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之謎
何為舍利子?對佛教徒而言,舍利子具有頗不平凡的意義,它不僅是高僧大德修行的成績單,五藏真火蒸煉出來的功德結晶,請回供奉也具有無上的消災解厄妙用。更不可思議的是,舍利子經過虔誠長期的供養,較大的舍利子還會生出若幹小舍利子!舍利謎是當今世界上的眾多謎之一!所以,玲瓏剔透金剛寶——舍利子,不僅成為佛教徒最關注之謎,也是全人類難以解釋的眾謎之一。
“舍利”是梵語,也稱作“設利羅”或“馱都”,中譯為“遺身”、“靈骨”,就是屍身火化後留下來的結晶品。這種結晶品一般屍體是燒不出來的,根據曆史記載,多為佛陀和他的弟子以及後世的大修行者才有。相傳佛滅度火化之後,得碎身舍利八解四鬥,引起當時印度八王覬覦而出兵爭奪。《處胎經》說:“爾時八大國王,熾盛兵馬王、頂生王、惡生王、阿閣世王、最豪兵馬王、容顏兵馬王、優填王、金剛兵馬王,此八大國王共爭舍利,各領兵眾列前往—麵,各言佛舍利我應獨得,大臣優波吉諫言:“諸主王莫爭,舍利應分,普皆供養”。結果,八王依優波吉所諫,分得舍利後,各還本國起塔供養。時至今日,據到過尼泊爾瑞蔭藥山五佛塔禮拜塔中供養的佛舍利的人說,塔上仍會有舍利落下。佛陀舍利差點引發一場印度大內戰。
可惜,十年浩劫中西藏無數古刹慘遭摧毀,千古名刹白教重鎮——祖普寺也不例外。近年來,隨著藏傳佛教廣傳於世界各地,散居五大洲的信眾人數不斷增加。飲水思源,重建寺院的建議一時湧起,因而成立了“祖普基金會”。“祖普基金會”在歐、美、亞都已成立了分會,而這座古寺在十方信眾的功德金濟助下,也已修複三分之一。在募集功德金的活動中,有一項辦法是贈送舍利子給讚助者。例如,讚助一萬伍幹元以上的可獲贈舍利四粒、珍貴黑寶丸一粒。1993年內蒙古一位喇嘛圓寂,火化後燒得幾千顆舍利,其中有一顆罕見的半透明舍利,寺院信眾興奮得將它分供各方寺院。前幾年,旅居美國的馮居士,將他珍藏的佛陀舍利送給慈濟功德會義賣,開價數百萬元。
據有關佛教文獻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去世火化後,其骨灰中發現了許多晶亮透明且五光十色的堅硬如鋼的圓形硬物,這就是舍利子,現為佛門中的珍寶。隻有佛門高僧去世火化後才有舍利子,一般佛門弟子死後是很難見到的。因而人們認為,這正是佛門高僧長期苦心修煉的結果。
1975年2月13日下午,近代著名高僧,95歲高齡的廣欽法師在我國台灣省去世,遺體火化後得到了舍利子1000多粒,最大的一顆直徑為4厘米,呈褐色,閃閃發光。新加坡華人高僧宏船法師於1990年12月圓寂,火化後也發現有480多顆彩色的、類似水晶體的硬物,有的閃爍著鑽石般的光芒。又據史料記載,以往出舍利子者均是比丘僧火化後才有,未見比丘尼火化後有,現在也該另眼相看了。1989年9月27日晚,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桂縣西山洗石庵主持,93歲高齡的寬能法師去世,火化後得到了3顆碧綠色、晶瑩透亮的舍利子,每顆直徑為3~4厘米,好像綠寶石一般。繼她之後,又有兩位比丘尼火化後獲得了舍利子,一位是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台山佛教協會副會長通顯法師,她於1991年3月去世火化後,共得五色舍利子1.1萬顆;另一位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揭陽縣雙峰寺住持釋又瓊法師,她於1991年8月25日去世,火化後其骨灰中發現有黑色、淺玉色閃閃發光如綠豆大或菜子大的晶亮舍利子。
由於情況大同小異,因此例不多舉。舍利子是怎樣形成的呢?現代一些學者將它解釋為結石。他們認為,由於佛門僧人長期食用素食,攝入大量的纖維素和礦物質,經過人體的新陳代謝,極易形成大量的磷酸鹽、碳酸鹽等,最終以結晶體的形式沉積於體內。然而這種解釋並不令人信服,世界各地的食素者成千上萬,除佛教之外,其他許多教派的苦修者也是長期素食者,為何又無舍利子產生呢?而且在我們常人中,許多生前經醫生確診患有膽結石、腎結石等以及一些未確診卻患有各種結石的人,死後火化了為什麼又不見骨灰中有舍利子呢?假如一個人身體內有著成千上萬的結石,其身體狀況、特別是消化、泌尿的生理功能肯定會紊亂不堪而致疾病不斷,而出舍利子的高僧則幾乎都是身體健康、安詳自在的長壽老人。由此觀之,今天的科學還沒有揭開這個謎,也許在這些疑點的後麵,正隱含著我們應該去探尋的許多領域。
電影的誕生
世界電影的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它誕生於19世紀末,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電影是近代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它綜合運用了電學、光學、聲學、化學等多方麵的科學技術成果,為人類創造出了一個亙古未有的另一個活生生的人類世界——夢幻的人類世界。
