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俗風情(3)(3 / 3)

遊竺權逯蓋益桓公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

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澹台公冶宗政濮陽

淳於單於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鍾離宇文

長孫慕容鮮於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仉督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拔夾穀

宰父穀粱晉楚閆法汝鄢塗欽段幹百裏東郭南門

呼延歸海羊舌微生嶽帥緱亢況後有琴梁丘左丘

東門西門商牟佘佴伯賞南宮墨哈譙笪年愛陽佟

第五言福百家姓終

家譜

家譜(或稱族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關係為主體的家族世係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

家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國史、地誌、族譜)之一,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曆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譜的起源

家譜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譜製度並撰有《世本·帝係篇》。盡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輯,但從輯有的篇目可見,《世本》彙集了中國自黃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諸侯、卿大夫的世族譜係,是一部對前代和當代各血緣集團係譜進行綜合、總結的全國性的總譜。

家譜的形式

家譜的形式有多種,在文字家譜出現之前就有口授家譜和結繩家譜。後來,人們有的用圖表裱製垂掛於中堂,也有的裝訂成冊供家人翻閱。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裝訂成冊的家譜。而平民百姓、經商士紳、豪門則多用圖表式家譜,以供後人供奉。

家譜的內容和作用

上古時期的家譜,僅為君王諸侯和貴族所獨有,家譜的作用僅為血統的證明,是為襲爵和繼承財產服務的,其內容也比較單一,僅為世係的說明。

魏晉以後,選官、婚姻以至社會交往都要看門第,這樣一來,家譜在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強,家譜的內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譜的傳統禁例被打破,民間編撰家譜的風氣更加興盛。這時的家譜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發揮作用,其作用轉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譜經常被反複修撰,每次修譜都成為同姓同族人之間的大事。

明清兩代,家譜修撰的結構已基本定型,流傳到現在的家譜也極為豐富。

家譜的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係圖,既某人的世係所承,屬於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譜正文,是按世係圖中所列各人的先後次序編定的,分別介紹各人的字號、父諱、行次、時代、職官、封爵、享年、卒日、諡號、姻配等。這些介紹性的文字,長者50餘字,短者僅二三字,實際是人物小傳;第三部分為附錄。

有些家譜,在立譜時,便確定了家族世係命名的輩分序列,而且事先標定字號,輩分清楚,鄉間名之為“排輩”,實則是排資論輩的意思。由於曆史上形成的重男輕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時,必須以預定的某字作為名字的一部分。這個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間或最末,各個輩數層次不一定完全一樣,但有著約定俗成的規矩。

插箭節

相傳很久以前,一位英勇的將領戰死疆場,當地百姓為紀念他的功績,就地立山為神,並把他佩戴的箭插在山頂,以示祭奠,並盼他的亡靈保佑百姓平安。每年前去祭奠山神的人們,都要為“保護山神”準備守護神山的兵器——箭,用它去和妖魔鬼怪作戰,來保護當地的人民。久而久之,人們把五彩神箭作為供奉的象征,於是便有了“插箭節”的名稱。

這是藏族民間流傳的古老的由祭祀儀式衍化而成的節日。在遠古時代,當藏族社會由采集、捕獵階段進入到農牧業經濟後,人的力量已越來越多地顯示出來,人們開始由對動物等的圖騰崇拜,轉到對人類自己身上。部落祖先中那些最強悍的英雄,逐漸被人們奉為可驅逐一切“魔鬼”、災禍、主宰人生死的“保護神”。藏族先民信奉的“保護神”,主要是“讚神”、“敵神”(戰神)、“陽神”(男神)等等。在藏區普遍保留的插箭節儀式,實際上是祈求“保護神”保護的儀式。

某一部落、地域、村莊的“保護神”,均設在這一地域最高的山巔或扼守交通要衝的山埡隘口上。人們以五彩的箭垛作為供奉的象征,每年為這些“保護神”舉行供奉儀式——插換新的彩箭。

插箭節是藏族草原上獨特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是僧俗共同舉行的一項宗教活動。意義是在離天最近的地方,將戰爭使用的武器交給天神,以祈禱和平,所以插箭節都在各個村落最高的山上舉行。因為是與戰爭相關的節日,所以女人不允許參加。

