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底,蘇軍在奪回刻赤半島的登陸戰役中又一次成功地進行了空降作戰。1941年11月中旬,德軍占領了刻赤半島,蘇軍進入局部反攻後,為奪回刻赤半島,殲滅費奧多西亞地區的德軍集團,決定於1941年12月5日至1942年1月2日進行刻赤—費奧多西亞登陸作戰。在這一戰役中,蘇軍以空降兵第2軍的一個營共450人進行空降作戰,原定任務是奪取刻赤西麵的橋頭陣地,掩護登陸部隊登陸。後因登陸部隊的船隻在亞速海被堅冰所阻,空降兵的任務改為在阿拉巴特峰的腰部傘降,切斷德軍在阿拉巴特地區的所有通道,協同蘇44集團軍殲滅費奧多西亞地區的德軍。
空降前一周,蘇軍先在刻赤半島空降了數個帶電台的偵察組,及時而全麵地收集、彙報了該島的敵情和地形資料,並為空降著陸做好了準備。
1941年12月31日深夜,由蘇軍空降兵司令部直接指揮的幾十架滿載著蘇軍空降兵的TБ-3型飛機,在克拉斯諾達爾機場起飛,順利到達空降地域,實施了空降。傘兵著陸後,很快奪取了附近的敵軍炮兵陣地,並在交通線上派出若幹破壞組,襲擊德軍的交通樞紐和指揮所。由於空降兵在該島的活動麵積很大,德軍誤認為是大規模空降,引起了驚恐和混亂,後方工作也一度陷入癱瘓,從而保證了第44集團軍的登陸。
1942年剛一開始,蘇軍又在大法季揚諾沃機場進行了一次空降作戰。1月初,蘇軍西方麵軍向西發展進攻,前出到納曼弗明斯克、卡盧加和別列夫一線。為了破壞德軍的物資補給和阻滯德軍的增援,乘勝圍殲位於維亞茲馬地區的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蘇軍決定以蘇第23集團軍從維亞茲馬西南實施正麵進攻,第10集團軍實施兩翼包圍,同時派空降兵在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防禦區域內的大法季揚諾沃機場實施空降,奪取該機場和附近的米亞特列沃火車站,切斷德軍交通線,從敵防線內部實施突擊,配合正麵部隊圍殲敵人。原計劃首先由蘇傘兵第1支隊202人組成傘兵先遣隊,在大法季揚諾沃機場實施傘降,奪取該機場,並做好迎接機降準備。同時,由空降兵第201旅1營,約300餘人,在美登西北12~15公裏的古謝沃、布爾都科沃和薩科沃等地實施傘降,直插尤赫諾夫一美登公路,破壞愛沙尼亞河上的橋梁。然後,步兵第205團約1300人,在大法季揚諾沃機場機降,奪取米亞特沃車站,切斷德軍交通,從內部打擊敵人,配合正麵部隊進攻。計劃用21架TБ-3型和10架ПC-84型運輸機,從費努科沃機場起飛,用4個航程完成全部空運任務。
1月3日夜,在空降行動開始前,計劃有所改變。由傘兵第1支隊組成的先遣隊和傘兵1營都同時在大法季揚諾沃機場傘降,共空投了416人,按突擊隊、保障隊、預備隊和場地組的順序傘降著陸,著陸後,當天隻集合起15%的傘兵,由於德軍拚死抵抗,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占領該機場。但機場上積雪太厚,飛機不能著陸。傘兵們隻好一麵抗擊德軍的瘋狂反撲,一麵連夜抓緊時間清除跑道上的積雪,到第三天淩晨,當傘兵們完成迎接機降各項保障時,暴風雪突然來臨,步兵第205團的機降被迫取消。空降著陸的傘兵就在敵占區內獨立地進行遊擊戰,他們破壞了米亞特列沃火車站,偷襲了兩列運載坦克和技術兵器的列車,切斷了通向盧卡加的交通線,並俘獲了一支擁有100餘輛馬車的運輸隊。1月19日,他們與正麵進攻的部隊會合。
在大法季揚諾沃空降作戰以後,蘇西方麵軍已從南北兩個方麵包圍了尤赫諾夫地區的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為切斷該敵所占據的維亞茲馬—尤赫諾夫之間的交通要道,割斷該敵的主要補給線,配合正麵部隊一舉殲滅該敵,蘇軍決定在熱拉尼亞地區進行一次空降。參戰部隊是空降兵第201旅第2、3營和步兵第250團。空降地域選在維亞茲馬西南40公裏處一個縱深為40~50公裏的地帶。計劃首先由空降兵的2個營實施傘降,奪取並守住茲納緬卡機場,作好迎接機降準備。然後,步兵250團機降,由民航總局21架ПC-84型客機進行空運,飛機在起飛前臨時裝備了一些自衛武器。另由第23轟炸師的TB-3型轟炸機空投反坦克炮和其他作戰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