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聯想讓我清楚地意識到,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多一些愛,培養他們愛的能力,能愛自己的家人、同學、同事,還要有更大的愛,愛人類。在愛別人的過程中,讓自己成長,讓自己的潛能發揮。今年高考之後,聽聞一些學生,把中學課本燒了慶祝他們的中學畢業。我很吃驚,這就走向了教育的反麵,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大家熱愛知識,而不是厭惡知識。一個孩子教育是否成功,就是要看他有沒有愛心,有沒有能力去愛別人,我想這一定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愛是的的確確真實存在著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大堆愛的故事和經曆,想起來也許會快樂,也許會落淚,但誰也不可能否認它的存在。相反,是我們一向認為真實的物質世界給了我們一些虛幻的假象,這些物質世界的假象常常讓我們忽視了愛這種真實的存在。“愛是由不可知本質釋放出來的。”這是《道德教育》一書中的一個重要觀點。那不可知的本質就是創造主,就是人們背後那奧秘而強大的創造力。而我們人作為創造物是永遠無法理解創造主的智慧的。但祂釋放的能量——愛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
在Aberystwyth小鎮上,遇到的每個人都會向你微笑,向你打招呼,千方百計為我這個陌生人提供一些善意和幫助。明天我就會離開這裏,也許再也不會回到這個僅有SOHO現代城人口二分之一的小鎮,但愛就是這樣不計回報,最無私、最純潔的奉獻。
性空緣起
《新周刊》的社長孫冕準備和王石他們一行人花20天的時間去南極和北極。朋友們安排了在北京的一家日本餐館為老孫送行。艾敬給我發了一個手機短信說有許多才子佳人已經到了,讓我趕快趕過去。
我到了這家餐館後,發現除了艾敬和她妹妹之外,全是一幫年齡在40歲以上的老男人。我坐在一位身穿綠色服裝、脖子上戴著佛珠、目光炯炯的僧人旁邊。互相介紹,知道了他就是趙青,是在雲南大理的洱海小島上住的一位藝術家。
多年前我們全家去雲南旅行的時候,朋友安排的行程中,有在趙青家去住一晚的安排,但我們的小孩太小,從大理直接坐飛機了,把去趙青家的行程取消了。以後的許多場合中,朋友們在聊天的時候,提起過這位藝術家趙青。
趙青對我說:“我曾有幾次在南師那裏聽到有人提起你。”我問他:“誰是南師?”他說:“南懷瑾老師,別人都稱他為老師,我稱他為師傅。”我說:“我也看了許多南懷瑾的書,但一次麵都沒有見過,我想如果是見了南懷瑾的話,我有一個問題很想問他,這個問題是你如何看奧修。”趙青說:“我在幾年前,也曾向他提過這個問題。”南老師回答說:“奧修的隻是外道。”幾年後,他理解了南老師講這話的道理,意思是講道理是容易的,是外道,是外麵的力量。例如,你可以對我說,你要快樂,快樂有很多好處。你講這個道理,但是我就是快樂不起來。講話、講道理是容易的,要做到的話一定需要一些能量,要修煉,才能達到這種狀態。隻有達到這種狀態的人,才能夠真正體會到什麼是快樂,才能夠真正明白。沒有進入這種狀態的人,是談不到點子上去的。
他的這番話,猶如禪宗的棒喝之效,讓我明白了許多,解除了我多年的困惑。幾年來,我也很喜歡看一些形而上方麵的書,但是都太注重道理,注重邏輯了,而忽略了要用一定的能量才可以達到這種狀態,這些可能就是佛教說的修煉吧。
釋迦牟尼在開悟之前悟到了一句話,他就開悟了。這句話是:“性空緣起。”我想講的也是這個道理,把所有的想法全都放下,緣分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