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要接地氣(2)(2 / 3)

2012年8月,經過反複的分析、測算,我們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告別散售,持有北京、上海有價值的物業。”方式調整了,我們的根本宗旨沒變。過去,公司所做的是把土地變成房子,並將過程中的增值與客戶分享,同時公司實力得到發展與壯大。今天,我們不但要把土地變成房子,還要將升值延續下去,要在每平方米建築麵積上創造更多的價值,讓它成為一單單的生意,讓優質物業成為永遠生蛋的雞。如果過去我們是把小麥加工成麵粉,那麼今天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麵粉做成蛋糕,創造更高的價值,這也是公司存在的意義。

稅收、產品與精神財富

企業為社會創造的價值,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麵。第一種價值是財富價值。比如企業繳納的稅,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直接的價值。不管政府的效率高低,稅收流通過程中有否腐敗現象,畢竟還是有些錢被用到教育、養老、社會基礎設施這些方麵上了。這是可見的也容易衡量的一種貢獻,不少企業家常常把這些看得比較重。

第二種價值,就是企業生產的產品。像我們SOHO中國的產品就是建築。在北京、上海的SOHO建築中,有幾十萬人在我們的辦公樓裏麵工作,我覺得這也是對社會的貢獻。而且我一直堅信,環境會塑造人的性格。無論是我們小的時候生活的大院還是周圍的鄰居,無論是在城裏麵還是鄉下,我們上課的環境,我們的辦公環境,我們的購物環境,對我們性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培養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們創造的建築產品是人們生存環境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會影響到人們的性格、能力,乃至價值觀。

如果在一個無論是玻璃幕牆還是家具、空間布置,都創意十足的環境裏工作,相信人們會有更多創新的靈感。如果天天在辦公樓裏麵坐著,一杯茶、一份報紙,家具三十年一換,這樣的環境會塑造出惰性,無法激起人們的創造力。目前,大概有幾十萬人在我們建造的建築裏麵購物、工作和居住,我希望我們的建築無論是從用的材料還是外形來講都是有創造力的,能給人們創造一個充滿創意的環境,能激發出人們內心的東西。

企業能為社會創造的第三種價值,就是精神財富方麵的價值,簡單地說,是企業在社會生產活動中體現出來的品格和精神。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種貢獻。如果這種品格和精神能夠影響到跟我們打交道的公司或人,或者形成某種風氣影響到更多的社會組織和大眾,就能達到企業創造價值的最大化。

比如我們在招投標的過程中,來了十個廠家,每一個廠家後麵都有一群人,我們用實際的行為讓他們看到,整個招標過程是公開的、透明的、誠實的。這直接關係到我們說的每一句話,我們做出的每一個決定,能不能讓人心服口服。在招標的過程中,我們都要沏好茶,倒好水,為每一個人準備一盤水果,結束以後願意跟我拍照的人都可以拍照,給予充分的尊重。一般來說,招標方掌握著主動,有些廠家在參加其他招標活動時比較受氣。在我們這裏則不然,隻要邁進我們公司的人都是我們的客人,我們尊重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為我們的付出和勞動。他們感受到了不同,就會有所觸動,我們的精神就已經影響到他,如果他在跟其他企業或人合作的時候也這麼做,精神就得到傳遞,我們的品格和精神就能更充分地影響到社會。這才是企業為社會創造的最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