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道教的老道出家到山洞裏麵可能還有一點不一樣,但是也跟這個社會脫離了,我覺得今天這個社會中,你的修行就得不斷地跟社會接觸,隻有這樣,你才能把內心的魔鬼修煉掉。
雜碎和牛排
在古希臘,出現了一名偉大的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從而有了邏輯,有了分類,有了形而上學的學問,也從此影響了西方人的思維。盡管後人發現了許多亞裏士多德的錯誤,比如他認為重力加速度與物體的重量成正比,他不承認真空的存在等等。形而上學是物理學之上的學問,後來的人也認為形而上學太教條,把世界分得太支離破碎,而用辯證法和係統論來修正它,但西方的知識和思維最終沒有跳出亞裏士多德分類、邏輯的軌跡。
在中國古代出現了老子,在西出函穀關時,他被邊防人員攔住寫下了《道德經》後才被放行了。孔子尊稱老子為老師,拜見老子時送了一對鴨子作為禮物。老子《道德經》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道、儒,西域來的佛、禪,在中國都受到老子很深的影響,可以說老子的學說影響了整個中國的傳統文化。老子的思想是自然、平衡、融合、天人合一、萬物相通。老子寫的《道德經》很抽象,沒有多少人能真正讀懂他的意思。不像亞裏士多德的文章,很具體,所以,亞裏士多德的學說受到了後來的許多人的批判和挑戰。而老子的話,似乎是永遠正確,如,“道可道,非常道”“天法道,道法自然”。
亞裏士多德的學問是可以學習的,是有規律可以遵循的。但老子的學問是要靠悟,沒有悟性,即使再刻苦也是沒有辦法學習的,悟的結果是境界的提高。演變到了今天,大多數的西方人,包括受西方教育的東方人,總認為中國的老子的這一套是瞎掰,是故弄玄虛,沒有什麼可以用的東西。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英雄》,很能體現中國天人合一、萬物相通的東方思想。電影開始,長空打敗了秦國的一隊武士。無名出現了,叫住了長空。無名讓盲人琴師再彈一曲。在彈琴的過程中,無名和長空在雨中用意念互相較量。張藝謀告訴觀眾,舞劍和彈琴的道理是相通的,“大聲希言”,這種思想,我想也隻有在受老子影響的中國文化中才可能出現,在受亞裏士多德影響的西方文化中是不可能出現的。張藝謀進一步表達了這種思想,舞劍和趙國的書法是相通的。在電影《臥虎藏龍》中也有這種說法。劉伯溫的《推背圖》把這種聯係發展到極致。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人,很容易接受這種觀念,但對大多數的西方人和受西方教育的人來說,這是天上地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
東方人反邏輯是有曆史的根源的,從老子就開始了。這種區別在東西方之間隨處可以看到。在醫藥方麵,西藥總是很簡單、很單一,有具體的化學名稱,有具體的計量,什麼地方有病,就治什麼地方。而中藥就複雜多了,一服中藥少則十幾味藥,多則幾十味,什麼地方有病,不能治什麼地方,否則,就是犯了“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錯誤。在飲食方麵,東方人會用各種材料來煲粥煲湯,有八寶粥,還有佛跳牆,有餃子,有雜碎湯,各種炒菜中都可以配上肉。西餐用的材料就單一得多,烤牛肉、烤羊肉,肉是肉,菜是菜。在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上,西方有《雅典憲章》,城市被分成功能區去規劃和建設,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每天奔波在幾個功能區之間,造成了今天絕大多數城市的交通擁擠和堵車。現代的城市是西方現代化的產物,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沒有涉及。
世界的本來麵目是什麼樣的?我想不應該是一分為二,非黑即白的。“不是反恐的國家,就是恐怖主義的國家”就是這種思維的明顯的例子。世界的本質一定是豐富多彩的,有白,有黑,也有灰。應該是自然的,平衡的,融合的。但每當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的理解,談到它的優勢時,人們總會輕易地反駁,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給中國帶來的是貧困、落後,而西方文化帶來的是文藝複興,是工業革命,是富裕和現代化。
我們未來的出路是什麼?20世紀90年代有個美國人寫了一篇文章叫《文明的衝突》,以後又發生了“9·11”、美軍攻打伊拉克,還發生了遍布世界的恐怖活動和反恐戰爭,似乎不同文明之間還都停留在過去的冷戰時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想這不應該是世界的本質,也不是我們解決文化差異的思路,未來的出路應該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一味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