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討論與小結(1 / 1)

一、討論

(一)RTD的研究方法

示蹤劑脈衝法是研究物料在擠壓機內停留時間分布的理想方法。根據文獻報道,在擠壓過程中示蹤劑的選擇有多種多樣,主要有色素、鹽類和碳粉,也有報道采用MnO2甚至輻射性示蹤劑,如64Cu[139]。檢測方法有分光光度計法測定色素濃度、用色差計測定色度變化、用導電裝置測定擠壓產品的導電率變化等。

色素是首選的示蹤劑,所用色素包括普通色素和熒光色素。Seker M.曾以赤蘚紅鈉為示蹤劑,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擠壓產品的a*值變化,以研究高水分含量澱粉在單螺杆擠壓機內的RTD[136]。陳瑩等曾采用四碘熒光黃色素研究了醇法大豆濃縮蛋白擠壓組織化過程中的RTD[109]。Plunkett A.等采用酸性靚藍作為示蹤劑,研究擠壓參數對大米粉擠壓的停留時間及其分布的影響[140]。

在擠壓過程中,有機色素作為示蹤劑的不足之處在於,在高溫下色素可能發生分解,從而影響試驗結果。碳粉的性質比較穩定,可作為一種示蹤劑用來測定擠壓物料的停留時間及其分布,對於色澤較淺的擠壓產品更適合[142]。本試驗采用碳粉作為示蹤劑,對PF在擠壓組織化過程中的停留時間及其分布進行了檢測分析,結果比較理想。

(二)擠壓參數對MRT和RTD的影響

前人的許多研究表明,擠壓參數對物料停留時間和RTD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螺杆轉速和喂料速度的影響較大,機筒溫度和物料水分含量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是在實際的擠壓過程中,由於擠壓參數水平、螺杆構形、擠壓物料特性等的不同,試驗結果間存在一定的差異。

首先,澱粉基物料的擠壓膨化不同於植物蛋白原料的擠壓組織化。一般澱粉基原料的擠壓膨化過程中,水分含量較低,物料停留時間較短,RTD範圍較窄,喂料速度的影響效果比螺杆轉速更明顯。Emine Unlu(2002)等研究認為,喂料速度(20.00~98.55kg/h)對玉米粉MRT的影響遠大於螺杆轉速,而螺杆轉速對RTD的分布範圍影響很大。螺杆轉速對RTD的影響趨勢與喂料速度相似,但影響幅度較小[128]。Apruzzese F.等研究認為,喂料速度對玉米粉的MRT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機筒溫度。隨喂料速度的增加,MRT降低,軸向混合作用減弱[139]。Plunkett A.等研究發現,在大米粉的擠壓過程中,機筒溫度對MRT的影響很小,但對RTD的影響較大,喂料速度和螺杆轉速對MRT的影響較大[140]。Ajay Kumar等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他們研究認為,螺杆轉速和機筒溫度對澱粉的MRT影響均極顯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