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俗風情(2)(3 / 3)

倒黴挨打的未婚夫

在非洲尼日利亞東北部的伊博族,未婚夫首先要領教的是一頓毒打,這是這個小部族至今盛行的一種特殊的婚姻習俗。

當一個小夥子看中了一個姑娘,走到她麵前去求愛的時候,她的親屬就會手執棍棒等待著他。一旦小夥子臨近,親屬們便一齊動手,毫不客氣地將他痛打一頓。按這個部族的習俗,隻有經得起棒打的小夥子,才能經受婚後家庭困難的嚴峻考驗,並能應付未來各種可能的不幸遭遇。因此,小夥子們心甘情願地接受這種考驗。

唱歌對婚

“聽熟了姑娘的歌聲,才能和姑娘對婚。”這是非洲尼日利亞的雅利加尤特裏人所唱婚詞的開頭兩句。

原來,雅利加尤特裏人舉行婚禮前,女的要給男的唱一首動聽的歌,男的隻有把女方的歌詞背得滾瓜爛熟,才能提出結婚的要求。

婚禮那天,新娘們用草席遮住頭臉,躲在大樹背後。婚禮開始後,樹後的新娘們就放聲唱歌。歌唱完了,主持婚禮的頭人領著新郎們來對婚,新郎們便各自聽歌聲去尋找自己的新娘。要是新郎尋錯了新娘,就會被頭人取消當年的結婚資格。當地人認為這是好日子沒有到。這位新郎隻能耐心地等待來年。對上歌的新郎和新娘,則由頭人發給果子和酒肉帶回去食用。

被扔進海裏的新郎新娘

在太平洋的一些小島上,流行著在舉行婚禮的那天把新郎新娘一起扔進海中的風俗。

大喜之日的清晨,新人雙方的家屬及親朋好友,一起到達海濱。大家先是盡情歌舞一番,然後男家選出幾個強壯的小夥子,把新娘抬起來,吆喝著投入海裏。同時,女方家人也不甘落後,他們也選出幾位漂亮的姑娘,把新郎用力舉起,也投入大海。在一片祝福聲中,新婚夫婦從水裏冒出頭,並肩向事先安置在礁石旁的小船遊去。新郎新娘同時爬上小船,並向親友躬身道別,然後蕩開雙槳,劃向另一座島嶼去歡度新婚蜜月,從海上開始他們的新生活。

舊北京民間絕活:吆喝

舊日的北京,隨時隨處都能聽見沿街叫賣“碰頭食”、做小買賣兒的吆喝聲。北京人足不出戶,隔著院牆聽見小販的吆喝聲,想做生意開開門就行了。“賣什麼吆喝什麼”,小販賣的東西不同,吆喝的聲調自然也不同,有的圓潤飽滿,有的尖厲淒愴,有的低回悠長,有的如詠如歌,此起彼伏的像是一支市井生活奏鳴曲。從春到冬的節令流轉,從早到晚的時辰變換,這支曲子疾徐有秩永不停歇,像在讚歎、誇耀,又像在怨歎、傾訴,“九腔十八調”地總是變換著旋律,回蕩在古城深處。

其實,吆喝的本意是大聲喊叫。賣東西吆喝著賣,古已有之。最早的是薑太公在肆裏做屠夫就“鼓刀揚聲”,宋時開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賣藥及飲食者,吟叫百端”。明代的北京有吆喝著賣花的,陽春三月桃花初放,滿街唱賣,其聲豔羨。至清末民初以至共和國成立前和共和國成立初的一段歲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繪聲繪色了。

北京有個“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鴻老先生,會吆喝100多種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賣聲。但凡老字號重張,他都得去給老買賣吆喝兩嗓子。1993年,南來順重新歸置了100多種京味小吃,他專去捧場。有口賣高樁柿子的詞兒他是這麼吆喝的:“嘞———高樁兒的嘞———柿子嘞———不澀的嘞———澀的還有換嘞!”賣蘿卜的吆喝:“蘿卜賽梨哎———辣來換!”賣冰糖葫蘆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蘆嘞!”賣金魚的吆喝:“一大一條,二大一條,我不是賣黃瓜的,我是賣大小金魚的!”賣蟠桃的就更吆喝出個花兒:“這不是大姑娘紮的,也不是二姑娘繡的,這是三姑娘逛花園一腳踩下一個扁蓋兒桃!”……

