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認為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對頭部有些特別的禁忌。如某人的頭部被別人觸摸,會被認為是一種極大的侮辱。如用手打了孩子的頭,人們便認為這孩子一定會得病。人們不得拿著東西從他人頭上掠過。睡覺時不能頭朝西,因日落西方象征死亡,人死後才將屍體的頭部朝西停放。
馬頭琴的來曆
馬頭琴,蒙語稱莫林胡爾,是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它不但在樂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間藝人和牧民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深沉、粗獷、激昂,體現了蒙古民族的豪放。
相傳馬頭琴在公元12世紀在蒙古族中流傳。音箱為鬆木製成,呈梯形,兩麵蒙以馬皮或羊皮,琴杆細長,用榆木或紫檀木製。兩根弦,用馬尾製成。弓弦也是馬尾製作,演奏時弓子不夾在兩根弦中。馬頭琴發音低沉,音量較小。定弦與一般拉弦樂器相反,外弦音低,內弦音高,多為四度定弦。馬頭琴除了作為獨奏樂器外,也是民歌、說唱音樂的伴奏樂器,還可與四胡等合奏。
改革後的馬頭琴,擴大了音箱,改用蟒皮蒙麵;弓子改為富於彈性的弓子;用尼龍絲弦代替馬尾弦,使音量增大。將定弦提高了四度。這樣既保持了馬頭琴原有的柔和、深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有力的特點。
馬頭琴的產生及其發展,很難查閱史料。但是,它卻有一個美麗、感人的故事。很久以前,為王爺牧馬的年輕牧人巴特爾在一個淖爾(“湖”的意思)邊發現一匹悲鳴的白色小馬駒對著淖爾上的一個冰窟窿流淚。巴特爾知道小馬的親人遭遇了不幸,便將它帶回細心照料。幾年後,小馬長成一匹難得的好馬,並贏了王爺那些精心飼養的馬匹。王爺對白馬產生了占有之心,要強行搶走白馬,卻不料白馬難以製服。氣急敗壞的王爺命人圍住白馬,並用強弓射殺。白馬不幸被射中,但仍突圍而去,找到了巴特爾。白馬雙眸流淚,抬了抬後腿,甩了甩尾巴,流露出期許的目光。最後在巴特爾的懷中閉上了眼睛。
巴特爾明白白馬臨終的意思,於是用白馬腿骨和尾巴做成戰琴,並在琴的頂部雕刻出白馬的頭部。馬頭琴誕生了。可能是巴特爾的思念過於深切,馬頭琴的聲音深沉、粗獷、激昂,猶如萬馬奔騰。
孔雀公主的傳說
三四百年以前,在遙遠美麗的西雙版納,頭人召猛海的兒子召樹屯英俊瀟灑、聰明強悍,喜歡他的女孩子多得數也數不清,可他卻還沒找到自己的心上人。一天,他忠實的獵人朋友對他說:“明天,有七位美麗的姑娘會飛到郎絲娜湖來遊泳,其中最聰明美麗的是七姑娘蘭吾羅娜,你隻要把她的孔雀氅藏起來,她就不能飛走了,就會留下來做你的妻子。”召樹屯將信將疑,但第二天,他還是來到了郎絲娜湖邊等候孔雀公主的到來。
果然,從遠方飛來了七隻輕盈的孔雀,歇落到湖邊變成了七位年輕的姑娘,她們跳起了優雅柔美的舞蹈,尤其是七公主蘭吾羅娜,舞姿動人極了!這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姑娘啊,召樹屯立刻愛上了她。她照著獵人朋友的話做,蘭吾羅娜的姐姐都飛走了,隻剩下她一人時,召樹屯捧著孔雀氅走了出來。蘭吾羅娜看著他,許久許久沒有說話,但愛慕之情已經從她的眼光中傳遞出來。不用說,召樹屯娶到了自己心愛的新娘。