電影藝術的一個重要的科學技術原理是“視覺暫留”。“視覺暫留”現象,從人類有視覺時就有,比如在黑暗之中把一根點燃的火柴快速劃一圈,就會看到一個完整的光圈。現代科學發現,視像從眼前消失之後,仍在視網膜上保留0.1~0.4秒左右。電影依據經過精確測定的“視覺暫留”原理,終於創造出了活動的畫麵。經過多次試驗,現代電影以每秒鍾24個畫格的速度進行拍攝和放映,每個畫格在觀眾眼前停留1/32秒,於是電影膠片上一係列原本不動的連續畫麵,放映後便變成了活動的影像了。
近代照相技術的發明為電影技術打下了直接的基礎。電影也必須先“照相”——攝影。隻是這種“照相”是以一定的速度把連續不斷的影像拍攝到膠片上,而且電影膠片可以經過剪接技術處理,並被按一定速度連續不斷地放映出來,從而產生出活動的畫麵。
1877年,英國人A·穆布裏在馬場跑道一側安置了12台照相機,用細線的一端係在快門上,另一端係在跑道另一側。當馬飛奔而過時,馬蹄踢斷一根線就拉動一個快門,拍下奔馬的一瞬間。他把這些間斷拍攝的照片插在一個旋轉的輪架上,用幻燈機投影,就得到了一個連續動作的奔馬影像。在他的啟發下,一位名叫E·G·馬萊的法國人根據左輪手槍的機械原理發明了攝影槍。它可以通過扣動扳機在一秒鍾內曝光12次,畫麵記錄在攝影槍暗室裏一塊分成12格的玻璃底板上。
美國發明家T·A·愛迪生研製的一台攝影機,能在一條長約15.24米的膠片上連續拍攝600多個畫麵,記錄約1分鍾的活動影像。1891年,他和助手W.L.狄克遜又研製出可供一個人觀看這一分鍾活動影像的“魔箱”活動視鏡。
電影的發明,是由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最後完成的。1895年2月13日,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活動電影機。12月28日,當盧米埃爾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廳內首次用投射方式放映12部每部一分鍾的《水澆園丁》、《牆》、《火車到站》等影片時,他絕對沒有想到他所發明的這個“新奇的玩意兒”會在不遠的將來迅速普及到全世界,並且成為20世紀最重要、最民眾化的藝術。
電影作為一種嶄新的傳播媒介和藝術形式在世界範圍得到迅速發展後,其第一項重大技術進步是有聲電影的研製成功。由於電子管、擴大器的光電管的先後出現,美國於1926年首先放映了用光學(感光)法製作的有聲電影,從而結束了由電影發明初期就在進行的用機械法(留聲機)製作有聲電影的各種嚐試。1927年公映的有聲片《爵士歌手》標誌著默片成為曆史的陳跡。有聲電影擴展了電影原來的表現範圍,也促進了電影技術內部一係列的重大變革和進步。40多年中除個別特殊情況外,所有35毫米電影和16毫米電影都沿用光學錄音還音的方式。50年代開始使用磁性錄音技術,明顯地提高了影片的聲音質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同時也為發展立體聲電影提供了有利條件。至80年代,所有影片的製作都廣泛地使用了磁性錄音。
黑白電影問世後不久,歐美一些國家開始研究彩色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從它的初期就注意了基本技術規格的統一和標準化,這一點和後來電視的技術標準有很大不同形成鮮明對照。它保證了影片進行國際交流時不致由於規格不同而發生障礙。自1925年在巴黎的國際電影會議上將電影膠片的標準寬度規定為35毫米、畫幅尺寸定為24×18毫米後,又陸續製定了有聲電影、16毫米電影、8毫米電影、超8毫米電影、寬銀幕電影、遮幅電影、70毫米電影等大量技術標準。各個時期各國的影片都是采用當時的統一技術規格攝製與放映的。
電影在中國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開了中國現實主義電影潮流的先河。這些優秀影片大多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表現人民群眾的苦難、抗爭和理想,批判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的惡勢力,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這對此後日益發展的中國電影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電影第一次在中國放映,是1896年8月11日。那時還是清朝光緒年間,是電影誕生的第二年。中國人把外國商人帶來的這種洋玩意兒叫“西洋影戲”。
