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百團大戰(5)(3 / 3)

為了擺脫被動局麵,八路軍總部和第129師首長決心尋求戰機,堅決殲滅一路日軍,震懾其餘日軍。抗日戰爭,廣泛發動人民群眾,大量殲滅日軍有生力量,是根據地軍民反“掃蕩”的一項最有效的手段。第129師關家堖戰鬥,給“掃蕩”的日軍以殲滅性打擊。

10月下旬,日軍第36師團所屬崗崎大隊500多名官兵,向八路軍總部附近的水腰兵工廠附近進犯。彭德懷當時正在黎城指揮部,得知這一情報後,非常惱火,命令部隊密切監視這路日軍的動向。水腰兵工廠位於太行山脊黎城縣的黃煙洞穀中。黃煙洞四麵都是險峰,隻有南麵有一條天然的裂縫,人們進出都要通過這條裂縫。八路軍在敵後作戰,武器彈藥的補充十分困難。1939年,朱德、彭德懷、左權等八路軍領導人親自察看地形,決定在黃煙洞穀中建造一個兵工廠。於是,八路軍指戰員精心設計,把總部的軍械所搬遷到黃煙洞穀中,經過艱苦創業,終於發展成為一個月產400多支步槍和大量彈藥的兵工廠,用來解決八路軍頻繁作戰的需要。現在,彭德懷得知花費許多心血建設起來的兵工廠受到日軍的襲擾,怒上心頭。

10月26日,崗崎大隊500多名日軍遭到根據地軍民的襲擊後,從黃煙洞向左會、劉家咀等地進犯。彭德懷命令第129師集中主力,堅決殲滅該敵。

10月29日,日軍進到武鄉縣蟠龍鎮以東的關家堖高地宿營,準備返回武鄉。第129師首長抓住戰機,以第385、第386旅,新編第10旅主力,決死第一縱隊2個團,迅速出擊。指戰員們早已摩拳擦掌,聽到劉伯承師長和鄧小平政委的一聲號令,像猛虎下山,在關家堖高地把日軍包圍起來。當晚,八路軍總部發出命令,要求堅決殲滅該敵。八路軍指戰員連夜進行總攻前準備,決定於30日淩晨發起攻擊。

關家堖高地三麵都是斷崖,通向頂部的坡路很窄,是唯一的進攻道路。坡上那個小村子裏,原來住著10多戶人家,日軍開始“掃蕩”後,這些人家早就搬走了。日軍遭到八路軍的圍困以後,為了擺脫被殲滅的命運,半夜裏突然以一個中隊的兵力襲擊關家堖西南麵的風惱頂高地,占據風惱頂高地。關家堖和風惱頂兩個製高點,互為犄角,日軍占據這兩個製高點後,立即構築工事,固守頑抗。

戰鬥發起前,第386旅旅長兼太嶽軍區司令員陳賡對彭德懷說:“彭老總,現在拚了,以後怎麼辦?可以把崗崎放下山去,另選有利地形,打他的伏擊嘛!”

彭德懷沒有接受陳賡的建議。

彭德懷要求總部特務團參加攻堅戰。攻擊發起前數小時,左權參謀長召集八路軍總部特務團的營以上幹部布置作戰任務,要求特務團提前發起進攻。左權布置完任務後說:“我們之所以要在淩晨3時前發起進攻,是因為日軍在我們的圍困下已經疲憊不堪。眼前這兩股日軍剛剛構築完工事,現在是最疲勞的時候。我們作戰就是要趁日軍失去警惕的時候去突然偷襲。”

10月30日淩晨,第129師指戰員向被圍於關家堖的日軍發起攻擊,為了分散和孤立日軍,第129師以部分兵力攻打風惱頂。日軍在飛機的支援下,頑強抵抗。八路軍勇猛攻擊,突入敵陣,與日軍展開肉搏戰。

10月31日拂曉,八路軍殲滅日軍400多人,其餘60多名日軍逃到一個孤立突出的台地上。這塊台地頂部開闊平坦,四邊峭岩壁立。日軍上台地後,挖了不少貓耳洞,死守陣地。

下午,1500多名日軍在1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從黃煙洞方向趕來增援。第129師首長看到關家堖的日軍基本被殲滅,來援日軍的兵力也不小,難以將其全部殲滅。為了爭取主動,命令部隊迅速撤出戰鬥。

關家堖陣地上的60多名日軍在增援部隊的接應下,丟棄280多具屍體,狼狽地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