他們成婚不久,鄰近的部落挑起了戰爭,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英勇的召樹屯和蘭吾羅娜商量了一個通宵,第二天就帶著一支軍隊出征了。戰爭初期,天天都傳來召樹屯敗陣退卻的噩耗,眼看戰火就要燒到自己的領土了,召猛海急得亂了陣腳。卻偏偏在這時,有個惡毒的巫師向他進讒言:“蘭吾羅娜是妖怪變的,就是她帶來了災難和不幸,若不把她殺掉,戰爭一定會失敗的!”召猛海頭腦一昏,就聽信了他,決定把美麗的孔雀公主燒死。
蘭吾羅娜站在了刑場上,淚流滿麵,她深深地愛著在遠方征戰的召樹屯,卻不得不離開他。最後她對召猛海說:“請允許我再披上孔雀氅跳一次舞吧!”召猛海同意了。蘭吾羅娜披上那五光十色、燦爛奪目的孔雀氅,又一次翩翩起舞,舞姿中充滿了和平,充滿了對人世的愛,煥發出聖潔的光芒,令在場的所有人都深受感染。在悠揚的樂聲中,蘭吾羅娜漸漸化為孔雀,徐徐飛走。
可就在這時,前線傳來了召樹屯凱旋的消息。在歡迎大軍得勝歸來的人群中,召樹屯沒有看見自己日夜思念的妻子;在祝賀勝利、犒勞將士的慶功宴上,召樹屯還是沒有看見蘭吾羅娜的身影,他再也忍不住了,說道:“多虧了蘭吾羅娜想出的誘敵深入的辦法才打敗了敵人,可現在她到哪兒去了呢?”召猛海一聽,這才如夢初醒,卻已悔之莫及。他把逼走蘭吾羅娜的前因後果告訴了召樹屯,召樹屯昏倒在地。蘇醒過來後,他心中想的隻是要去把她找回來:我不能沒有她,沒有她我的生命還有什麼意義?
他找到獵人朋友,問清楚蘭吾羅娜的家鄉在遠隔千山萬水的地方。跨上戰馬,召樹屯又出發了,懷著獵人朋友送的三支具有魔力的黃金箭,懷著對蘭吾羅娜矢誌不渝的愛,他克服了重重困難,來到了一個山穀的入口。山穀口被兩座大象一樣的山封住了,召樹屯用第一支黃金箭射開了一條出路,進入了山穀。經曆了漫長而艱辛的拚搏,他終於到達了孔雀公主的家鄉。可是孔雀國的國王覺得召樹屯的族人對蘭吾羅娜不公平,決定考較一下召樹屯是否有保護蘭吾羅娜的本領,否則就不讓蘭吾羅娜回去。國王讓七個女兒頭頂蠟燭,站到紗帳後麵,讓召樹屯找出他的妻子,並用箭射滅燭火。召樹屯內心平靜下來,憑著對蘭吾羅娜的思念,用第二支黃金箭射滅了蘭吾羅娜頭頂的燭火,終於得到了與孔雀公主重逢的一刻。他們含著淚再次擁抱,發誓從此永不分離。
回到家裏,召樹屯問明父親,知道原來是那個惡毒的巫師陷害蘭吾羅娜,就去找巫師報仇。那巫師其實是一隻禿鷹變的,聽聞召樹屯來找他,立刻化成原形,飛上天空想逃跑,召樹屯抽出最後一支黃金箭,將萬惡的巫師射死了。從此,象征和平與幸福的孔雀公主的故事在傣族人民中間廣為流傳,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心靈。
口弦琴的故事
赫哲民族不僅有令世人矚目的長篇講唱“伊瑪堪”,而且也有讓人難以忘懷的《烏蘇裏船歌》,還有借以抒發幽雅、哀怨情懷的神奇的口弦琴。
口弦琴,赫哲人稱作“空康吉”,構造極為簡單,用鐵絲變成一鑰匙狀的外殼,一端留口,中間嵌上一塊細長的鋼片即成。琴盒形似小魚,有中指那麼長,現在都是用鋼片彎曲而成,放在唇齒間吹奏,同時用手指撥弦。用它既能吹出歡快的曲調,又能吹出悲哀的調子。年輕人用它彈奏愛情的純真,年長的老者則彈撥起舊日的思緒……
那是在很早以前,黑龍江邊霍通村的老百姓得瘟疫,全部病倒了,先死的人還沒有埋呢,後死的人就沒人管了,有的死在水缸邊,有的躺在灶洞旁。當時,有個老頭來霍通村走親戚,他進了村,不見雞飛,不見人影,聽不到狗叫,一片寂靜。他走了一家又一家,隻見一個吃奶的女孩,一邊哭一邊吸吮著死去的媽媽的奶頭。老頭含著熱淚抱起女孩離開了霍通。