中國人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05年秋天,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攝製了由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一部戲曲片。
中國人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在1913年,廣東潮陽人鄭正秋寫出《難夫難妻》劇本,由他和張石川聯合導演,在上海外灘附近的香港路亞細亞影戲公司露天攝影場搭景拍攝。這部影片長約40分鍾,通過一對青年男女的遭遇,抨擊不合理的封建婚姻製度。劇中的女角由男演員扮演。
30年代到40年代,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開始影響電影。左翼電影工作者拍攝了一大批反帝反封建的優秀影片,中國電影出現了第一個黃金時代,一大批優秀影片脫穎而出,如《姊妹花》、《小玩意》、《漁光曲》、《新女性》、《大路》等。其中由蔡楚生編導的《漁光曲》於1935年在前蘇聯舉行的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獎”,這是第一部獲國際獎的中國影片。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中國電影事業有了更大的發展。著名影片有《八千裏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三毛流浪記》等。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電影事業進入了社會主義曆史階段的嶄新時期,銀幕上出現了一大批中華優秀兒女的形象,如《甲午風雲》、《林則徐》、《青春之歌》、《紅色娘子軍》等。
十年“文化大革命”,對電影業的破壞首當其衝。80年代中後期和90年代,我國影壇迎來了群星爭輝的新時代,一批影片頻頻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近年來,電視的普及發展對電影造成了一定衝擊。觀眾大幅度減少,影院蕭條。但是,一門真正的藝術是不會被後起的藝術取代的。電影和電視在競爭中互相取長補短,製作手法更趨現代化,藝術水平也不斷提高。
著名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8月6日,每年八九月份在意大利威尼斯舉行,為期兩周。電影節期間舉行紀念活動、討論會及開設電影市場。由於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設“金獅獎”和“銀獅獎”。1992年我國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獲該節“金獅獎”。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隻有兩三萬人口的小鎮戛納舉行。每年5月舉行,為期兩周。此節著重藝術上的探索,設“金棕櫚獎”。1994年我國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獲此獎。同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該節僅次於“金棕櫚獎”的“評委會特別獎”。1994年5月24日,我國演員葛優獲該節“最佳男演員獎”。
柏林電影節
柏林電影節於1951年創辦,每年一次,2月底至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綜合性電影節之一,設“金熊獎”和“銀熊獎”。1982年,我國美術片《三個和尚》獲該節最佳編劇“銀熊獎”;1988年,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獲“金熊獎”;1989年,吳子牛執導的《晚鍾》獲“銀熊獎”;1993年,謝飛執導的《香魂女》和我國台灣李安執導的《喜宴》同獲“金熊獎”;我國導演陳凱歌於1989年當選為該節評委。
莫斯科電影節
莫斯科電影節由前“蘇聯電影委員會”和“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於1959年創辦,兩年一次,7月底至8月初在莫斯科舉行,為期兩周。宗旨是為了電影藝術的人道主義,為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和平與友誼,設金獎和銀獎。我國1959年送的《老兵新傳》獲該節銀獎。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是由原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於1946年創辦,每年6~7月間舉行,為期兩周,1959年後,改為兩年一次,設“水晶地球儀”獎。由謝晉導演,薑文、劉曉慶主演的我國影片《芙蓉鎮》曾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地球儀”大獎。
