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恩伯集團大部在人民解放軍追擊中被消滅外,其餘8個軍約20萬人盤距淞滬地區,企圖完成蔣介石下達的死守上海6個月至1年、以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在美國保護下重新統治中國的任務。人民解放軍於5月12日發起淞滬戰役,至27日解放了中國最大城市、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上海。除湯恩伯率5萬人登艦逃跑外,其餘15.3萬餘人全部被殲。6月2日,崇明島解放。
月14日,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和鄂豫、江漢兩軍區部隊,在武漢以東團風至武穴間100餘公裏的戰線上強渡長江,16、17日解放了武漢三鎮。第二野戰軍為迎接第四野戰軍渡江作戰,於17日解放九江,22日解放南昌。
這樣,渡江戰役自1949年4月21日橫渡長江起,至5月27日淞滬作戰止,人民解放軍先後解放城市120餘座及蘇、浙、閩、皖、贛等省的一部或大部地區,計殲敵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為爾後向華南、中南和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條件。
國民政府搶運庫存財物運台
國共兩黨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決戰之後,蔣介石被迫於1949年1月21日宣告"暫行引退",由副總統代理總統。眼看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即將崩潰,蔣介石作好安排退路到台灣的打算。下野前任命湯恩伯專任京滬杭警備司令,陳誠為台灣省政府主席兼台灣省警備司令,為布置退台作好人事安排。當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解放南京、兵向上海之際,蔣介石立即要其子蔣經國迅速布置將國民黨中央銀行庫存財物運台灣,由蔣經國負責督促,特務頭子毛人風具體執行。
毛人風奉令後,在上海南陽路145號國防部保密局召開搶運會議,出席會議的是保密局各處處長。毛人鳳傳達任務說:"南京現在已經被共軍占領了,上海非常危險。估計共軍在南京略事休整,就會來攻打上海。以長江那樣的天險,還被共軍打過來了,上海是不易守住的。我這次到溪口見了總裁。總裁指示說,已令湯恩伯保衛上海至少要守住一個月,叫湯會同上海市長陳良和行政院物資局局長江杓,將上海庫存的黃金、白銀和物資運往台灣,以免資敵。並給予我以下的任務:
協助湯恩伯、陳良等人辦理搶運物資工作;控製上海的輪船、帆船及大小木船;集中滬杭甬一帶的交警部隊,以6個總隊加人戰鬥序列,保衛上海,歸湯恩伯指揮,以2個總隊擔任護運物資的工作。
監視上海的資本家,勿讓他們將物資偷運往香港等地;發給應變費金元券1億元。"幾天後,湯恩伯召集上海市長陳良、行政院物資局局長江杓和特務頭子毛人鳳及有關負責人,開會決定如何搶運事項:
將中央銀行所存黃金、白銀和銀元,悉數運往台灣;機器設備、車輛、紙張及暖氣設備等物資,悉數運往台灣;棉紗、布疋、大部分運往台灣,一部分運往香港,由上海市政府派人到香港管理;所有招商局及民生公司等的輪船,除留一部分軍用外,其餘都交由物資局調用;所有護運工作,都由交警總局負責,由該局派2個總隊專司護運;上海市政府派內政局局長陶一珊協助江杓處理調配船隻。
搶運事項做得非常極密。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密令一艘軍艦停泊在上海黃埔灘中央銀行附近的碼頭邊。警備司令湯恩伯密切配合,附近的江麵實行嚴格的航行管製,任何船隻不準靠近,港口戒嚴,從外灘、南京東路直到外白渡橋,都由士兵把守,一箱箱黃金悄悄地搬上了軍艦。天未破曉,這艘滿載黃金的軍艦開出了吳淞口,加大航速,駛往台灣基隆。
代總統李宗仁知道後大為惱怒,認為蔣介石在拆他的台,於是將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撤職,以劉攻芸代理。然而,蔣經國又密電已到香港的俞鴻鈞回來,在湯恩伯的配合下,將剩餘的黃金、美鈔又運往台灣。李宗仁發現時,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