冬去春來,寒暑交移,一晃16年過去了,女孩長大成人。一天,姑娘問老頭:“好爺爺,別人都有爹娘,我怎麼沒有呢?”老頭沉思良久,講起了姑娘家的遭遇。姑娘聽後號啕大哭,一連幾天,嗓子都哭啞了。為了解除姑娘的憂愁,老頭仿照漁叉的形狀給姑娘做了個口弦琴,放在嘴邊輕輕一彈就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姑娘高興極了,天天彈唱。琴聲傳到山頂,被熊神聽到了,它乘姑娘睡覺時把口弦琴偷走了。沒了口弦琴,姑娘又傷心地哭了。
老頭便對姑娘說:“山頂上有個寶洞,裏麵住著山神、虎神和熊神,口弦琴讓熊神偷去,就成了寶物啦,若是能找回來一彈,就能救活你死去的爹娘。”姑娘說:“我一定去把那口弦琴找來!”老頭說:“上那山頂可不易,不光有老虎黑熊擋道,那寶洞口還有個石頭老翁看守著呢”。姑娘說:“隻要能救活爹娘,死了也心甘情願!”老頭見姑娘意誌堅強,打心眼裏高興。
第二天,姑娘爬上山頂,天已黑了。她悄悄地溜進了空洞,躲在暗處細觀動靜。隻見山神、樹神、虎神正喝酒跳舞,熊神還彈著口弦琴在一邊伴奏呢,它們跳呀、唱呀、喝呀,不大會兒就醉醺醺地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姑娘一個箭步走上前去,拿起口弦琴就直奔洞口。不料,被守門的石頭老翁發現了,“姑娘,拿空洞裏的東西,三天後就會變成石頭的,你還是趕緊把口弦琴放下吧。”“石頭爺爺,感謝你的好意。可為了救活被瘟疫害死的鄉親,為了見一眼生身的雙親,我變成石頭也心甘!”石頭老翁被姑娘的話感動了,說:“那你騎上這隻石頭大鵝快走吧!”石頭天鵝頓時活了,馱著姑娘飛了起來,一袋煙功夫來到了寂靜的霍通村。
姑娘彈起口弦琴,一家一家地走,走過之處,死的人都活了,狗也叫了,貓也會跑了,雞也會飛了。村裏的男女老少都覺得奇怪,還以為姑娘是下凡的神仙,紛紛向她作揖磕頭。姑娘向大家講了自己的遭遇,鄉親們由驚受喜,姑娘爹娘跑上前來和女兒相認,喜淚橫流。全村人高興地又唱又跳,熱鬧了三天。
第三天晚上,姑娘眼看就要和剛團聚的雙親永別了,十分傷心,騎上天鵝趕緊去接撫養她的老爺爺,一是想讓老爺爺和爹媽住在一起,老有所養,二是想讓老爺爺勸雙親不要為她傷心。
姑娘和老頭一起騎著石頭天鵝飛到離霍通不遠的地方,天就要亮了,姑娘趕快下了天鵝,陪著老頭往霍通邊走邊說:“我把口弦琴交給你,你老把它保存好吧。”“孩子,你放心,我一定保管好,讓它給你的鄉親們世世代代帶來歡樂和幸福。”老頭說著看了姑娘一眼,隻見姑娘脖子發硬,身子一晃,變成了石頭人。
這一隻小小的口弦琴帶著赫哲族一段讓人動情的傳說,流傳至今,放在我們手上,不免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昭君賜名桃花魚
提起“昭君出塞”,大家都知道說的是漢代王昭君遠嫁與匈奴和親的故事。王昭君,名牆,字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秭歸)人。晉避司馬昭諱,改稱為明帝或明妃。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於入朝求和親,她以入宮數歲,不得見帝,自請嫁匈奴。入匈奴後,被稱為寧胡門氏(皇後)。後呼韓邪死,成帝又命她“從胡俗”,改嫁複株累單於(呼韓邪大鬧氏長子)。在她影響下,其子女及周圍的人都努力維護與漢的通好關係,以致“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人民)無幹戈之役”。她的故事成為後世詩詞、戲曲、小說、說唱等的流行題材。