吆喝非京華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頭巷尾。比如徐州就有“炕雞嘞嗨———炕雞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早市上還有“大米小米豇綠豆,白麵一勾五碰頭的稀飯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聲,秋冬則有“烤白果嘞———白果!”、“裏外青的蘿卜嘞!”的吆喝聲。

舊時京城裏除了走街串巷賣“碰頭食”小販的吆喝聲,還有另一些做小買賣兒的叫聲,夾雜在吹拉彈奏俱全的“報君知”聲中。比如盲人算命的是笛子聲;耍猴兒的光打大鑼;大鑼、小鑼間奏的就是耍傀儡子的了;打小鼓或皮鼓的是收舊貨的,還叫一聲“有破爛兒我賣——”,所以北京人會說什麼東西不值錢是“值仨不值倆的便宜了打鼓的”;打梆子的是賣油的;用鐵棍撥喚頭是剃頭的,喚頭像個叉子,用棍一撥嗡嗡鳴響,要剃頭的就聞聲而至;聽見吹嗩呐的就知道是耍耗子的來了;賣碎布頭、針頭線腦、備粉的搖著撥浪鼓;搖大鼓的是賣炭的;夏天裏打冰盞(即兩個小銅碗)的是賣酸梅湯的;搖鈴的是賣絨線的;盲人賣唱則是彈三弦、打竹板;就屬那給人磨剪刀菜刀的最賣塊兒,邊磨刀邊攬生意,一會兒用手拍打著鐵鐮、一會兒吹一陣小號、再吼一嗓子“磨剪子咧——鏹菜刀!”

這出自小商小販之口的吆喝抑揚頓挫、生動風趣,漸漸地走進了藝術殿堂,受到藝術家的青睞。數百年流傳於北京豐富多彩的叫賣聲在十幾年的翻天覆地中,竟成絕響。傳統相聲《賣估衣》裏就有吆喝的活兒。現代京劇《紅燈記》裏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搶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還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舊事》、《四世同堂》等影視劇配過吆喝聲,而十多年前有個小品中的吆喝“賣大米嘞———賣大米!”也著實火了一把。

北京人藝的老一代藝術家們,素以善於表現北京人鄉土生活著稱。1983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他們組織了一個“花甲合唱團”,以組曲的形式專門表演了北京街頭小販的吆喝聲,再現了舊日北京市井生活的畫麵。

大理三月好風光

“大理三月好風光哎,蝴蝶泉邊好梳妝,蝴蝶飛來采花蜜喲,阿妹梳頭為哪樁。”

看過電影《五朵金花》的人就會知道上麵的幾句話是白族青年金花和阿鵬的對歌,唱的是大理三月的好風光。以“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馳名中外的雲南大理,是蒼山洱海邊的一座古城。大理的少數民族以白族為主,白族姑娘統稱為金花,小夥子稱為阿鵬。

在白族人民的心目中,陽春三月是最美好的時節。雪峰掩翠的點蒼山,碧波蕩漾的洱海湖和競相怒放的山茶花交織成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畫卷。然而,白族人民歌唱“大理三月”,還有一層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盛會是那樣地使人流連忘返!

