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俗風情(3)(1 / 3)

父親節

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

遠遠的故鄉在召喚

滿載半世紀漂泊的滄桑

倦航的船兒快來靠港

這首《爸爸的草鞋》是張明敏唱給自己的父親的。他唱出了父子之間那份濃濃的感情。其實母愛因為溫情更易被察覺,父愛則因其別樣的表達方式容易被忽略。但人長大後還是會漸漸體會到這份需要細細回味的愛。也許可敬的父親在兒女心中就如騰格爾所歌唱的:“是你創造了這個家,然後又創造了我;是你拖著我的手,從昨天走到現在;我親愛的爸爸,你是我最崇敬的人;我慈祥的爸爸,你是我未來的偶像”。

於是兒女也會在父親節裏,送上自己的一份孝心,感謝父親一直的關愛。那關於“父親節由來”,有兩個說法。

第一個說法

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麼不能有個父親節呢?多德夫人和他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撫養大。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呼籲建立父親節,並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采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後,其他州也慶賀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溫哥華人選擇了佩戴白丁香向父親表示致意,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

為了使父親節規範化,各方麵強烈呼籲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鬆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於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個說法

專門用一天向母親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國首先提出來的。2年以後華盛頓州的一位婦女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提出應有類似母親節的一天來向一家之長的父親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喪母,由父親把她帶大。她非常愛自己的父親。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個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準。1924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間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並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節花。

父親節在全美國作為節日確定下來,比母親節經過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建立父親節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製造商開始看到商機。他們不僅鼓勵做兒女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紮在英國的美國軍人要求得到父親節的賀卡寄回國內。美國軍人的要求得到英國賀卡出版商的回應。雖然英國公眾對這個人為節日接受緩慢一些,但今天英國也熱烈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聖誕節

“聖誕節”是歐美國家一年中最重要、最熱鬧,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節日。每年12月25日的“聖誕節”是紀念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誕生的節日。在這一天,各國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類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麵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著聖誕蠟燭。

“聖誕節”最常見的慶祝方式有:

一、互相寄贈聖誕賀卡。這是表示節日祝賀的最普遍方式,特別是對平常不大見麵的朋友或異地的親友,一般提前寄出,預期在節前讓對方收到。

二、贈送禮物。“聖誕節”中總有一位不尋常的客人出現在人間,他就是聖誕老人。據說,他在每年的聖誕節從遙遠的北方坐著馴鹿駕馭的雪橇而來,由煙囪進入各家分送禮物。“聖誕節”前夜,孩子們通常把長筒襪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會在夜裏從大煙囪中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的禮物。第二天早晨,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跑到壁爐前,果真得到了滿滿一襪子的禮物。其實,這些禮物都是他們入睡後父母贈送的。在“聖誕節”,成人之間也互相贈送禮物。

三、聖誕樹、燒木頭及其他。聖誕樹也叫基督樹,通常是綠色杉柏之類的塔形小樹,並點綴上各式彩燈,每到夜晚,它光芒四射、絢麗多彩,為節日之夜增添無限的情趣。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征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征基督。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鬥的聖誕之夜,在家中布置一棵裝著蠟燭的聖誕樹。不過,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曆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有個善良的農民,在聖誕節那天,熱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臨別時,孩子折下一樹枝插在地上,樹枝立即長成大樹。孩子指著這樹對農民說,每年今日,樹上都長滿禮物,以報答你們的盛情。所以,今天人們所見的聖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

四、聖誕晚餐。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在一起吃一頓豐盛團圓的晚餐。除一般節日的美酒佳肴外,各民族還有些特殊的傳統食品。例如,美國人吃火雞;英國人吃烤孔雀和豬頭,吃馬槽形的餡餅;德國人吃烤鵝;意大利人吃炸鰻魚;挪威人吃烤餅;瑞典人吃魚;亞美尼亞人吃炸的或煮的芹菜。

感恩節

感恩節是北美洲獨有的節日,始於1621年。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將它定為國家假日,並且規定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有四天假期。借著長假,很多人都會趕回家慶祝佳節,所以,美國感恩節的熱鬧程度絕不亞於中國的中秋節。

感恩節起源於馬塞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這些移民在英國本土時被稱為清教徒,因為他們對英國教會的宗教改革感到不滿,以及英王及英國教會對他們的政治鎮壓和宗教迫害,所以這些清教徒脫離英國教會,遠走荷蘭,後來遷居大西洋彼岸那片荒無人煙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信教並自由地生活。

1620年9月,“五月花號”輪船載著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屬離開英國駛向北美大陸。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航行,人們在馬塞諸塞的普利茅斯登陸上岸,從此定居下來。

第一個冬天,由於食物不足、天氣寒冷、傳染病肆虐和過度勞累,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半以上。第二年春天,當地印第安部落酋長馬薩索德帶領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了清教徒穀物種子,並教他們打獵、種植莊稼、捕魚。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清教徒們當年獲得了大豐收。首任總督威廉·布萊德福為此建議設立一個節日,慶祝豐收,感謝上帝的恩賜。同時,還想借此節日加強白人與印第安人的和睦關係。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們和馬薩索德帶來的90名印第安人歡聚一堂,慶祝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感恩節。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獵、捕捉火雞,女人們則在家裏用玉米、南瓜、紅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這樣,白人和印第安人圍著篝火,邊吃邊聊,還載歌載舞,整個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

