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4年(天寶三年),李白在洛陽遇到了比自己小11歲的杜甫。兩人一見如故,結成了終生不渝的友誼。他們在一起飲酒賦詩,並相約遊曆了開封、濟南、曲阜等地。這年秋天,杜甫去了長安,李白則繼續南遊揚州、金陵、越中,北遊邯鄲、幽州等,最後隱居在廬山的屏風疊。在這10年中,李白寫下了大量的驚世之作,有《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將進酒》、《長相思》、《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月下獨酌》等等。這些詩章以雄偉的想象、博大的意境、排山倒海的氣勢給人以振聾發聵之感,今天讀起來仍然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命永王在江陵組織平叛,但他卻沿江東下,意欲擴大地盤,爭奪王位。李白不了解永王爭奪帝位的野心,懷著拯救國家和人民的雄心壯誌,欣然接受邀請,當了永王的幕僚。後永王被鎮壓,李白也以“從逆”之罪流放夜郎,後遇赦。“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恰當地表達出詩人恢複自由以後的輕鬆愉快的心情。公元762年(唐寶應元年),李白因病在當塗(今安徽當塗)的旅叔家去世。
李白生活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時期,他的偉大詩篇反映了盛唐時代上升發展的氣魄。他以極大的勇氣,投入反抗權貴、鞭撻庸俗和爭取開明政治的鬥爭。這種頑強鬥爭的精神以及追求自由解放的熱情,是他詩歌中積極浪漫主義的實質。在他的詩篇中,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誇張、深入淺出的語言、豪邁爽朗的風格,使他達到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頂峰。李白生前寫了上萬首美麗的詩篇,現存詩歌990餘首。無數詩人從他那裏汲取思想和藝術的營養,他那獨特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藝術境界永遠是後人學習的榜樣。
詩聖杜甫
提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名句,人們都會想到一個閃光的名字——杜甫。他的許多詩作像一部部史書那樣,為我們展現出那個時代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困苦生活。
杜甫是我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他與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藝術成就,猶如兩座並列的高峰,令後人無限景仰。
杜甫生於公元712年,字子美,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他的祖籍原在襄陽,後隨其父遷至河南鞏縣。杜甫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其十世祖杜預為西晉名將,又是一代名儒,其所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等,至今仍是十三經中的權威注本。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則為唐初著名詩人。少年杜甫生活在充滿文化氛圍的家庭之中,從小就喜歡舞文弄墨,吟詩作賦。據說,杜甫7歲就會作詩,9歲能寫一手好字,20歲左右就已經成為一名才華橫溢,躊躇滿誌的青年詩人了。像同時代的許多年輕人一樣,他渴望著衝出家鄉狹小的天地,去造就一番大事業。
24歲時,杜甫在洛陽參加了一次貢舉考試,未及第。而後,他漫遊各地,過著富於浪漫情調的生活。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陽邂逅即將離京的李白,他們一起飲酒論詩,漫遊於山水之間,過了一段令人難忘的日子。相同的誌趣使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杜甫在詩中寫道:“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表達了他們結下的深厚情誼。此後,杜甫一直念念不忘這位卓然不群的詩友。李白流放夜郎時,他寫下了《夢李白》兩首,表達了對李白的思念之情。但是,這兩位詩壇泰鬥在有生之年再也沒有見麵。
公元746年(天寶五年),杜甫來到長安,希望在政治上謀求出路。次年,杜甫參加了朝廷舉辦的一次招賢考試。由於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應試者無一錄取。而李林甫卻上書祝賀“野無餘賢”。無情的現實使杜甫陷入困境,同時,他也開始認識到朝廷的黑暗腐敗。他哀歎:“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艱苦的生活使詩人了解了社會底層的苦難,從思想感情上發生了突變。這一時期詩人創作的《兵車行》、《麗人行》等批判現實主義名作,標誌著詩人在創作道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在困居長安的第十個年頭,杜甫終於謀到了一個卑微的職務。之後,他到奉先縣(今陝西蒲城縣)去探望家人。但等待他的卻是“入門聞號,幼子饑已卒”。兒子已經被活活餓死了。麵對這殘酷的現實,杜甫用血和淚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篇作品的產生,顯示著杜甫的思想和藝術已經成熟,杜甫詩歌中的現實主義特色已經確立。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帶著家眷到處逃難,親眼看到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之後,他投奔唐肅宗,並得到一個左拾遺的官位,但他很快因上疏得罪皇帝被貶。巨大的社會動蕩和個人榮辱給杜甫的詩歌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並使他寫出一係列不朽的詩作,有《春望》、《北征》、《哀江頭》、《悲青阪》以及“三吏”、“三別”等。這些詩篇以其深厚的曆史內涵、豐富的生活內容把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公元759年,關內大旱。杜甫攜家再次逃難。他經秦川、同穀入蜀,在成都建“浣花草堂”聊以棲身。在其好友節度使嚴武的幫助下,杜甫被舉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後人又稱杜甫為“杜工部”。相對來說,這段時間,詩人的生活比較安定。後嚴武病死,杜甫又離開成都流落到夔州(四川奉節縣)。在此之後的兩年中,杜甫留下了400多首詩,大多為歌詠當地山川風物、人民生活的內容,如《秋興八首》等。公元770年(大曆五年),詩人離夔返鄉,乘船下江陵,後又經江陵赴湖南,最後病死在湘江舟中。
