家,她願意問這問那的,我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錢是她家攢的,和外邊親朋好友借一些,她自己和我說,她沒去信用社貸款,她說那兒門檻高她邁不過去。具體咋回事兒,我從來不問,那是人家的隱私。
另外典型不典型的倒不重要,當作經驗推廣一下,對農民,一部分喜歡做這項養殖的農民,這還真是件好事。比如,她和佛仙鎮那位獸醫,簽署那份協議,就很有價值,獸醫沒工資,賣皮肉錢有百分之五是他的,兔有病用藥和因病死去的實際價值,這位獸醫全額賠付。
王副書記截斷老浦話題,說:“奚小蘭的爺爺可是富農分子呀,推廣她的經驗得考慮政治影響。”
李副縣長冷笑一聲說:“老王,別把話題扯太遠了,老浦接著說。”
浦秋實想想,道:“啊,沒了,接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