今湖北林歸縣的香溪,地處巫峽,在長江北岸,是王昭君的故裏。每年桃花盛開的季節,香溪河中就會出現成群的桃花魚,它們個個通體透明,漂浮在水麵,有玉白、乳黃、粉紅三色,觸手多達256條,散開後酷似桃花瓣。這桃花魚的來曆,還有一段美麗動人的故事呢。
相傳,漢元帝恩準昭君遠嫁匈奴和親前,返回故裏,探望父母鄉親。昭君返回家鄉後,一麵與親人細敘別情,一麵漫山遍野去尋覓兒時的足跡。她舍不得離開這青山秀水的故鄉,可是皇命在身,必須按期返回京城,遠嫁荒漠異域的匈奴王。
昭君別去那天,鄉親們送了一程又一程,難舍難分。昭君登上江中的龍舟,抱起心愛的琵琶,彈起哀婉動人的別離曲。此時盛開的桃花似她的知音,聽到感人處,竟紛紛飄落,有的落在船上,有的落在她身上,昭君不禁潸然淚下,淚水灑落在桃花瓣上,又漂入江中。這些沾滿昭君淚水的桃花瓣紛紛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小魚,追隨龍舟遊動。當哀怨的琵琶聲更然而止時,船工們也都灑下同情的淚水。有位船工隨手撈起一條小魚獻給昭君,昭君賜給它們一個美麗的名字——桃花魚。
從此,每當桃花盛開的季節,桃花魚便在香溪清澈的水中遊來遊去,好像和故鄉的親人們一起呼喚昭君的歸來。至今香溪的老人們還說,每當桃花盛開、明月當空的深夜,有時就能聽到古代婦女衣服上金玉飾物的撞擊聲,難怪杜甫到昭君故裏憑吊古跡後寫道“環佩空歸月夜魂”呢!人們想那一定是昭君回來了,還想用“水未桃花魚”來款待她呢。湖北名菜,“水未桃花魚”就是來自這個美麗哀怨的傳說。
瀘沽湖畔的女兒國
瀘沽湖位於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被青山綠林環抱,湖麵麵積48.45平方公裏,湖水平均深度約45米,湖麵海拔2685米,湖西屬雲南省寧蒗縣,湖東屬四川省鹽源縣。整個湖泊,狀若馬蹄,南北長而東西窄,形如曲頸葫蘆,故名瀘沽湖。
瀘沽湖美麗的身形像一個馬蹄印,相傳這是格姆女神和她的“阿夏”瓦如卡那男神相會那晚,因纏綿沉醉,男神跨上神馬剛準備離去時天就亮了,天亮後他再不能回去,神馬被韁繩一緊而踏下一個深深的馬蹄窩,馬背上的男神化成了東邊回頭望的瓦如卡那山,女神傷心的眼淚注滿了馬蹄窩,她化成了格姆山。
瀘沽湖像一顆晶瑩的寶石,鑲嵌在滇西北高原的萬山叢中。在美妙絕倫的湖光山色之間,生活延續著母係氏族特點的摩梭人,那獨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風情,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一層神秘而美麗的色彩,被稱為神奇的東方女兒國。
女兒國風情萬千,一是因湖畔世代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著原始母係社會的大家庭製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習俗;二是摩梭人“崇母尊女”的文化傳統,似乎影響了瀘沽湖的山水,秀美和縹緲成為這裏的特點,走入這條線宛似走入純美的女神領地。
摩梭人現存三種婚姻形式——阿夏異居婚、阿夏同居婚和一夫一妻製。一夫一妻製隻存在於生活在城裏的摩梭人中,或摩梭人聚居區邊緣與其他民族雜居的摩梭村;瀘沽湖周圍及永寧地區的摩梭人至今仍實行阿夏婚。