杜甫生於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安史之亂之後,國破家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目睹這一切的杜甫,把自己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憂國憂民之情,都在自己的詩歌中表現出來。同時,他又能揭露朝廷和官僚的腐敗和庸懦。故後人把他的詩稱為“詩史”。杜甫善於從前人的創作中熔鑄眾長,在沉鬱蒼涼中兼有雄渾瑰麗的特點。此外,他的詩語言凝練,講究格律,注意音節的抑揚頓挫,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杜詩現存1400多首,名篇極多。許多詩人把杜甫的詩奉為最高典範,並尊稱他為“詩聖”。時至今日,他的詩不僅使我們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對我們了解唐代的社會仍有很高的認識價值。
詩畫俱工的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每當我們讀到這揮灑自如,行雲流水般的名篇時,都為蘇軾那浪漫的意境和流麗暢達的語言所陶醉。在千年的歲月之後,他那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詞仍像一壇陳年美酒那樣,散發出沁人的芬芳。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和書畫家,他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在唐宋八大家中,蘇氏一門就占了三家。“三蘇”中又以蘇軾的成就為最高。他出生的年代正是號稱“百年無事”的北宋中葉。當時,詩文革新運動已取得勝利,社會文化在中唐以後又一次出現了繁榮的景象。其父蘇洵早有文名,母親教他讀《漢書》。由於家庭的教育,前輩的熏陶,以及他自己的刻苦學習,青年時期的蘇軾就具有廣博的曆史文化知識和多方麵的藝術才能,為歐陽修、梅堯臣等所稱許。
宋仁宗嘉祐二年,蘇軾懷著報效國家的誌願與弟弟蘇轍同時進京應試。二人皆中進士,從此走上仕途。蘇軾曾先後任祠部員外郎、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在此期間,他比較關心人民疾苦,在興修水利、改進農業生產等方麵做了不少有利於人民的事情。宋神宗時,王安石提出打擊豪強地主的新法。蘇軾上書反對,並作詩諷刺變法,因此被捕入獄。出獄後,責授黃州團練副使。這一時期,他在政治上的保守態度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他在文藝上的成就。在多年的貶謫中,蘇軾有機會接近社會,接近百姓,親眼看到新法給人民帶來的好處,政治態度有所轉變。但同時也滋長了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在祖國雄偉山河和曆史英雄人物的激發之下,他寫了一些著名的散文和詞篇,如《赤壁賦》、《後赤壁賦》、《赤壁懷古》等。
哲宗即位,舊黨執政,蘇軾被召還朝。但此時的蘇軾並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的主張,因此再次被逐出京城。59歲時,新黨再次執政,蘇軾又被看做舊黨再次遭貶,被逐到海南去做一名小官。在瓊州三年,蘇軾多方鼓勵、培養當地後一輩文人、學者,和當地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因此,生活雖然十分艱苦,卻沒有改變他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影響旺盛的創作力。徽宗即位,他因大赦返回常州。作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這時的蘇軾對政治已不感興趣,隻希望安度晚年。次年7月,他因病去世。生前,蘇軾的滿腹才學不被重用和賞識,反而屢遭打擊和貶謫,一生鬱鬱不得誌。但他的去世卻引起眾多百姓的哀悼。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對這位一代奇才的思念之情。
蘇軾在仕途上雖曆盡磨難,在中國文學史上卻寫下了不朽的一章。不僅他的散文詩詞頗有建樹,書法繪畫也有很深的造詣。他的詩風豪邁,筆意爽健,善於誇張比喻。他的詞題材廣泛,內容恢弘,別具一格,突破了以往隻寫生離死別、男女戀情的老套子,著意表現更為廣闊的人生和更為豐富的社會內容。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都突破了前人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局限,力求自由而準確地表達深邃的思想境界,成為作者的代表作。除了文學上的偉大成就外,蘇軾還擅長書畫。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此外,蘇軾善於畫竹,也喜作枯木怪石。相傳,在宋代,曾流傳“文畫蘇題”的故事。據說,當時的著名畫家文同,每作一畫,一定要等蘇軾題詩,才算完成。人稱其作品是“以曠世之文筆加絕代之妙跡”,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當然,文同的畫,也並非全經蘇軾題過,也不能以是否有“蘇題”來判斷文同作品的真偽。但是,這一段書畫結合的故事,確為蘇軾的才華平添了一段佳話。
蘇軾的著作有《蘇軾全集》100多卷,遺留2700首詩,300多首詞和許多優秀的散文。他無愧為一代文化巨匠。不僅他的文采風流為學者文人所羨慕,他麵對逆境處之泰然的人生態度也永遠為後人所敬仰。
堪稱“民族魂”的魯迅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一個沒落中的封建家庭。6歲進入私塾,後轉三味書屋學習。在此期間,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先是祖父被捕入獄,緊接著是他的父親因重病去世,家庭經濟狀況急劇惡化。這些都使幼年的魯迅體驗到了世態的炎涼。而這一切,對他以後的世界觀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1898年,魯迅18歲時,離家到南京水師學堂讀書,第二年改入江南礦務鐵路學堂。他閱讀了許多宣傳西方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書籍,並接受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