插箭節沒有固定的日期,由部落按宗教方式擇定。臨近插箭活動日,人們就積極準備箭杆、印經旗,做箭羽,拌煨桑物(用炒熟的青稞麵、糌粑、酥油、糖果、酒、鮮奶、窩奶等食物以及“桑周”等,合拌而成),摘柏枝,印“隆達”等。插箭前一天將箭做好,箭杆根部削成箭頭狀,頂部綁柏枝,柏枝下麵紮有三棱式彩色木板質箭羽,下麵再纏哈達或彩布條、羊毛之類。其形狀似箭又像杼子,箭羽上繪有寶珠、白螺、吉祥輪等圖案。

在煨桑之前,首先要造好箭台。在做箭台時,先在箭台下挖好一個正方形坑,其深度一米多,在裏麵埋上“代爾”,意為“寶”(五穀為主,和各種藥物、珍貴金屬混合成的一種包),同時埋上刀、槍、弓箭等武器。然後,在上麵做一個一米高的石台,這就是箭台。

插箭之日的清晨,每戶派出壯年男子(沒有壯年男子的,少年亦可)騎馬聚到山頭的箭垛前。當參加插箭的人們到齊後,煨桑開始,拉開整個插箭活動的序幕。隨即念“桑義”,同聲高呼“拉加羅”,意為“天神戰勝了”。據說33天之主帝釋的部下天神和非天主金曜的部下為爭奪如意樹上的果實而連年征戰,若非無得逞,將有毀滅世界的危險,牧人們高呼此口號以聲援天神。在一片響徹雲霄的歡呼、鳴炮、螺號聲中,插箭節的儀式便正式開始了,威武的男子們騎著駿馬、手中高擎各家早已準備好的彩箭,自左向右繞箭垛三周。活佛、寺院、頭人的彩箭,高大氣派,彩繪紮製得也十分講究。其他農、牧民家庭按各自的經濟能力製作,每戶均有一隻。箭垛地基,埋以經卷、經文和果品、牛奶等供品。前一年的舊箭在插箭儀式舉行之前清理掉一部分,插箭節這一天人們將箭翎插進箭垛,新箭簇擁著舊箭,蔚然矗立於山巔,象征著戰神的威嚴,象征著一個部落不可欺淩、不可戰勝。待兩支最長的公用箭(一支屬大活佛、一支屬村莊)插完後,人們插個人的箭。箭都插齊後,再用細長的羊毛線將箭堆纏牢。之後,便到離插箭處較遠的插旗地點,煨桑、插旗,然後揚“隆達”。“隆達”意即風馬,四角印有虎、獅、鵬、龍四物。其含意是好運像騰空而馳的駿馬、威震山河的猛虎、咆哮如雷的山獅、展翅千裏的大鵬、獨霸長空的玉龍一樣亨通。一時間,乘風而飄的隆達像雪花般飛滿天空,飄滿山岡。

新娘“紅蓋頭”的由來

“掀起你的紅蓋頭,情總是那樣濃……”一首歌謠把它唱響大江南北,唱得情意悠長而且嫵媚動人。

最早的蓋頭出現在南北朝時的齊代,當時是婦女避風寒用的,僅僅蓋住頭頂。到唐朝初期,便演變成一種從頭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據傳說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為了標新立異,有意突破舊習,指令宮女以“透額羅”罩頭,也就是婦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蓋一塊薄紗遮住麵額,作為一種裝飾物。

紅蓋頭在我國許多地區存在,是民間迎親途中的禮儀之一。這一習俗由來久遠,而且聯結著一個久遠的傳說。遠古時期,百姓觸怒了天帝,於是,天帝降下洪水滅絕人類。但天神不忍心讓勤勞善良的伏羲、女媧兩兄妹無辜受難,便送給他們一隻竹籃,讓其以籃代舟躲過災難。洪荒過去,人煙絕跡,唯有他們兄妹二人。為了繁衍人類,兄妹倆要配為夫妻。但他倆又覺得害羞,於是女媧結草為扇,以遮羞顏。後世婚禮新婦執扇就是紀念這件事。但扇終不如絲織物輕柔、簡便、美觀。因此,執扇遮麵就逐漸被蓋頭代替了。新娘因為舊身份的喪失和新身份的開始,容易被邪魔乘虛侵入,為了把新娘從舊身份、舊生活中分離出來,蓋頭便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措施。

