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中國古代科技史(2)(1 / 3)

有些星原來很暗弱,但是在某個時候,它們的亮度突然增強,亮度增強幾千到幾百萬倍的叫做新星,增強一億到幾億倍的叫做超新星。以後它們的亮度又逐漸減弱,經過幾年或十幾年的時間亮度又恢複到原狀,好像在星空做了一陣客似的,因此,新星和超新星也稱為“客星”。我國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新星記錄,見於典籍的係統記錄是從漢代開始的。《漢書·天文誌》記載:“無光元年六月。客星見於房。”這是我國最早的新星記錄。公元前134年的這次新星出現,在中外曆史上都有記載,但不同的是西文的記錄沒有年月和方位。《後漢書·天文誌》記載:“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門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精小,至後年六月消。”公元185年的這次記錄是世界上最早的超新星記錄。

另外,《漢書·天文誌》詳細地記載了公元前32年10月24日出現的一次極光,這是世界上較早的精確的極光觀測記錄。

二十四節氣

節氣就實質而言是屬於陽曆範疇,從天文學意義來講,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360度,以春分點為0點,分為24個等分點,每2個等分點相隔15度,每個等分點設有專名,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

二十四節氣在我國是逐漸確立完善起來的。我國周朝和春秋時代是用“土圭”測日影的方法來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琴朝《呂氏春秋》的《十二紀》中所記載的節氣已增加為8個,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還有一些有關驚蟄、雨水、小暑、白露、霜降等節氣的萌芽的記載。到了漢朝《淮南子·天文訓》中已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記載,與今天的完全一樣。

《太初曆》和《授時曆》

曆法是確定年、月、日等計時單位的長度,並使之依一定的關係組合,供計量較長時間間隔之用的計時係統。

《太初曆》(又稱三統曆)是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曆法,是西漢時期由鄧平、落下閎製訂的。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由於原來實行的顓頊曆越來越不符合實際天象,漢武帝從各地召集通曉曆法、算術和儀器製造等方麵的專家20多人,議造新曆,後來太初曆人選。《太初曆》規定一年為365.250164日,一月為29.53086日;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正月為歲首;開始采用有利於農時的二十四節氣;首次提出了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的原則,把季節和月份的關係調整得十分合理;它重新測定了二十八宿的距離;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交食周期的概念和數值;測定了比以前準確得多的五星會合周期值,並且製定了五星在一個會合周期裏的動態表,建立了一套定量預報任一時日五星位置的方法。《太初曆》的製訂是我國曆法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太初曆》不僅是我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曆法,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它問世以後,一共行用了189年。

公元1280年,元代王恂(1235~1281年)、郭守敬(1231~1316年)等製訂《授時曆》,廢除古代曆法,是中國曆法的第四次大改革,該曆已和現代公曆性質基本祥。郭守敬等人通過3年多的200次測量,經過計算,采用365.2425日作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這個數值與現今世界上通用的公曆值相同,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夠測算得那麼精密,實在是很了不起,比歐洲的格列高裏曆早了300年。《授時曆》於1281年頒布,施行了364年,是我國古代最精確和使用最長久的曆法。

最早的氣象探測儀器

西漢時出現的一種天平式的濕度計是世界上最早的測濕儀器。在西漢初年《淮南子》一書中,記載了用羽毛、木炭測濕以預測降雨的實例:“懸羽與炭而知燥濕之氣。”並指出這種儀器測濕的原理。因為炭吸濕性強,也易蒸發,它極易隨空氣濕度大小而產生重量變化,“燥,故炭輕;濕,故炭重”。而羽毛或土的吸濕性較差,其重量受溫度變化的影響甚小,可以說保持不變。把羽毛或土和炭在一定時間內懸掛在天平的兩端,使之處於平衡狀態,當濕度發生變化時,炭隨濕度大小而產生重量變化,羽毛或土的重量幾乎不變,這樣,天平便失去平衡。再由天平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知道濕度的大小。西漢發明的天平式濕度計,比15世紀達·芬奇(Leo nar da Vinci)設計的濕度計早1500多年。

雨水,對於我們這個傳統的農業大國來說尤為重要,曆代政府與民眾都格外關注著雨情與水情。

在對雨情的科學研究中,雨量大小的測定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我國宋代的先民們,在世界上最先發明了雨量器,而且還把雨量的計算作為當時必修的內容寫進了數學著作中。《數書九章》是中國數學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其中有4道數學題就是根據測雨器中雨水的多少來計算地麵降雨量的。

這種雨量器還傳到了我們的鄰國,現今在朝鮮還存有一件我國乾隆庚寅年5月製造的雨量器,這是一件川黃銅製怍的圓形小桶,高1尺,廣8寸,器上刻有標尺,還刻有器名“測雨順”和製造年月。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尚存的時代最早的雨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