1902年4月,魯迅到日本求學,積極參加反清愛國運動,並毅然剪掉象征種族壓迫的辮子。1904年,魯迅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後麵對嚴酷的社會現實,又棄醫從文,立誌以文藝為武器,激發民眾的覺悟,改變“愚弱的國民”的精神麵貌。1909年夏,魯迅離日回國。他先後在杭州、紹興教書。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他以興奮的心情歡迎和支持這場革命。1912年春,應蔡元培的邀請,魯迅到教育部任職。他目睹袁世凱稱帝和張勳複辟的醜劇,思想處於憤怒和苦悶之中。
1919年,北京爆發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魯迅積極參加文化革命運動,參加了《新青年》的編輯工作。1918年4月,他以“魯迅”作筆名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用白話寫成的第一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在這篇作品中,他通過對狂人的描寫,揭露和批判了幾千年封建社會的“吃人”本質,號召“救救孩子”,推翻這個吃人的社會。作品深刻有力地鞭撻了中國封建家族製度和舊禮教,是文學革命的第一聲響亮的春雷。從此以後,魯迅又有多篇以反封建為主題的作品問世,如《孔乙己》、《藥》等,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同一時期,為了適應鬥爭的需要,魯迅開始寫一些精悍犀利的散文,創造了後來稱為“雜文”的文體。
1921年12月,魯迅寫成著名小說《阿Q正傳》,塑造了一個受到殘酷的生活壓迫和嚴重精神殘害的雇農阿Q的典型,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指出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啟發農民覺悟的重要意義。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1923年後,他的兩部短篇小說集《呐喊》和《彷徨》相繼出版。這兩部集子共收集作品25篇,主要寫了農民和知識分子,也鞭撻了一些封建的殘渣餘孽。此外,散文詩集《野草》也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1926年8月,魯迅因受反動軍閥迫害,離開北京,先後在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任教。1927年9月,魯迅離開廣州前往上海定居。從此專門從事文學創作。此後的10年,正是國民黨瘋狂圍剿革命的白色恐怖的10年。魯迅參加了“左聯”的領導工作,先後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革命互濟會、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主編過《語絲》、《奔流》、《朝華周刊》等革命刊物。他以雜文為武器,和以買辦資產階級文人胡適等,以及國民黨的禦用文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揭露了他們充當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走狗的卑鄙嘴臉。
魯迅為人民辛勤工作,積勞成疾,於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去世,終年56歲。逝世後,毛澤東、蔡元培、宋慶齡、茅盾組成治喪委員會。上海各界把寫有“民族魂”的旗幟蓋在魯迅的遺體上。黨中央從陝北發來唁電,稱魯迅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文學家、熱忱追求光明的導師、獻身於抗日救國的非凡的領袖、共產主義蘇維埃運動之親愛的戰友”。
魯迅把畢生精力獻給了革命文學,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他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他一生著、譯近1000萬字,其中僅雜文就有135萬字,共650多篇。共翻譯了300多萬字的外國作品和文藝論著。他的文章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廣泛流行於世,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他的雜文是政論性和形象性相統一的精品。他的小說思想深刻,是反映中國民主革命趨勢的一麵鏡子;在藝術上,融中外小說技法於一爐,又有新的創造,因而有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和楷模之稱。
中國新詩奠基者郭沫若
郭沫若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國傑出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他不僅是我國傑出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而且是著名的曆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書法家,更是革命的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
郭沫若於1892年11月6日生於四川樂山縣,原名郭開貞。後來,他取家鄉的沫水和若水兩條大河的名字,改名為“沫若”。他四歲半即入私塾讀書,並先後在樂山高小和嘉定中學學習。在校期間,他利用業餘時間攻讀了《紅樓夢》、《莊子》等書籍,對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1913年10月,郭沫若赴日本留學。在那裏,他接觸了泰戈爾、惠特曼、歌德、托爾斯泰、屠格涅夫、高爾基等人的詩歌和小說,產生了創作熱情。1921年,他出版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本優秀的詩集《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