大理“三月街”,又名“觀音市”,由於其曆史悠久、風格獨特,民間俗稱“千年趕一會,一會趕千年”。這裏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保存著古樸而濃鬱的白族風情。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蒼山麓都會舉行盛大的節日活動和商貿交易,其宗旨是祈盼五穀豐登。

這裏還流傳著一個“月亮會”的傳說。大理國的三公主愛上了一個漁民小夥子,兩人在三月十五這天去月亮上趕會,沒買到農具,也沒買到漁網,便回到家鄉。眾鄉親把月亮上的街子移到地上,於是大理便出現了趕街的盛會。從這個傳說可以看出,三月街作為規模宏大的物質交流會由來已久。清代大理學者師荔扉在《三月詞》中寫道“結隊相攜趕月街。”至今,大理人仍習慣稱三月街為“月街”。每到會期,貨棚櫛比,遊人如潮,爭相選購自己所需的物品。三月街也是白族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的大舞台。會街期,歌舞不絕,戲曲連台,還有賽馬、賽龍船、敲金錢鼓、耍霸王鞭、白族古調,濃鬱的民族風情不僅吸引著白、回、漢、藏、彝、納西、傣等民族前來赴會,還吸引著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友人前來遊曆觀光。

三月街還是白族青年男女結識相會、談情說愛的佳期。在大理,情人相戀的美好去處,莫過於蝴蝶泉。挺拔秀麗的點蒼山雲弄峰下,有一片長滿合歡樹、酸香樹、黃連木的碧林。林中山茶、杜鵑爭奇鬥豔。花叢深處,有一泓珠吐玉的甘泉,這就是蝴蝶泉。泉邊有一株翠葉似巨傘的合歡樹,每年四月,成千上萬隻彩蝶環繞奇樹清泉翩翩起舞,久久不肯離去,這就是蝴蝶會。一對青年男女為愛情跳潭化蝶的傳說,使蝴蝶泉成為大理地區最富浪漫色彩的勝景。“大理三月好風光,蝴蝶泉邊好梳妝。蝴蝶飛來采花蜜,阿妹梳頭為哪樁?”——這動人心弦的歌曲,帶著三月盛會的祝福,飛出大理,飛遍祖國四麵八方。

知識鏈接: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語言屬漢藏語係,藏緬語族白語支。白族有悠久的曆史文化,《創世紀》、《火燒鬆明樓》、《望夫雲》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故事一直流傳至今。白族9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善種水稻。大理雪梨、賓川橘柑都是馳名中外的特產。

快樂的國際兒童節

每到“六一”兒童節,孩子們會歡度自己的節日。那一張張笑臉、一陣陣歌聲,都充滿了幸福和快樂。但是你是否知道“六一”節的來曆?是否知道兒童節的確定,是因為世界上有無數的少年兒童在戰爭中被奪去了幼小的生命?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因此給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社會或是學習環境,是世界各國致力的目標。1929年8月,世界上54個不同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宣言對於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危險工作的避免、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以及怎樣教養兒童的問題,均有呼籲。中國曾於1931年將兒童節定在每年4月4日。

但是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裏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此次大會,一方麵借以鼓舞兒童,讓兒童感到幸福、快樂,另一方麵為引起社會重視與愛護,各國政府先後規定“兒童節”。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作出決定,規定6月1日為新中國的兒童節,同時宣布廢除4月4日為兒童節的規定。

少年朋友們盼望著六一兒童節來臨,因為這是屬於他們的節日,他們可以盡情地玩耍,校園、各文化宮、公園都為他們舉行各種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同時也舉行一些比賽項目,讓兒童在這一天盡情地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校園顯得更加美麗,鮮花盛開、彩旗飛舞、鼓樂喧天,到處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氣息。隨著現在兒童的自主意識漸漸增強,他們也漸漸在自己的節日裏懂得感恩,用一些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比如他們會做一些公益活動,去養老院看望老人、打掃衛生等。

目前,各國政府普遍關注兒童的未來,保護兒童的權益。聯合國1990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在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同一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這對維護少年兒童的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切實保障兒童健康成長,中國立法、司法、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團體都建立了相應的機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分別設有負責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的機構。國務院下設的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協調和推動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維護兒童權益的保障工作,為兒童辦實事。

