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結束後,他以法國抵抗運動戰士的名義參加了戰後第一次美展,並於1944年加入了法國共產黨。嗣後,他為世界和平大會設計了會徽“和平鴿”。這一著名的圖案帶著畢加索的愛很快飛遍了全世界。1973年4月8日,92歲高齡的畢加索在法國穆甘逝世。在近一個世紀的曆程中,他創作了油畫1800餘幅、素描7000幅、版畫20000幅、雕塑1200餘件、陶瓷製品3000件。他那勇於創新和積極投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哲人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古希臘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生於雅典。父親是位雕刻藝人,母親是個助產士。少年時期他跟父親學習雕刻,後來雅典城堡上的不少石雕據說就是出自蘇格拉底之手。後來他放棄了這個職業,在一個叫吉多的富人的資助下學習哲學,並有了較深的造詣。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他作為一名重裝甲兵應征入伍,在一次戰役中救援過柏拉圖及另一名政治家亞爾西巴德,因此受到褒獎。蘇格拉底的妻子珊妮珀是個有名的悍婦,常常借故尋釁、無事生非,鄰人無不嫌惡,蘇格拉底卻耐心處之,以之作為衡量自己修養涵性的尺度。他生活上困頓拮據,然而性格樂觀豪爽,不拘細節,與其往來者甚多。他習慣於在街頭、市場上和體育場上同青年們議論戰爭、政治、倫理和哲學問題。公元前399年,被奴隸主民主派控以不信國家信奉的神、傳播異說、腐蝕青年,由法庭判處死刑,在獄中服毒身亡。
蘇格拉底沒有留下什麼著述。我們對他的了解主要來自他的弟子色諾芬的《回憶錄》及《經濟論》等著作,以及柏拉圖寫的蘇格拉底對話錄。
蘇格拉底認為,“有思考力的人是萬物的準繩”。他要求深刻的思考,要求達到道德完善,認為哲學的目的和任務不在於研究客觀世界,認識自然,而在於研究自己的主觀世界——“認識自己”。人們應從認識自己的靈魂開始,進而認識最完善的神。根據這種觀點,蘇格拉底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通過“認識自己”而獲得知識,最終成為具有完善道德的人。他主張有知識的人才有美德,“美德即知識”。而且那些具有優質靈魂的貴族,才具有如“正義”、“勇敢”、“節製”等美德。具有這種美德的人,才能治理國家。
在教育史上,蘇格拉底的獨特貢獻在於他傳授知識和道德的方法。他既不直接地向學生傳授他認為是真理的科學知識,也不直接向學生講述現成的科學原理和結論,而是用“問答法”進行教學,啟發學生自己去尋找正確的答案。他經常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作出回答。如果答案錯了,也不立即給予糾正,或指出錯誤之所在,而是根據不正確的答案提出補充的問題,使對方的答案顯出荒謬。蘇格拉底為了向聽眾和交談者宣傳自己的觀點,他就運用相互答問、交相爭辯的方法,誘導交談者從自己的暗示中得出他認為是正確的答案。這就是“蘇格拉底法”。蘇格拉底曾說:“我不是授人以知識,而是使知識自己產生的產婆。”所以,人們也稱“蘇格拉底法”為“產婆術”。亞裏士多德稱他為歸納法之父。現代教育學上所稱述的啟發式談話法或問答法便是從蘇格拉底的這一方法發展而來。
蘇格拉底從善、從德行的角度看待人的美。他認為人的美不在於他的外表,而在於他的行為,在於他發揮人所應有的效能。在《經濟論》中,蘇格拉底轉述了伊斯霍瑪霍斯與他妻子的一段談話,從這段談話可以看出他的觀點。伊斯霍瑪霍斯一天看到妻子臉上擦了粉,抹了胭脂,腳上穿了高跟鞋,心裏很不自在,於是他對妻子說:“親愛的,你要知道,我不願意看到白粉和胭脂,而寧願看到你真正的膚色,正像神使馬愛馬,牛愛牛,羊愛羊一樣,人類也認為不加偽裝的人體是最可愛的。像這種無聊的裝飾,也許可以用來欺騙外人,但是生活在一起的人如果打算互相欺騙,那一定會現出真相的。”蘇格拉底不否認人的外表美,但他以為外表美不是裝扮出來的,而是從一定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滋養鍛煉出來的。蘇格拉底的美學觀點,很有獨創性,值得我們重視。
