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稅賦
我們曆來的原則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放在陽光下,堅持用公開、開放的方式去處理一切問題,不說假話,不做假賬,不偷稅漏稅。公司所有業務都必須有律師和法律顧問嚴格審核,要讓每一項業務嚴格遵紀守法,把公司所有的發展和行為納入到法律和政策的保護之下,一旦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疏漏,發現錯誤,必須及時更正,並向社會做出說明。因為,“陽光”和公開是我們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
這不是在作秀,而是我在經商的過程中慢慢摸索、確立起來的原則。我在20世紀80年代下海,90年代經商的時候,中國市場經濟的環境基本上還沒有形成。當時,我在海南,那裏是一個大起大落的地方,天天都有故事發生的地方。
比如,我們剛辦公司時,有個女孩在食堂做飯做了幾個月,她辭職後的第二個月就跑來對我說要把我們的辦公樓買下來。原來她辭職後投資下海,賺了很多錢,自己當上了老板。
馮侖也曾經跟我說過另一件耐人尋味的事。我們倆的一個好朋友,創業時在海南島賺了很多錢,買了一個極長的卡迪拉克,那個時候比較流行。有一次馮侖說他從北京過去,這個哥們兒在機場接他,接完他跟馮侖說,現在窮困潦倒,開著卡迪拉克的車,沒錢加油,加完油讓馮侖埋單。
那個年代,這樣的事情天天都有,大起大落,各種變化。今天你可能是老板,明天你可能就身無分文了,即使有車開卻加不起油,甚至還可能身陷囹圄。
在這種變化的過程中,我發現海南島一些大的企業家之所以出事,他們隻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經商的過程中不夠誠實,在經商的過程中太注重技巧、太注重管理經驗。技巧和管理經驗固然重要,但這些東西都是附加的,最基礎的東西還是誠實:你對你的合作夥伴是不是誠實,你對政府是不是誠實,比如有沒有偷稅漏稅,我覺得這是一個基本的點。這些出事的企業家都很聰明,他們天天在談經商的技巧、技能,但這都是一些過眼雲煙,今天家財萬貫明天就一貧如洗,所以,最長久的東西就是誠實。
因此,在辦公司的過程中我就反複強調,不做一分錢假賬,不偷稅漏稅一分錢,這是我們最基本的原則,這個原則是絕對不能違背的。
創建SOHO中國這家公司以來,國家稅務總局把我們叫過去,從來不涉及調查而是給我們發獎。我們在全中國房地產公司裏麵絕對不是一家大公司,可是在納稅上,我們的最好成績是在全中國的房地產公司中排名第二。現在我們一年給政府繳三四十億的稅,人均繳的稅,據華爾街投資銀行的計算,我們肯定在全世界是最高的。其實,我們隨便變通一下,就能少繳不少稅。比如我們完全可以成立一個大的集團公司,創建我們的設計公司、施工公司等,這些子公司是不繳土地增值稅的,隻要能夠把利潤分流給這些公司,每年節約幾個億的稅是沒有問題的,可是這與我們的原則相悖。我們就這幾百個員工,也不用成立分公司,雖然有許多避稅的技巧,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不用太聰明。
經濟危機在考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