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於1953年創辦於西班牙海濱城市聖塞瓦斯蒂安,每年9月舉行,為期10天左右。該電影節設有“金殼獎”、“銀殼獎”等。由湖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湘女瀟瀟》獲得了1988年的堂吉訶德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
東京國際電影節是亞洲最大的國際電影節,於1985年9月在日本東京創辦。每兩年一次,自9月底至10月初舉行,為期10天。該電影節設置了大獎、評委特別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演員獎、最佳劇本獎、最佳藝術片貢獻獎。所有獎項均不發獎金,隻頒發榮譽稱號。電影節由2/3以上的外國評委組成。東京國際電影節越來越被世界各國人民所矚目,成為有重大影響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金像獎是世界電影史上影響最大、曆史最悠久的電影獎,全稱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金像獎”,簡稱“美國金像獎”。
說起奧斯卡獎,不能不先提到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這個機構成立於1927年,致力於推動電影製造業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高技術方麵發展。而為了表彰在這些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將向他(她)們授予代表著電影業至高榮譽的AcademyAwards(學院獎)。為此,就必須得先創造一個能象征電影成就的獎座。
奧斯卡獎原定每兩年評選一次,從1934年起改為每年舉行一次。真正使“奧斯卡獎”名揚全球的是1953年的頒獎儀式。因為這一年的全部授獎過程第一次通過衛星傳送到了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轟動。加上“奧斯卡獎”有一項最佳外國片金像獎,所以也強化了它的國際意義。
奧斯卡金像獎的造型由米高梅公司的吉本思所構想,青年雕塑家喬治·斯坦利於1928年完成塑像任務。金像是一尊男人全身像,他站立在一盤電影膠片上,手中緊握著戰士的長劍。像身長34.5厘米,重3.45公斤,由銅錫合金鑄成。當塑像送到評審委員會評審時,一女士驚呼道:“啊唷!他看上去簡直像的我叔叔奧斯卡!”於是評委便戲稱這尊塑像為奧斯卡,並且定為獎名。奧斯卡獎的主要獎項有最佳影片獎、最佳男、女演員獎、最佳導演獎等。此外還設置了部分特別榮譽獎。獲獎者一旦得此殊榮,馬上就身價百倍,所以,人們為奪取這尊金像,競爭得相當激烈。各製片公司在投票前競相宣傳,以便影響要員的投票,由此而使該項大獎蒙上一層商業性的陰影。盡管如此,它仍代表了美國電影的最高榮譽。
該獎每年3月左右對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職員進行評獎。競選分提名和投票兩個階段,由3200名電影藝術與科學院會員投票,選出最佳影片和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23個獎項,結果秘密統計。在頒獎儀式上由主持人當眾啟封獲獎名單。每年的頒獎大會是個盛大節日。我國音樂家蘇聰為《末代皇帝》作曲,1988年4月11日獲奧斯卡音樂金獎。我國藝術家謝晉、張藝謀、鞏俐為“奧斯卡”會員。
不頒發“小金人”的奧斯卡獎有下列幾種:艾文陶柏獎、金赫休特人員精神獎、科學技術獎。艾文陶柏獎是為了紀念1973年英年早逝的米高梅公司大製片家艾文陶柏而設立的特別獎,主要是頒給功績卓著的製片或導演,尤其是傑出成就早已受到肯定,卻始終與“小金人”無緣的電影人,例如1967年(第40屆)頒給希區考克、1986年(第59屆)頒給史蒂芬斯匹爾伯格,都意味著影藝學院對他們深深的歉意。艾文陶柏獎的獎座是以艾文陶柏的頭部雕像為外形。而這些特別獎則是另外成立授獎委員會決定得獎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