絕不向命運低頭的貝多芬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時候,曾多次受到利西諾夫斯基公爵的關照。有一次,在公爵的莊園裏,來了幾位“尊貴”的客人,這些客人不是別人,正是侵占了維也納的拿破侖軍官。當軍官們得知大名鼎鼎的貝多芬在莊園時,紛紛表示敬仰之意。公爵為了取悅這幾位來賓,便客氣地請求貝多芬為他們演奏一曲,但貝多芬基於一個平民音樂家的愛國熱情,不願為侵略者演奏一個音符。當公爵強迫他這樣做時,憤怒的貝多芬不顧外麵的傾盆大雨,猛地推開客廳的門憤然離去。回到住處,他把利西諾夫公爵送給他的胸像摔得粉碎,並寫了一封措詞激烈的信。他在信中寫道:“公爵,你所以成為一個公爵,隻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所以成為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卻隻有一個。”
另一個故事同樣可以說明貝多芬的倔強性格。26歲時,他就開始發現自己的聽力漸漸衰退,到了45歲時,他的耳朵完全失聰了。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但是,倔強的貝多芬沒有屈服於命運的安排,而正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鋼琴箱內,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時“聽音”。可以想象,這一切需要付出多麼大的毅力啊!1824年5月7日,貝多芬成功地指揮他在雙耳失聰後創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響曲》。當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時,作曲家卻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牽著他的手,使他麵對觀眾時,他才看到這激動人心的場麵。他終於以頑強的意誌和信心戰勝了命運,贏得了人民的尊敬。
貝多芬出生於1770年,是德國18世紀的作曲家,被公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家。他的作品集古典音樂之大成,並首開浪漫主義音樂之先聲。在他的音樂曆程中,他受海頓、莫紮特、歌德、席勒的影響頗深,崇尚法國大革命的理想,向往“平等、自由、博愛”,憎恨封建壓迫,熱情關注個人的自由和尊嚴。他認為,音樂可以不借助語言文字傳達一種人生哲學。在音樂形式方麵,他擴大了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和四重奏的範圍,特別在《第九交響曲》中,他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形式,將聲樂和器樂結合起來,擴大了交響樂的表現範圍。貝多芬最偉大的成就還在於提高了器樂曲的地位。音樂在18世紀以前一直被認為是低於文學和繪畫的藝術,在他以後,再不能說音樂隻是“悅耳的藝術”了。貝多芬以他那傑出的藝術才能使他的音樂作品成為強烈的思想感情與盡善盡美的音樂形式相結合的產物。
貝多芬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這些作品都閃耀著燦爛的光輝。他一生的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作品受海頓、莫紮特影響,風格較為輕鬆流暢。中期作品則體現了他自己所特有的音樂風格,熱情激昂,振奮人心。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一時期創作的。晚期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複雜,同時,其內容出現了浪漫主義因素。
貝多芬一生的主要作品包括九部交響曲、一部歌劇、五部鋼琴協奏曲、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十首小提琴奏鳴曲、十六首弦樂四重奏以及大量聲樂器樂曲。其中的《月光奏鳴曲》、《第三(英雄)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但以《第五(命運)交響曲》和《第九(合唱)交響曲》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
