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大觀(4)(2 / 3)

中國的和平崛起也改變了世界經濟的格局。在全球經濟版圖中,有美國及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北美經濟中心,有歐盟為載體的歐洲經濟中心,相比之下,今天的亞洲尚不足以成為世界經濟中心。中國的崛起及“10+1”、“10+3”等經濟合作機製的啟動與發展,將促進整個亞洲的崛起。

中國的和平崛起,將推動世界多極格局的形成。冷戰結束後,世界進入了格局轉換的新時期。在當今世界,單極勢力與多極勢力激烈角逐。美國憑借其明顯超過其他國家的實力,試圖建立美國領導的單極世界。中國是霸權主義的反對者、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提倡者和多極格局的促進者,所以中國的強大和崛起,將有利於世界的均衡與穩定。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和平與發展一個都沒有完全解決。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積極力量。所以,中國的強大,將促進世界的和平。中國的和平崛起還代表發展中國家的聲音增大與整體力量的崛起,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示範意義與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中國,也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自己的發展。

當代世界的主題——和平與發展

人類的曆史進入20世紀7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以來,國際局勢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鄧小平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在鄧小平論述的基礎上,黨的十三大首次將和平與發展概括為“當代世界的主題”。

鄧小平提出的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主題的思想,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和平與發展是當前國際形勢的基本特征;二是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和平問題,主要是指反對一切侵略戰爭,要求消除核戰爭威脅,不訴諸武力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使世界人民和平共處,祥和安寧。發展問題,主要是指消除國際社會經濟不平等,要求世界各國經濟、社會、文化都得到進一步發展,尤其使廣大第三世界即發展中國家擺脫貧窮落後的狀態。

冷戰結束、兩極格局終結後,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局勢總體上趨於緩和,世界各國重視經濟、科技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新的世界大戰打不起來。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所以,鄧小平認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形勢的基本特征。

為什麼說和平與發展還是當今世界需要解決的問題呢?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和平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還沒有根本改變。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並有新的發展。一些國家繼續擴大和強化軍事同盟,加強軍備建設,嚴重影響了國際安全與穩定。一些國家以“人權”為借口幹涉主權國家內政,甚至不惜使用武力,對國際形勢和國際關係產生了極壞的影響。局部戰爭和地區衝突出現新的起伏,因民族、領土、宗教、資源等引發的紛爭和戰亂不斷。

發展問題更加嚴重,原有的差距還在加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發展,國際競爭空前激烈,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環境更加惡化,南方發展中國家同北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差距和貧富懸殊繼續擴大,兩極分化更趨嚴重。據聯合國1998年關於人類發展的報告,“世界上最富有的3個人擁有的財產超過了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總和”。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兩者密切相關。沒有和平的環境,各國經濟就無法得到發展;沒有廣大第三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沒有世界各國經濟協調的發展,也會影響世界持久的和平。目前,世界格局複雜多變,舊的世界格局已經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各種競爭仍然存在,國際形勢仍然動蕩不安,世界正在向多極化方向發展。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環境日趨惡化,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因此,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基本問題仍然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它的解決,需要全世界人民長時間的艱苦奮鬥。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是不可阻擋的曆史潮流。

城市熱島效應

大家可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城市裏的時候感到酷暑難當,來到鄉村卻能夠感受到迎麵吹來的習習涼風,頓時使你覺得清爽透骨,暑意盡消。為什麼城市和鄉村會存在這樣大的溫差呢?這是城市熱島效應引起的。因此我們有必要走進“城市熱島效應”。

所謂城市熱島效應,通俗地講就是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城市中的氣溫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在氣象學近地麵大氣等溫線圖上,郊外的廣闊地區氣溫變化很小,如同一個平靜的海麵,而城區則是一個明顯的高溫區,如同突出海麵的島嶼。由於這種島嶼代表著高溫的城市區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熱島。在夏季,城市局部地區的氣溫,能比郊區高6℃甚至更高,形成高強度的熱島。

我國大中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熱島效應,熱島的強度與城市範圍的大小以及城市性質(工業城、鋼鐵城、煤炭城、旅遊城、港口城、科學城等)有關。大城市的熱島強度較強,如北京城區年平均溫度比鄰近石景山高1.4℃,比通縣高2℃。在一些典型熱島的情況下,可以觀測到城市最高氣溫比郊區高6.9℃。

一般的說,反常的最高溫度總是發生在市中心建築物稠密的地區,而在城市周圍溫度明顯下降。人們常常把城市溫度與四周溫度的差別譬之為周圍涼爽的“海”中聳出一座熱島。城市中心的溫度是“峰值”。這個頂峰溫度與周圍鄉村溫度的差別,定名為城市熱島強度。

其次是逆溫問題。熱島是城市溫度的水平分布特征,而逆溫則是城市溫度的垂直分布特征。據研究,廣州市全年都可出現低空逆溫、逆溫厚度10~I000m不等,最大強度可達每上升100m,氣溫增高5.4℃,逆溫存在時空氣層極為穩定,限製橫向和垂直方向的湍流,汙染物容易堆積,難於擴散。