及至近代,“指腹為婚”和“訂娃娃親”又相繼出現。男女雙方在結婚入洞房之前,均不許看清“廬山真麵目”,所以蓋頭這種象征隔離的措施仍有利用價值。後來又擴展成為有帷的車、花轎等。唯一有權揭開遮蓋物者為新郎。

紅蓋頭,紅色象征著喜慶,象征著鮮豔,蓋頭則遮蓋了曆史舊俗。掀起紅蓋頭,那份彼此人生的心跳,那種新生活的開始,那種新人相視而脈脈含情的動人時刻,總是讓人動心,令人難忘。

風燈奇觀

海南島西南沿海地區原屬古崖州,幾百年來流傳的放風燈活動,頗受農民歡迎。農閑時隨時都可放風燈,而以元宵夜最盛。時至今日,放風燈已發展成為有組織的文娛競賽活動

風燈是一種民間工藝品,呈圓錐形,一般高二米左右,底圓,中空,直徑一米左右,用竹紮成支架,糊上紙即成。它依靠多煙燃燒物燃燒積聚的氣體的衝力升上夜空,人們看到的便是通紅的燈體;又因升空後順風飄移,故謂之“風燈”。“燈”與“丁”諧音,人們最初是為祈求人丁興旺而放風燈的,後來放風燈的含義增多,種田人放風燈希冀風調雨順,生意人放風燈企望發財,出門人放風燈預卜前程……總之,風燈寄托著人們的願望。今天它更多的是人們為慶祝豐年的娛樂活動。

餃子的來曆

我國北方人有一種習俗,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要包頓餃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完年,便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聊天,山南海北,無所不談。“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當人們吃著這滑潤適口滋味鮮美的水餃時,如果再知道一些它的來曆,誰能不驚歎我們文明古國的麵食奇葩呢!

對於餃子的來曆,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頗多。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餃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每逢初一家家都會做餃子吃,寶貴人家還會把金銀小餜包在餃子裏,吃到的人一年都有好運氣。千百年來,餃子作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不同時代,餃子的名稱不同。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

現在,北方和南方對餃子的稱謂也不相同。北方人叫“餃子”,南方不少地區卻稱之為“餛飩”。餃子因其用餡不同,分為豬肉水餃、羊肉水餃、牛肉水餃、三鮮水餃、紅油水餃、高湯水餃、花素水餃、魚肉水餃、水晶水餃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還有煎餃、蒸餃、水餃等區分。

關於餃子的來曆,民間還有一則傳說。從前有一個皇帝,整天不理朝政,隻顧尋歡作樂,鬧得國家貧窮交加,百姓怨聲載道。

一天,奸臣潘素水對皇帝說,人若能吃百樣飯就可增壽延年變成神仙。於是皇帝下令在各地招選名廚。一個叫蘇巧生的廚師被選上了,他憑自己高超的技術做了九十九個花樣的飯菜,每個都令皇帝滿意。可做最後一次飯時,蘇巧生卻不知該做什麼了。絕望的他就把菜案上剩下的羊肉和菜剁碎了,胡亂擱上調料,用麵皮包了,在鍋裏煮熟後呈給皇上。蘇巧生呆呆地坐著等死,卻不料皇帝說今日的飯最香,還問那是什麼東西,蘇巧生看那扁扁的東西,信口說那是民間美食——扁食。皇帝留蘇巧生繼續給他做飯,蘇巧生卻對這昏君氣憤極了,第二天便溜了。後人為了紀念蘇巧生便學著包扁食吃。扁食便流傳下來,直到今天仍是我們喜愛的食物。

王家大院——華夏民居第一宅

靈石王家大院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這不僅因為它規模宏大、氣勢壯觀、裝飾精微、構思巧妙,更在於它散發出的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元仁宗皇慶年間,王實用一副擔子挑起全部家當,在靜升村安家落戶。後經過幾百個春秋的苦心經營,王家由農到商,由商到官,成為當地有名的工商大地主兼官僚士紳。在仕宦儒商的輝煌頂點,王氏家族不惜工本建造自己的生活家園,建築總麵積達15萬平方米,在不經意中譜寫出中國民居建築史上的巨製鴻篇。