“阿夏”在摩梭語裏的意思是親密的伴侶,阿夏異居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男女雙方終身各居母家,因感情的發展,男子夜晚到女子的“花樓”留宿,感情破裂,則男不再登門或女閉門不接,自然終結關係。孩子隨母親生活,成年行“成丁禮”後他也能知道父親是誰,但和父親隻有道義上的聯係。他從小接受媽媽和舅舅的管教,在情感和經濟上都屬於母親家。
這種婚俗,以男女雙方的感情為基礎,有感情就有婚姻,沒有感情就沒有婚姻。它不受法律、宗教、家庭、地位和經濟的約束,男女一生中都可以結交多個“阿夏”,但不能同時有兩個“阿夏”。
阿夏同居婚是在阿夏異居婚的形式上發展起來的,男女雙方因長期交往感情深厚,就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居男家,或共同居女家,但仍以雙方感情為基礎,不用履行儀式。如感情破裂,男女仍各回母家,不涉及財產分配,也不會遭到社會和家庭的非議,如有孩子,一般隨母親。
自由的阿夏婚把感情放在先於一切的地位上,因此滋養這種婚俗的山水有了奇異的吸引力。因阿夏婚的原因,瀘沽湖周圍的摩梭家庭,沒有女兒出嫁,也沒有男子娶進,一代代都是母親大家庭。
這樣的家庭有四個特點:
一是家裏沒有翁婿、婆媳、妯娌、姑嫂等複雜關係,家庭關係較為單純,幾乎沒有家庭過激矛盾;
二是母係大家庭一般不分家,一個大家庭就是在母親領導下的一個經濟實體,家庭人口雖會越來越多,但沒有家庭經濟糾紛,社會裏沒有孤寡老人和流浪兒;
三是家庭內部舅掌禮儀、母掌財,舅舅和母親是家裏的權威和頂梁柱。幾個老姐妹的家庭,其中會有一個特別能幹而有威信的被選為“達布”,由她行使母親的權力。男人們不撫養自己的子女卻需以“舅舅”的身份撫養和教育姐妹的孩子;
四是每個摩梭人都是在大家庭裏和母親、兄弟姐妹們相伴終老,所以摩梭人特別重感情,特別有禮儀,也有著濃重的“崇母”情結,有禮、和睦和團結是你走進摩梭家庭後的強烈印象。
獨特的婚俗
與大樹結婚
在泰國南部的宋卡府乍汀拍縣,每年6~8月間,凡年滿21歲的男子都要舉行一次與大樹結婚的儀式,即使遠離家鄉也必須趕回來參加。婚禮儀式完畢後,他們隨即剃發為僧,直到期滿還俗後,才能與女子戀愛結婚,成家立業。
與大樹結婚的儀式要和真正的男女結婚儀式一樣。結婚所用的彩禮,盛放在銀製的大碗裏,叫做龕瑪。儀式開始時,30名身穿當地服裝的少女用頭頂著龕瑪,由長鼓隊引導,列隊從新郎家向舉行婚禮儀式的場所進發。新郎外穿絲絨禮服,內穿潔白襯衣,右側腰間挎一把雙鋒劍,顯得威武神氣。接著,少女把彩禮放在新娘樹跟前。婚禮開始時,新郎點燃蠟燭,分別插在大樹前每個龕瑪的邊上,然後由一位長者誦經。
新郎一方的戶主將花、檳榔果等分成三份,每份放一枚銀元,置於枕上,由一位象征著新娘樹戶主的老太太出來受禮。等到蠟燭熄滅,婚禮儀式的主持者就把送來的食品攤放在新郎旁邊的香蕉葉上,表示婚禮結束。然後,賓客們興高采烈地圍坐進餐。
克服重重“障礙”的婚禮
拉脫維亞人的婚禮習俗,既富有趣味性,又有哲理性。
新婚夫婦在結婚時,要越過涅裏斯河上的7座橋梁。其中的含義是橋能征服河流,新婚夫婦共同越過橋梁,就能克服今後生活中的一切障礙。在婚禮後,新郎或新娘要往波羅的海扔一個密封的空瓶子,裏邊放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新婚夫婦的姓名、結婚日期和住址,歡迎撿到瓶子的人在他們結婚10周年時,到家裏做客。
新婚夫婦則乘車到農村親戚家作客,一路上會有人故意設置種種路障,隻有留下巧克力作買路錢,新婚夫婦才能通過。這一獨特的風俗像過橋一樣,說明生活的道路是坎坷的,隻有克服種種障礙,才能到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