大氣中二氧化硫含量隨氣溫上升而減少,隨濕度增大而增多.據劉繼韓的研究,贛州市由於大氣汙染,透明度降低\太陽輻射減弱,其中直接輻射減弱尤其多,散射輻射則相對增多。50年代末直接輻射占總輻射的53%,70年代末下降到48%。

上海的城市熱島也很明顯,1979年12月周淑貞等對上海進行了熱島觀測,市區比近郊高1.0~2.5℃,比遠郊高3.0~4.5℃。杭州城區比郊區氣溫高0.9℃。1981年7月,廣州市區比郊區高1.5℃左右。西安城區與郊區也有3~4.5℃的溫差。烏魯木齊中心比郊區氣溫高2.9℃。

由上麵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的城市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著城市熱島效應現象,所不同的是熱島效應強度隨著城市的大小、地理位置而不同。

城市熱島強度還隨著季節而變化,秋、冬二季熱島強度較強,夏季熱島一般較弱,春季介於二者之間。

熱島強度不但有年變化,而且還有日變化,夜間熱島強度比白天大得多。這是因為,與鄉村地麵比較,城市地麵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要大得多,因為反射的輻射熱中相當大的一部分被城市街道的黑色路麵和高牆所保留,混凝土城市地麵有很大的吸收與釋放熱能的能力,其導熱性也好,所以熱量在白天被儲存,晚上被釋放。相反,鄉村地麵的植被好像隔熱的一條毯子,使鄉村白天和晚上的溫度都比較低。

城市綠地是城市中的主要自然因素,因此大力發展城市綠化是減輕熱島影響的關鍵措施。綠地能吸收太陽輻射,而所吸收的輻射能量又有大部分用於植物蒸騰耗熱和在光合作用中轉化為化學能,用於增加環境溫度的熱量大大減少。研究表明城市綠化覆蓋率與熱島強度成反比,綠化覆蓋率越高,則熱島強度越低,當覆蓋率大於30%後,熱島效應得到明顯的削弱;覆蓋率大於50%,綠地對熱島的削減作用極其明顯。

由於熱島效應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我們要從自身做起,盡自己的最大力量來減緩熱島效應。如能做公交車出行,我們就不開私家車;短距離的出行最好騎自行車;夏天,空調最好要調的高一點……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重視起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的夏天將不再酷熱難當,我們的城市將越來越適宜居住。

聯合國

1945年4月25日,美國西部第二大城市舊金山市大歌劇院前,成千上萬的市民冒雨趕來,翹首等待著。人們興高采烈,群情振奮。今天,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代表將在這裏聚會,討論成立聯合國。

聯合國從醞釀到成立經曆了數年的時間。1942年1月1日,正在對德、日、意法西斯作戰的中、美、英、蘇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發表了《聯合國宣言》,強調在打敗共同敵人後建立一個擁有廣泛普遍安全製度的世界秩序,並第一次采用“聯合國”一詞。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蘇4國在莫斯科發表《普遍安全宣言》,提出盡快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1944年8月至10月,蘇、英、美3國和中、英、美3國先後在華盛頓橡樹園舉行會談,討論並擬訂了戰後建立國際組織的建議案。1945年2月,蘇、美、英在雅爾塔舉行會議,就安全理事會的五大國一致原則達成協議,決定召開聯合國憲章製憲會議。

1945年4月25日,“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在美國舊金山開幕,包括中國在內的50個國家的280多名代表出席大會。6月25日,與會代表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並於26日舉行了憲章的簽字儀式。同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在得到多數簽字國批準後開始生效,聯合國(UnitedNations)宣布正式成立,51個簽字國(波蘭後補簽)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1947年10月3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的10月24日為聯合國日。

聯合國憲章共分19章111條,充分表達了使人類不再遭受戰禍的決心,規定了聯合國的宗旨、原則、權利、義務及主要機構職權範圍等。憲章規定,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製止侵略行為”、“發展國際以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係”和“促成國際合作”等。它還規定聯合國及其成員國應遵循各國主權平等、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在國際關係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以及聯合國不得幹涉各國內政等原則。

聯合國設有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托管理事會、國際法院和秘書處6個主要機構。聯合國大會由全體會員國組成,每年舉行一屆常會。新一屆常會每年9月開幕,通常持續到12月中下旬。

安理會由中、法、俄、英、美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按地區分配原則選出的非常任理事國組成。《憲章》規定,安理會在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方麵負有主要責任。秘書處由秘書長和聯合國工作人員組成,其職責是為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服務,並負責執行這些機構所製定的方案和政策。秘書長是聯合國的最高行政首長,此外,聯合國根據需要還設立了數目繁多的各種理事會、委員會或其他機構。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中國在1945年派代表團出席了舊金山會議,中國共產黨的代表董必武參加了代表團,並在《聯合國憲章》上簽了字。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決定“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它的政府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幾十年來,聯合國曆經國際風雲變幻,在曲折的道路上成長壯大,為人類的和平與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聯合國在實現全球非殖民化、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等方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憲章確立的宗旨和原則一直有效,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國家都必須聲明接受並願意履行憲章所載明的義務。截至2005年4月,聯合國的會員國已由創建時的51個增加到191個。聯合國已成為當代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最具普遍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國歌之最

