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要慈善(1)(2 / 3)

這個東西一定要呼籲,一定要傳播出去,讓大家意識到這個問題。其實改的話不費事,也不礙別人的事,你們爭你們的權、奪你們的利,小孩教育跟這些東西沒有多大的關係。怕外麵的教材進來會讓孩子變質,那麼,把孩子送出去就不怕變質了?有多少領導的孩子沒有去國外上過學,你怕別人的孩子變質,不怕自己的孩子變質嗎?

在教育方式方麵,不是說城市裏麵的教育先進鄉下的教育落後,而是全世界的教育都落後。現在他們學的這些東西,跟我們這個互聯網時代所需要掌握的知識、知識結構是不一樣的,你看我們現在學數學的時候要學一大堆的代數、指數這些東西,國外也有這些東西。國外數學教育和國內數學教育唯一的區別是,中國的學生不能拿著計算器,國外的學生可以拿計算器。三位數除三位數要用手算,需要多久?但是拿計算器,或者手機就可以了,一按鍵結果就出來了。我舉的是非常簡單的例子,實際上整個社會的知識結構、信息模式都發生了特別大的變化,教育也應該跟著做些調整。

為什麼說全世界的教育都落後,這不是信口雌黃?2012年夏天,我去英國參加小孩的畢業典禮,了解了下英國的教育狀況。從傳統上來說,全世界的教育中英國的教育是最好的,尤其是技術教育,因為它有一個殖民地的文化背景,英國有很多家長到殖民地去了,就把小孩放在寄宿學校裏麵,所以寄宿學校有幾百年的傳統,有如何管理小孩的經驗。現在,互聯網對教育造成了特別大的影響,就是整個的知識結構、取得知識、組織知識、人和人之間交往的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像互聯網對新聞媒體產生的影響、對商業產生的影響很大,很多人都到淘寶、到京東商城上買東西,我覺得變化是特別大的。

與此同時,整個教育體係趨勢卻是僵化的,它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就是考試分數,考沒考上大學,對別的能力就不管,所以我們全世界的教育體係都是一個分離的體係,都還是在工業革命時期遺留下來的知識結構、遺留下來的規則,都還是讀小學、讀高中、讀大學,大學上麵是研究生這樣的製度。具體到學校教育的方式就是多少人坐在一起,一個老師在講台上麵不斷地講。他們講的東西,如果手裏麵有一個手機,馬上就可以查到。而大家坐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啟發這個過程是沒有的。所以教育從全世界來看,都應該是各個方麵去參與、去呼籲,能夠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當然這也是非常難的,因為一些研究教育的比較先鋒的人物提出了這些東西,一般最大的阻力還不是這些教育機構,最大的阻力是來自於家長。家長會覺得,我這個小孩讀書要考大學了,你搞這個體係,我的孩子豈不要廢了,孩子的前途耽誤得起嗎?所以布萊爾當時做英國首相的時候他就提出來,說教育必須改,對我們英國來說教育不改不行,他提出來我們必須實行IB這個係統,所有人動手不斷地做,學習的知識,再不是物理化學這些東西,而是綜合來學習各種知識,比如今天我們專門學水,水的中文怎麼說、英文怎麼說,它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水可以幹什麼,水可以培育人的品質,隻有一杯水,我可以讓給你喝。這套東西已經建立起來了,結果首先反映的是英國的家長,說這個東西沒有辦法考試了,首相剛剛提出來,所有的家長說不能實施。最近十年之間人們知識量增長的變化超過了過去500年的,在這個劇烈變化麵前,有很多舊的東西不能適應新的東西,更重要的教育是精神方麵的教育、靈性方麵的教育、人文方麵的教育,而曆史、地理等實際上是工具方麵的東西,最關鍵的是如何給大家建立一個很好的思維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