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354架日本各型飛機分兩個攻擊波次向毫無準備、沉浸在假日歡樂中的美國海軍發起猛烈襲擊。霎時間,珍珠港內爆炸聲隆隆,火光四起。
日本僅用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擊毀美機188架,擊傷159架,擊沉或重創戰艦18艘。島上的機場和設施遭到巨大破壞,擊斃美國軍民2403人,在港的美太平洋艦隊主力遭到毀滅性打擊。而日本隻損失了29架飛機,55名飛行員,6艘潛艇。當遠在日本海域停泊的“長門”號旗艦上的山本得到確切的消息時,隻是睜大雙眼,默默地點了點頭。
幾乎在南雲忠一率領的聯合機動艦隊大獲全勝的同時,由塚原三二四中將司令和大西瀧治郎參謀長率領的第11航空艦隊,開始襲擊菲律賓的美軍基地。
在日本的南進計劃中,菲律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這裏不僅有豐富的物產資源,而且是處於通向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交通樞紐。1941年7月,為了加強防禦和對日本的製約,美國成立遠東美軍司令部,任命麥克阿瑟為遠東軍司令,在菲的美軍基地得到了空前的加強。這就更加阻礙了日本的南擴進程,因此,按照山本的計劃,必須在襲擊珍珠港的同時,摧毀菲律賓的美軍基地。
曆史似乎在有意與美國人作對。如果說珍珠港在毫無防範中遭到毀滅性打擊尚可原諒的話,菲律賓戰役就太不應該了。按照計劃,大西的近400架飛機也應在12月8日淩晨攻擊美軍空軍基地。然而,是日淩晨日軍基地卻大霧彌漫,飛機無法起飛。直到南雲部隊襲擊開始以後,大霧仍無散去跡象。這時,如果擁有35架空中堡壘B-17轟炸機的美軍前來襲擊,日本航空隊必將遭到毀滅性打擊。出人意料的是,老謀深算的麥克阿瑟元帥不僅未曾作如是設想,甚至對來自華盛頓的嚴重警示也未作出應有的反應。下午12時45分,近400架日機幾乎未遇到任何阻攔地到達美軍機場上空。經過近1個小時的狂轟濫炸,18架B-17轟炸機,53架P—40戰鬥機和其他30多架美軍飛機被撕成碎片。日本以極小的代價奪得菲律賓的製空權。
極力主張與英美親和的山本五十六,終因受武士道精神毒害之深,走出了襲擊美軍珍珠港的罪惡一步,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殉道者。
5.喪命太平洋
美國的大意失荊州,使珍珠港受到毀性滅的打擊,氣極敗壞的美國政府立即對日宣戰。聽到天皇和東條煽動性極強的演說,正在南行迎接南雲艦隊的山本五十六這樣寫道:
“今我已下定決心,一旦奉大詔而堂堂出擊,則置生死於度外,闖過難關。
然而此戰為未曾有之大戰,種種曲折亦必有之。倘存借名譽而保自身之私心,則絕不能完成此大任。因之以詩曰:
浩蕩皇恩記心間,棄譽舍命何所惜。”
這些思想充分暴露了山本五十六作為一個十足戰爭販子的罪惡靈魂。
山本終於有機會驗證自己“航空優先”的觀點了。不僅在襲擊太平洋艦隊和菲律賓美軍基地中,日本飛機顯示了巨大威力,就是在兩天後馬來亞海戰中,山本也再一次證明了巨艦大炮時代的結束。
12月10日,英國“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軍艦在日本飛機的猛烈轟炸中沉沒,包括英國遠東艦隊司令菲利普上將在內的800多名英國官兵遇難。
兩天以後,裕仁天皇賜語山本五十六:“聯合艦隊航空部隊殲滅敵方英國遠東艦隊主力於南中國海,宣揚威武於中外,朕特嘉獎。”
同一天,即12月10日淩晨,一支由3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和4艘其它運輸船隻組成的日本艦隊在襲擊威克島的戰鬥中失敗。
12月16日山本派遣第2航空母艦戰隊和第8巡洋戰隊助戰;數十架日機對威克島進行了輪番轟炸,島上美機全部炸毀,日軍成功地占領威克島。
為了扼製德日擴張勢頭,1942年初,盟軍在東南亞建立統一作戰司令部,海軍司令由荷蘭少將杜爾曼擔任。這支由4國海軍組成的作戰部隊,由於空中打擊力量很差,而且各自獨立作戰,投入戰鬥不到3個月,就被擁有數百架飛機的南雲艦隊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