國際勞動婦女節

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又稱三八節、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是世界各國婦女爭取來的節日。一個多世紀以來,各國婦女為爭取自身的權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09年3月8日,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國紡織、服裝業的工人舉行了規模巨大的罷工和示威遊行,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報酬、享有選舉權、禁止使用童工,她們提出的口號是“麵包和玫瑰”——麵包象征經濟保障,玫瑰象征較好的生活質量。這是曆史上勞動婦女第一次有組織的群眾鬥爭,充分顯示了勞動婦女的力量。鬥爭得到全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婦女群眾的廣泛同情和熱烈響應,最後取得了勝利。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戰爭的陰影籠罩著世界,帝國主義企圖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17個國家的代表,討論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反對帝國主義擴軍備戰,保衛世界和平;同時還討論了如何保護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8小時工作製和婦女選舉權問題。領導這次會議的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議,以每年的3月8日作為全世界婦女的鬥爭日,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擁護。從此以後,“三八”婦女節就成為世界婦女爭取權利、爭取解放的節日。

1917年,俄國婦女號召在2月23日罷工以要求“麵包和和平”,抗議惡劣的工作環境和食物短缺。這天依據俄國使用的儒略曆是當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折合成歐洲廣泛使用的格裏高曆是3月8日。

1924年,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三八”節紀念大會。

1949年,我國中央人民政府作出決定,將3月8日定為婦女節,該日全國婦女放假半天,舉行各種紀念儀式和慶祝活動。

1977年12月,聯合國采納了一項決議聲明,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7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曆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對聯合國而言,國際婦女節定為3月8日。聯合國的倡議為實現男女平等建立了國家法律框架,並且提高了公眾對提高婦女地位的認識。

近幾十年來,聯合國的四次全球性會議加強了國際婦女運動。隨著國際婦女運動的成長,婦女節取得了全球性的意義。這些進展使國際婦女節成為婦女爭取權利和要求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日子。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傳統。199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曆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

母親節

母親節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這一天出門在外的年輕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AmanmJarvis安娜·賈威斯(1864~1948)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1876年,美國還在悲悼南北戰爭的死者。安娜·查維斯夫人(AnnaJarvis)在禮拜堂講授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講到在戰役中捐軀的英雄後,她祈禱說:“但願在某處、某時,會有人創立一個母親節,紀念和讚揚美國與全世界的母親。”

查維斯夫人為禮拜堂服務超過25年,當她在72歲逝世時,她的女兒安娜·賈威斯悲痛欲絕,立誌創立一個母親節,來實現母親多年前祈求的心願。兩年後的1907年,安娜·賈威斯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安娜·賈威斯認為子女經常忽視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安娜先後寫信給許多有名望的人物,要求他們支持設立母親節,以發揚孝道,初時大家反應冷淡,但她不氣餒,繼續向各界呼籲。

1907年5月12日,安德烈衛理教堂應安娜之邀為母親們舉行一個禮拜儀式。隔年1908年5月10日,此儀式在費城舉行,反應熱烈,終於獲得維州州長支持,並於1910年宣布在該州設立母親節。在這次節日裏,康乃馨被選為獻給母親的花,並流傳下來。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提請國會通過決議案,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並促請人們“公開表示我們對母親的敬愛”。世界各地相繼仿效,遂形成“國際母親節”。

母親節是一個充滿人間溫情的節日,這一天,每個家庭和教堂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和開展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家裏的男性成員要把全部家務活都包下來,兒女們每人都要做一件讓母親高興的事。即使遠在異地的孩子,也要打電話向母親表示祝賀。這一天,美國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親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歡愉;母親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達哀思。

安娜·賈威斯在世時,設立母親節的國家已達43個。時至今日,歡慶這個節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按慣例,“國際母親節”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舉行。雖然,有一些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於他們的母親節,然而,包括我國在內的多數國家,如丹麥、芬蘭、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亞和比利時等,都是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

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唱的:“一碗一碗的飯,阿媽盛的我最愛;一件一件的衫,阿媽縫的我最愛;一條一條的路,阿媽住的那條我最愛……”其實無論是在唱者還是聽者的心裏,母親就是那個溫暖的家的魂,無論走多遠,都走不開她的牽掛和思念。所以無論是在法定的母親節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該給予母親一份溫馨的愛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