從此以後,移居美國的歐洲人基本上沿襲了第一次感恩節慶祝活動的形式。1789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正式規定,11月26日為第一個全國統一慶祝的感恩節。但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各州都視自己的情況規定節日日期。1941年,美國國會經羅斯福總統批準通過一項法案,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全國的感恩節。在這一天美國家庭都要舉行豐盛的感恩宴。最常見的傳統食品有火雞、南瓜餡餅和玉米麵做的印第安布丁。

感恩節期間,美國城鄉都要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射擊、打靶等體育比賽。一些美國家庭、宗教組織及慈善機構還為窮人、孤兒及流浪者們提供免費的火雞宴,讓那些不幸的人們在感恩節裏也得到一份人間的溫暖。

萬聖節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eveofAll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如同中國的中元節,它充滿了對鬼魂的敬畏和好奇。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ALLHALLOWSDAY)。“HALLOW”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借活人之身重生。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以祭奠死人的習俗。

公元1世紀,占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但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羅馬人戴著可怕的麵具,打扮成動物或鬼怪,就是為了趕走在他們四周遊蕩的妖魔。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說法也漸漸被摒棄和忘卻。到了今天,象征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著友善可愛和滑稽的臉。

萬聖節的一個有趣內容是不請吃就搗亂的“Trickortreat”,這習俗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ALLSOULSDAY”(萬靈之日)。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幹製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現在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遊戲。見麵時,打扮成鬼精靈模樣的孩子們千篇一律地都要發出“不請吃就搗亂”的威脅,主人自然不敢怠慢,連聲說“請吃!請吃!”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們隨身攜帶的大口袋裏。

另外還有把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也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JACK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JACK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JACK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JACK永遠不會犯罪。JACK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獄,隻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在天地之間入徜徉。

臘八節

我國民間習慣上把農曆的十二月稱為臘月,把臘月的初八稱為臘日或臘八,並將其當作一個節日即臘八節來對待。許多與臘月或臘八有關的習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臘”字。

“臘”在古代是一種在歲終進行的祭祀。東漢蔡邕《獨斷》一書中明確地說:“臘者,歲終大祭。”應劭《風俗通》一書中亦雲:“《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在古代農業社會,人們的許多風俗習慣都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聯係。每當農業生產獲得豐收,人們便認為這是天地諸神及祖先護佑的結果,便要舉行盛大的祭典,來祭祀掌管風、雨、田、農的天地諸神和自己的祖先,以示感謝,並乞求來年風調雨順。又因為在農民的生活中,人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比較忙的,隻有冬藏之季比較空閑,所以,臘祭常於年底舉行。久而久之,人們就把舉行臘祭的歲終之月稱為“臘月”了。

古代有“天子大蠟八”(見《郊特牲》)的記載。流傳下來,臘月初八日便成為民間的風俗節日。《荊楚歲時記》說:“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應是反映了民間承傳的大蠟傳統的日期。

佛教傳入我國後,為了借助臘八祭祖與吃粥的民俗進行布道,又新編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日的傳說故事。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放棄。此時遇見一位牧女,送給他乳糜充饑。食後體力恢複,坐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八日成道。為紀念此事,佛教徒便以米加物煮粥,以供佛,稱為臘八粥。

曆史上,每到臘月初七日,五台山便忙乎起來,清掃佛殿、擦洗貢器、整理平時很少使用的大灶房。大灶房的銅鍋直徑達二米多。這一天要專門煮粥。原料主要是小米、黃米加紅豆、綠豆,佐以紅棗、鬆子及蘑菇等等,稱為七寶五味粥。銅鍋煮粥要用溫火整整熬一個晚上。第二天,除了供佛及僧眾自食外,主要施舍與窮人。今天,雖已不再施舍,大銅鍋也停歇不用了,臘八粥用料也遠比曆史上精細豐富,但各寺廟仍然習慣多熬粥,仿效牧女獻乳糜的情節,在每尊佛、菩薩、羅漢像前獻供。同時要舉行誦經活動,八音鼓樂、香煙、蠟光,很是莊嚴隆重。

民間傳統臘八粥,講究選用八種主料、八種佐料,以與臘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主料以豆米為大宗,豆類有紅豆、綠豆、豇豆、扁豆、豌豆、蠶豆及各色蓮豆,米類有小米、大米、黃米、粳米、江米、稗米、小麥、燕麥、玉米、高粱等等,根據喜好和習慣選用。臘八粥的佐料,習慣在桃脯、杏脯、核桃仁、棗泥、栗子、柿子、瓜子、蓮子、花生、榛子、鬆子、果脯、梨幹、瑣瑣葡萄、白糖、玫瑰裏邊選擇。

一般的臘八粥,則是用小米和黃米加各種豆類、紅棗煮成,吃時加糖。八主八佐的臘八粥,色澤斑斕,味道極佳,吃時綿軟而又不糊口。

過了臘八節,民間就認為已進入年節,要為過大年做準備工作,碾米、磨麵、生豆芽、做豆腐、攤煎餅、趕集置辦年貨,正如一首兒歌所唱,“臘八到,過年了。爺爺好喝老白燒,奶奶愛吃胡花椒,媽媽要扯花布料,娃娃要響大麻炮,樂得爸爸哈哈笑”。

神話傳說:傳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時,又冷又餓的他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他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為臘八粥。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命名為臘八粥。

重陽節

獨為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節所作。重陽節,是農曆九月九日,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還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辭》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複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