1827年3月26日,這位偉大的、不屈不撓的音樂巨人在貧病交加中與世長辭了,但他的音樂作品卻成為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豐厚的寶藏留在人間。貝多芬——這一不朽的名字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歌曲之王舒伯特
舒伯特是19世紀初期奧地利主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創作的歌曲以優美的旋律聞名於世。說來令人難以置信,這位偉大的古典作曲家,生前一直過著窮愁潦倒、衣食無著的生活。
有一天傍晚,餓得心神不寧的舒伯特跑到街上,走進一家豪華的飯館。在那富麗堂皇的大廳裏,他看到那些有錢人在大吃大喝,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希望僥幸碰到一位熟人或朋友,借幾個零錢吃頓晚飯,但沒有如願。他百無聊賴地從一張飯桌上拾到一份報紙,立刻被上麵的幾首兒歌吸引住了。他猛然想起兒時母親哄自己睡覺時的溫柔聲調,對比眼下的饑寒交迫,不禁黯然落淚。這時候,他忽然靈機一動,何不譜寫一支曲子,用它來換碗飯吃。想到這裏,舒伯特迅速拿出筆和紙,很快譜寫出《搖籃曲》。他把這隻曲子交給店主,換來了一份土豆燒牛肉。當時,身無分文的舒伯特並不知道,他換來的是一盤世界上最昂貴的土豆燒牛肉。因為,在若幹年後,當這隻曲子的手稿在巴黎拍賣時,標價竟高達4萬法郎。
有個叫雷德的畫家,聽說舒伯特在作曲時沒有鋼琴,覺得不可思議。一天,這位畫家對舒伯特說,願意把自己的一架舊鋼琴借給他使用。唯一的條件是在他畫畫時不能彈琴。他們約定,當畫家的工作結束時,就掛上一條白色的窗簾。舒伯特見到後,就可以前來彈琴。有時,雷德作畫的靈感來時,從早到晚地畫個沒完;有時,畫完一幅畫之後,就在那裏反複欣賞,把掛窗簾的事忘得幹幹淨淨,常害得舒伯特在大街上徘徊,一等就是幾個小時。但是,艱苦的條件並沒有動搖舒伯特的意誌,更沒有磨滅他對音樂的熱情。他利用點滴的寶貴時間遨遊在音樂的海洋之中,也把全身心投入到音樂的創作之中。他用音樂傾訴自己的理想,用音樂抒發自己的憂鬱和傷感,同時,舒伯特也在音樂中得到了慰藉,得到了歡樂。
舒伯特於1797年生於維也納近郊的一個教師家庭,兄弟姐妹均酷愛音樂。最初,他在父兄的教導下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1歲時被送入免費寄宿的神學院合唱團,過了5年十分艱苦的生活。唯一使他欣慰的是,他在這裏不但係統地學習了音樂理論,而且擔任了管弦樂隊的指揮,為他日後的音樂創作打下了基礎。
1813年,舒伯特離開神學院,在父親的學校裏擔任義務服務的教員工作。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如1814年,他根據歌德創作的《浮士德》,譜寫了《紡車旁的格雷琴》,開創了德國藝術歌曲的先聲。三年後,他開始了獨立的音樂創作生涯。1817年,舒伯特經友人介紹認識了男中音歌唱家福格爾,其歌曲經福格爾演唱後轟動維也納。從此,舒伯特結識了許多愛好音樂的朋友。在他們的支持下,他的創作力猶如山泉一樣噴湧出來,譜寫了大量的傳世之作。
舒伯特的一生為音樂而生,可以說音樂是他生命的全部內容。從13歲創作一首四手聯彈的鋼琴幻想曲開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年,他的創作生涯隻有19年。但是,在這短暫的時間裏,他給人類留下了一千多部作品。其中有600多首藝術歌曲、9部交響曲、6首序曲、9部歌劇、24首室內樂作品、21首鋼琴奏鳴曲和許多器樂小品。他的音樂風格獨特,旋律猶如泉水一樣湧流不止,其強烈的歌唱性可與莫紮特媲美;那歡快明朗的鄉土氣息又與海頓息息相通;他的器樂曲中宏大的組織結構,繼承了貝多芬交響樂的傳統,但他的音樂特色更加奔放和富有幻想性,尤其是他歌謠般的主題旋律和和聲的使用,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嶄新道路。在他那大量的音樂作品中,他的歌曲最為著名,其旋律優美富於抒情性,被人們譽為“歌曲之王”。他的許多代表作,如《魔王》、《野玫瑰》、《鱒魚》、《流浪者》、《聽、聽,雲雀》、《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在世界廣泛流傳,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
