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朽藝術(2)(1 / 3)

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

1899年6月3日下午,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座音樂廳裏,一場音樂會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一曲終了,隻見一個人匆匆走到樂隊指揮身邊輕輕耳語了幾句,指揮沉默了片刻,轉過身向樂隊做出了新的指令。一會兒,全體演奏員都換了新的樂譜,並在樂器上加了弱音器。這時,樂隊指揮緩緩舉起了指揮棒,在空中劃了一個優美的弧線,樂隊隨之奏出了《藍色多瑙河》的旋律……

開始,台下的聽眾感到有些奇怪,因為節目單上沒有這支曲子。但是,聽著聽著,人們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樂曲一改正常演奏時那種明朗、活躍的主題音調。它那徐緩的速度、微弱的力度給人以壓抑和沉重的感覺,它明白無誤地向人們傳達著一個信息——奧地利的作曲家、著名的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和他們永別了。

聽著那用音樂寫成的“訃告”,人們不禁回憶起作曲家不平凡的一生……

約翰·施特勞斯1825年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因與其父同名,所以,人們習慣稱他為小約翰·施特勞斯,以示區別。小約翰從小就在音樂的氛圍中成長,因此也酷愛音樂,雖遭父親反對,但在母親的支持下,他還是偷偷地學習了小提琴、鋼琴和作曲。19歲那年,他在老師的幫助下,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組建了一支管弦樂隊,並在維也納舉行了首場演出。在他的努力下,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從此,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名字和他父親一樣被世人所知曉,他在圓舞曲的創作上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1849年他的父親病逝後,他又將父親的樂隊和自己的樂隊合並在一起,多次去奧地利、波蘭、德國和俄羅斯等各國旅行演出,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他遂被譽為“圓舞曲之王”。

1872年,他應邀去美國的波士頓、紐約等地演出,盛況空前。一次他親自指揮由兩千人組成的管弦樂隊、兩萬人組成的合唱團,演出他的代表作《藍色的多瑙河》,聽眾達5萬人。那優美動人的序曲剛剛演奏完,會場上就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人們從那美妙動人的旋律中仿佛看到了微波蕩漾的多瑙河以及沿岸秀美的自然景色,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晨霧與花香。人們稱讚說施特勞斯的這支圓舞曲稱得上是奧地利的“第二國歌”。

思維敏捷、才華橫溢的小約翰·施特勞斯一生創作了400多首圓舞曲,他的許多曲目不僅成為奧地利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他的圓舞曲除了《藍色多瑙河》以外,還有《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的生活》、《皇帝圓舞曲》、《春之聲》、《南方的玫瑰》等。此外,他還創作了《蝙蝠》、《羅馬狂歡節》、《阿裏巴巴與四十大盜》、《吉卜賽男爵》等17部輕歌劇。後人為了紀念他在音樂上的貢獻,在維也納公園的音樂會堂旁,塑造了手拿小提琴的約翰·施特勞斯的銅像,以供人們瞻仰。

永不滿足的達·芬奇

《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一幅名作。關於這幅作品的產生,卻有一個耐人尋味的過程。達·芬奇是在1503年開始創作這幅人物肖像的。當時,他結識了佛羅倫薩的一位貴婦人,她的端莊、嫻靜、安詳引起了達·芬奇的注意,他決定為她畫一幅肖像。

使人感到吃驚的是,一幅小小的肖像,畫家竟花費了4年的時間。原來,達·芬奇為了塑造這位純潔、善良、完美的婦女形象,進行了艱苦的探索。為了表達和平與正義這一主題,畫家對創作環境進行了精心的布置,並安排豎琴伴奏以引導雙方——畫家和模特進入同一境界。同時,達·芬奇還研究了造型規律、構圖方法、色彩法則和光影變化,並從事了人體解剖和數學研究。即便如此,畫家仍認為這幅畫沒有最後完成,還需繼續修改。所以,直至畫家於1519年去世,這幅畫一直保存在達·芬奇的身邊沒有展出。《蒙娜麗莎》的誕生,可以說是畫家在藝術上不斷追求的象征,他的不懈努力使他成為文藝複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

另一個故事同樣反映出達·芬奇的這種精神。米蘭的聖·瑪利亞修道院請達·芬奇在修道院的牆上畫一幅表現猶大出賣耶穌的《最後的晚餐》。達·芬奇全身心地投入了艱苦的創作之中。有時,他一天不吃不喝,不停地揮筆;有時卻一連幾天蹲在畫前沉思或到大街小巷亂竄,和各種流氓、無賴漢打交道。這些行為,引起了修道院院長的不滿,於是他到米蘭公爵那裏去告狀,說達·芬奇不務正業。在公爵的責問下,達·芬奇說,他隻剩兩個頭要畫了,即耶穌和猶大的頭。如果找不到更適當的,他就準備用那個討厭的修道院院長的頭作為猶大的原型。公爵聽後哈哈大笑。我們今天看到的猶大形象,活像是叛逆行為和殘酷無情的真實體現。它說明《最後的晚餐》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在現實社會中尋找典型形象作為模特的。達·芬奇的艱苦勞動使這幅作品成為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傳世之作。