國歌與一般歌曲不同,它莊重、雄渾,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氣質,是國民奮勇前進的號角。國歌的製定一般要經過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討論並通過。

世界上最先製定國歌的國家是荷蘭。16世紀中葉,荷蘭人民在反對西班牙統治的鬥爭中有一首廣為傳唱的歌曲,名叫《威廉·凡那騷》。當時荷蘭政府為了號召人民起來戰鬥,就把這首歌定為國歌,開創了國歌的先河。繼荷蘭國歌問世之後,各國爭相效仿,便產生了風格各異的國歌。一般來說,國歌代表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精神,能激發人民的愛國熱情。所以,各國都十分重視國歌的創作和應用。

歌詞最古老的是日本的國歌《君之代》,這是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的一首賀歌。日本人認為這首古老的賀歌適合做國歌的歌詞,於是為它譜了新曲,使古歌煥發了青春。1888年,此歌被日本政府定為國歌。

世界上最短的無歌詞國歌是巴林和卡塔爾的國歌。巴林國歌隻是7個小節的號角之音。卡塔爾的國歌雖然比巴林的多3小節,但每小節隻有2拍,中間還要休止2小節,這樣短的國歌,在舉行迎國賓禮時演奏,可方便了許多,讓貴賓少站一段時間。

世界上最長的國歌要數孟加拉國的《金色的孟加拉》了,長達142小節。在舉行重大節日、會議、迎接外賓、運動會升旗,要奏他們國的國歌可就麻煩了,非把人們累壞不可。所以,沒有辦法,隻能奏上國歌的幾小節來做做樣子。

標題最長的國歌當屬沙特阿拉伯的國歌了。這首國歌樂譜出版時的標題是《以大慈大悲的上帝的名義,為受到赤膽忠心地為之獻身的人民所擁戴的皇帝陛下所作的頌歌》

最著名的國歌是法國國歌《馬賽曲》,原名《萊茵戰歌》,作於1792年奧普武裝幹涉法國的危急時刻。它充分表達了法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反對暴政的堅強信心和大無畏精神。1792年12月《馬賽曲》被革命政府宣布為“共和國之歌”。到1795年被國會正式定為國歌,是目前世界上普遍認為最著名的國歌。

使用最廣的國歌是《上帝保佑我女王》。它本是英國國歌,可除英國以外,世界上還有20多個國家把它作為國歌或準國歌。

最莊嚴雄壯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中國古代曆代王朝從來沒有國歌。最早的國歌是宣統三年(1911年)清政府確定的一首國歌,這首歌的歌名為《鞏金甌》。然而,沒等它在全國傳播,辛亥革命就爆發了。以後,孫中山、袁世凱等都曾主張創作國歌,但都沒有使之在國內流行。直到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把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中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莊重嚴肅、雄壯激昂、內容感人至深,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國歌相比,不失為莊嚴、雄壯之歌。《義勇軍進行曲》在抗日戰爭中、在解放戰爭中都起了巨大的推動和鼓舞作用,是一首有廣泛影響的戰歌,它在人民心中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代國歌,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中國國旗沿革

中國古代雖然也有過各種各樣的戰旗,卻從來沒有正式的國旗。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開始和西方近代國家打交道。後來,洋務大臣李鴻章在同西方國家交往的過程中,發現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國旗,而大清帝國卻沒有一麵自己的國旗,便奏請朝廷製定一麵代表大清帝國的國旗。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製定了中國的第一麵國旗,也稱黃龍旗。旗麵為黃色,是皇權的象征,旗麵上繪飛龍戲珠的圖案,龍為青色,珠為紅色,龍頭向左上方昂起。

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需要製定一麵自己的國旗。1895年第一次廣州起義前,孫中山的好友陸皓東製作了青天白日旗。後來,孫中山在青天白日旗上加上紅底色,成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他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都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起義軍的旗幟。但是孫中山使用的這麵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沒有得到革命黨人的一致讚同,黃興就反對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未來的中國國旗,他認為青天白日旗有類似日本太陽旗之嫌,他自己設計製作了一麵“井”字旗,象征古代中國的井田製度。孫中山則堅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未來的中華民國國旗,為此,他和黃興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甚至一度為此而不和。

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後,急需製定國旗。當時的革命黨人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國旗,主要的有十八星旗和五色旗。十八星旗象征漢族聚居的十八行省,含有狹隘的大漢族主義思想,而五色旗象征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意思,故最後決定以五色旗為國旗,十八星旗為陸軍旗,青天白日旗為海軍旗。武昌起義時孫中山尚在美國,等他回到國內,國旗之議已定,他雖然表示反對,但也無可奈何。1927年蔣介石北伐定都南京後,決定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中華民國的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