舒伯特的才華和作品在他生前沒有得到社會的承認,他在為人類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精神財富的同時,卻一直生活在貧困之中。他一生未娶,年僅31歲就逝世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這位“歌曲之王”的真正價值。他那些動人的旋律和他的名字一樣,越來越閃爍出耀眼的光彩。
鋼琴詩人肖邦
波蘭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弗裏德裏克·肖邦被人們譽為“鋼琴詩人”。他善於通過鋼琴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在他的音樂作品中,每一個旋律、每一個裝飾音,都充滿了詩一般的幻想。同時,隻有他自己才能把那些柔軟纖細的旋律、色澤優美的和聲演奏得出神入化、淋漓盡致。
但是,如果你僅僅把肖邦作品中的抒情特色,理解為他個人的感情曆程,那就大錯特錯了。肖邦對祖國波蘭懷有深厚的感情。1830年,這位年輕的音樂家準備到巴黎演出。在臨行的晚會上,朋友們送給他一隻裝滿泥土的銀杯。這一撮祖國的泥土寓有深意,既是朋友勉勵他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又表達了他眷戀祖國的一片深情。他離開波蘭不久,華沙就爆發了反抗俄國沙皇統治的起義,但最後以失敗告終。肖邦聽到這個消息萬分悲慟,憤然寫下了《革命練習曲》這一充滿激情的偉大作品,表達出他對沙皇統治的憤怒和對革命者的讚美。定居巴黎期間,他盡管贏得了歐洲第一鋼琴家的美譽,卻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祖國的命運。在他後半生的許多作品中,都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和亡國的悲憤之情。1837年,他嚴詞拒絕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1849年秋,肖邦因病魔纏身,餘年無幾了。臨終前,他把妹妹柳德維卡叫到身邊說:“波蘭華沙反動政府是不會讓我的遺體回國的,我死後,你把我的心髒帶回去吧。”肖邦死後,人們在他的墓穴裏撒上那一盞銀杯裏的泥土。他的心髒,則按照他的遺願被送回華沙,保存在聖十字教堂裏。
對於肖邦音樂作品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後人曾給予高度的評價。舒曼曾稱讚肖邦的音樂是“隱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莊嚴地宣告“波蘭永遠不會滅亡。”
肖邦於1810年出生在華沙附近的采拉左瓦沃拉村。他的父親是法國人,年輕時就移居波蘭,是一位教員。母親是一位很有音樂才能的人,她有一副好嗓子,還能彈鋼琴。肖邦的第一個鮮明的音樂形象就是從母親那裏得來的。肖邦很早就對波蘭的民族音樂情有獨鍾,瑪祖卡舞曲、庫亞維克舞曲等波蘭民間音樂一直伴隨他度過重年的時光。6歲時,他的父親給他請了一個很有聲望的小提琴家兼鋼琴家做他的老師。肖邦學習非常刻苦,他的音樂天賦和聰明才智,在老師的循循誘導下,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到12歲時,他就開始通過自學來提高自己鋼琴演奏的水平。1826至1829年,肖邦在華沙音樂學院學習,此時,他已經成為馳名波蘭的鋼琴演奏家了。這一時期,肖邦不僅積極參加華沙的音樂生活,而且廣泛接觸進步的文學家、詩人,深受民族解放思想和文學中的浪漫主義運動的影響。與此同時,在其創作上,他已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這一時期創作的音樂作品總的麵貌是熱情、明朗、富於浪漫主義幻想,對生活抱著樂觀主義的肯定態度,充滿朝氣蓬勃、精力充沛的青春的力量。其主要作品有《波羅奈茲舞曲》、《瑪祖卡舞曲》、《莫紮特主題的變奏曲》、《圓舞曲》等。
1838~1845年是肖邦創作上最旺盛的時期,在藝術上也達到了最後的成熟。其主要特征是從過去的抒情詩性質的小品裏解放出來,音樂形象深刻而豐富,感情奔放。這些作品充滿了英雄性、史詩性的激情,表達了對祖國的深沉的懷念,代表作品有《F小調幻想曲》、《即興曲》以及一些夜曲等。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肖邦早已離我們而去了,但他愛國主義的旋律卻跨越時代和國界,成為我們時代的最強音。它將永遠鼓舞我們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