達·芬奇於1452年出生在意大利的芬奇鎮。其父是佛羅倫薩的公證人,母親是酒店的侍女。達·芬奇很早就顯示出藝術才能,他父親把他送到當時享有盛譽的畫家、雕塑家韋羅基奧畫室學畫。達·芬奇在這裏不僅接受繪畫和雕塑方麵的訓練,而且還學習機械製作技術。使他最初揚名的是在老師所畫的《基督受洗》中畫了兩個側麵的天使,人們認為比老師的手筆還要生動些。

1482~1499年,人稱達·芬奇的第一米蘭時期。他在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上日臻成熟,創作了著名祭壇畫《岩間聖母》和大型壁畫《最後的晚餐》。此外,他還就藝術和科學問題寫了不少論文和手稿。在他的手稿中,我們發現他主要研究四方麵內容,即繪畫、建築、機械學和人體解剖學。1503年,達·芬奇從米蘭回到佛羅倫薩並為薩韋基奧會議廳製作大型壁畫《安加利之戰》,後因故未能完成。但是,這一期間卻產生了一件最馳名的肖像畫傑作《蒙娜麗莎》。

1506~1513年達·芬奇再次居留米蘭,所以也稱他的第二米蘭時期。在此期間,列奧納多畫了《聖母與聖安娜》,為法國軍事統帥特裏武爾齊奧創作了騎馬塑像,後計劃雖然沒有完成,卻留下了草圖和一尊小型青銅模型。在他生前的最後3年期間,他很少作畫,主要整理他的科學研究論文。1519年5月2日,這位人類智慧的精英、科學巨匠和藝術大師與世長辭,終年67歲。他的徒弟佛朗西斯科在一封信中寫道:“當我此身還在時,我將永遠感到這種悲痛。我相信,每個人看見這樣一個人死去了,也要悲哀的;因為自然界再也不能產生像這樣一個人了。”

達·芬奇一生留下的繪畫作品僅有17幅,其中還有一些是未完成的草圖,但這些作品卻獲得了崇高的地位,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品。他的藝術具有內在的表現力,他用素描、色彩、光線和明暗來達到“主觀與客觀的主題”的互相影響。此外,他也是一位富於科學知識的藝術家,他用藝術家的目光去觀察、接近自然,用科學家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去探索和研究自然的秘密。他的研究成果成為新時代思想最早的標誌之一。列奧納多·達·芬奇勤勉一生,坎坷一世,他的創造與智慧造福於人類,永遠放射光芒,他的光輝業績永遠值得我們崇敬。

畫壇才子拉斐爾

拉斐爾·桑蒂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三傑之一,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那超凡的藝術才華像一顆流星一樣劃過漆黑的夜空,發出亮麗的光彩。

拉斐爾於1483年出生在烏爾比諾,父親是一名禦用畫師,也是拉斐爾的啟蒙老師。父親對他進行美術和人文知識的教育,對他後來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幸的是,拉斐爾7歲時失去了母親,11歲時父親也撒手人寰。失去親人的痛苦使小拉斐爾過早地成熟起來。

1495年拉斐爾來到佩魯賈,在著名的溫布利亞畫家佩魯吉諾畫室學習。佩魯吉諾的抒情性藝術給拉斐爾早期的創作以相當大的影響。1504年,拉斐爾來到佛羅倫薩。在這裏,麵對著文藝複興的偉大成就,拉斐爾的藝術視野大為開闊。他像一塊海綿一樣,廣泛吸收著前輩大師和同時代藝術家的成就,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這一時期畫的大量聖母題材的作品中,他運用達·芬奇明暗處理的技法來表現人物和場景,體現了單純而誠摯的感情。在《基督下十字架》中,他進一步將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的風格融為一體。在他的作品中,雖然沒有他們那種深刻的哲理和悲壯的激情,但是,他所特有的清新、寧靜的風格卻使他成為最受歡迎的畫家。25歲時,他已經完全確立了自己的美學原則。在他的筆下,聖母不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而是漂亮而優雅的婦女形象,充滿了世俗的人情味。畫家通過細膩的色彩和優美的造型,體現了一種理想的美。

1508年,拉斐爾到了羅馬,應教皇朱理二世的要求為梵蒂岡繪製大型裝飾壁畫。在這裏,拉斐爾畫了《聖禮的辯論》、《帕爾納斯山》和《雅典學園》。這套宏偉的組畫體現了一個共同的主題——“理智與美的勝利”,而其中最有名的是《雅典學園》。宏偉的拱廊的背景下,畫家介紹了各學派和各時代的希臘哲學家。中間是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他們一邊交談,一邊走近觀眾。柏拉圖用手指向天空,亞裏士多德卻用手指向大地,畫家以此來形象地表達他們不同的哲學觀點,即柏拉圖的唯心主義和亞裏士多德的唯物主義。在他們的兩側,是各時期的學者,形象生動、姿態各異,但都統一在為探求真理而自由辯論這一崇高的主題之中。整個作品構圖十分宏大,畫麵層次分明,人物疏密得當,顯示出畫家高超的組織能力和藝術修養。更為有趣的是,在畫麵的右邊,作者把自己也安排在人物之中,表達了畫家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