現在開放的高家崖、紅門堡兩處建築群麵積達3萬多平方米,大宅深院54幢,房屋1052間。兩堡對峙,一橋相連;負陰抱陽,背山麵水;層樓疊院,錯落有致。

建築是時空的藝術,在建築語言中裝飾至關重要,可以說沒有裝飾,就沒有建築。王家大院的裝飾藝術,集中體現在磚雕、木雕、石雕上。所謂的“三雕”分別裝飾著鬥拱、雀替、掛落、照壁、簾架、柱基石、門枕石等多個方麵。刀法嫻熟、技藝精湛、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有一路連科、二十四孝、歲寒三友、四季花卉、五蝠(福)捧壽、鳳凰戲牡丹、老鼠拉葡萄、獅子滾繡球、仙鶴指迷津等等,可以說是漢民族民間吉祥圖案的集大成者。

這些裝飾品不僅是文人出題畫家繪畫,再經由民間藝人雕刻成型,還有美學家理論上的指導。清代著名美學家李漁,在他的美學著作《閑情偶寄·居室部》中,創造了以梅或以山水畫作窗的“尺幅窗”、“無心窗”。意思是說,夏天,窗戶上不安窗欞,借屋後的真山真水入畫,形成一幅天然山水畫裝在窗框上;冬天則繪製一幅山水畫裝裱在內窗框上。這就是李漁所說的:“是山也可以作畫,是畫也可以作窗。”使房主人足不出戶即可以置身於丹崖碧水茂林修竹之間,隨意四季花卉,珍禽異木。王汝成住宅區後的窗戶正是李漁美學觀點的創造性實踐。由鳳戲牡丹、喜鵲登梅、文人四藝、一品清廉、修竹勁鬆、杏林春宴、玉蘭錦雞組成的木雕窗戶小景取代了窗欞,分別寓意榮華富貴、喜上眉梢、儒雅秀美、清高廉潔、一舉及第、玉樹臨風。這種別出心裁的建築裝飾,使後室之中有虛有實、有情有景,而且,化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顯示出了主人濃厚的誌趣與情趣。正是這些藝術品使得王家大院親切而不媚俗、華美而不奢靡、高雅而不粗鄙、自然而不做作,成為民居建築藝術寶庫中的燦爛明珠。

位於王家大院西邊的花院書齋,是主人養性修身、研究學問、探討知識的地方。這裏三座小院,明快通達,將南北風格融為一體,引人探幽入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院門的設計和造型。月洞門、垂花門,方中套圓,圓內有方,方圓互襯,從不單一。這清靜幽雅的環境,似乎還在散發著濃濃的書卷氣息,自然是頤養性情、著書立說之最佳所在。

王家大院的文化內涵,表現在隨處可見的楹聯匾額上。特別是匾額,它裝飾著各個院落入口處的門楣和廳堂,數量達120萬之多,在內容上大都取自《四書五經》,可以說是無一字無來曆,每一句有出處。書院腰門上有一塊冊頁額,上書正楷“汲古”二字,並附有司馬公五言古詩一首:“吾愛董仲舒,窮徑守幽獨。所居雖有園,三年不遊目。邪說遠去耳,聖言飽充腹。發策登漢庭,百家始消伏。”詩的大意是說,我愛董仲舒認真學習儒家經書的精神,自家雖有花園,三年也不去看一眼。到後來舉賢及第,成為漢室重臣。“汲古”是說像一桶一桶從井中汲水一樣,一點一滴地從古人所著書本裏學習經驗和知識。這塊匾額是啟迪後人要努力學習,光宗耀祖。這許許多多的匾額形式多樣,富於變化,有貝葉匾、此君匾、手卷匾、碑文匾等等。它們起著畫龍點睛、揭示建築主題的藝術效果,使王家大院成為“國寶、人類寶、無價之寶。”我國古建築專家鄭孝燮先生在評論王家大院時曾說:“全憑文品論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