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依據對帝國主義本質的認識和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掌握,闡明了帝國主義和人民的兩種根本不同的邏輯。他指出:自1840年以來,美國就是侵略中國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在1946年至1949年間,"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藉以變中國為美國殖民地的戰爭,組成了美國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個重大的部分"。當前美國侵華政策雖然破產了,但他們還要繼續搗亂。他歸納起來說:"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的邏輯,他們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這是一條馬克思主義定律。""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再鬥爭——這就是人民的邏輯,他們也是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又一條定律。"毛澤東評白皮書,引起了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報社、各學校以及各界人士廣泛的注意和討論。各界人士紛紛發表聲明、評論,批判白皮書,知識界展開了一場對唯心主義曆史觀的批判。中國民主同盟8月23日發表《對美帝白皮書的斥責》,指出這本書"使中國知識分子把馬歇爾、赫爾利、魏德邁、司徒雷登們在中國唱賣的西洋鏡完全看穿。即令所有對美帝尚存些微幻想的自由主義分子,亦必為這本白皮書所喚醒"。中國民主建國負責人8月24日發表談話指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憑哪一條也不會變成美帝發展’民主個人主義‘的資本和條件。隻有新民主義,才是它唯一的光明幸福的道路。"中國人民這場對白皮書的批判,對於提高對帝國主義本質和中國革命的認識,對於加強各革命階級、各民主黨派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起了積極作用,對新中國的成立,作了一定的思想準備。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在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勝利發展下,徹底推翻國民黨政府的反動統治,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時機日益成熟。在此情況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各種問題。
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發布《紀念"五一"勞動節》的口號中提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5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致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沈鈞儒,提出先行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希望民革、民盟與中央共策進行。
中共的號召立即得到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5月5日,在香港的各民主黨派領袖李濟深、何香凝(民革)、沈鈞儒、章伯鈞(民盟)、陳其尤(致公黨)、彭澤民(中國農工民主黨)、李章達(中國人民救國會)、蔡廷鍇(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譚平山(三民主義同誌聯合會)、郭沫若(無黨派民主人士)聯合致電毛澤東,同意召開政協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並表示要"通電國內外各界暨海外僑胞共同策進完成大業"。從8月起,各方麵代表人物從全國各地及海外陸續到達解放區。11月25日,中共中央代表同到達哈爾濱的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經過協商,就新政協的性質任務達成了協議。決定由中共及讚成中共號召的23個單位組成新政協籌備會,由中共起草籌備會組織條例,同時確定了新政協參加範圍、召開時間和共同綱領的製定問題。
年1月22日,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和著名民主人士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譚平山、彭澤民、章伯鈞、蔡廷鍇、章乃器、朱學範、陳其尤等55人聯名發表《對時局的意見》,提出:"願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共策進行,以期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獨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國之早日實現。"2月25日,沈鈞儒、李濟深等35人由東北到達北平。9日,宋慶齡應中共中央的邀請,欣然由上海到北平。
月15日至19日,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召開有23個單位134人參加的新政協籌備會議第一次會議。會議通過了《新政協籌備會組織條例》、《關於參加新政協的單位及其代表名額的規定》等文件,選出了以毛澤東為主任,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任的籌備會常委會。9月17日,籌備會第二次會議召開,基本通過了政協組織法草案、共同綱領草案、政府組織草案,決定將政協改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確定政協參加單位及代表名額,即:黨派單位14個單位,即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民主建國會、無黨派民主人士、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人民救國會、三民主義同誌聯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正式代表142人,候補代表23人;軍隊代表6個單位,正式代表60人,候補代表11人;區域代表9個單位,正式代表102人,候補代表14人;團體代表16個單位,正式代表206人,候補代表29人;特邀人士宋慶齡等75人。這五個方麵包括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各民主階級、各界各民族的代表人物,共有代表662人。如此廣泛的代表性,就使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