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陳嘉庚安詳辭世,葉落歸根,葬於家鄉集美。幾乎與此同時,身在異鄉的黃誌信、黃仲涵、黃宗孝子孫三代的後人們,卻眼睜睜看著祖輩的宏大基業,毀於一旦。
二戰結束後,黃宗孝有心東山再起,但印尼境內隨即爆發反對荷蘭人卷土重來的三年獨立戰爭,經濟複蘇無從談起。1949年12月,荷蘭承認印尼獨立,戰火平息,黃宗孝慶幸之餘,積極籌備推動黃仲涵總公司股票上市,以改變其家族企業的性質,接納原住民資本,努力適應新的政治和市場形勢。然而,1950年初,黃宗孝像他父親一樣,突發心髒病逝世,竟致壯誌未酬。
將軍一去,大樹飄零,黃氏家族內部,再也沒有出現能力高強的接班人,可挽狂瀾於既倒。恰逢獨立後的印尼蘇加諾政權(1949年~1965年執政),強力推行企業國有化政策,多方限製甚至強行接收包括華僑企業在內的外國資本,自1959年起又出台一係列排華政策(除荷蘭資本外,印尼經濟中華資勢力最大),被樹為“反麵教材”的黃仲涵財團首當其衝,自然無法幸免。
諷刺的是,由於以黃氏企業為首的眾多華僑糖廠備受打擊,大小種植園均收歸國有,風行世界近一個世紀的爪哇糖業走向衰落。1961年,印尼全國糖業產量下降了六成,到1967年,印尼由東南亞最大的產糖出口國,變成了糖進口國。
閩人南行記
1938年初,侵華日寇飛機轟炸廈門、金門,福建沿海震動,家住福州福清縣的林紹良匆匆收拾行囊,乘船下南洋以逃避戰火。那一年他23歲,剛好與80年前黃氏企業創始人黃誌信出海避禍時年紀相仿,其遠行目的地,也是印尼爪哇島。
早在“七七事變”爆發後,福建省內南渡避難的老百姓即數量大增,1937年全省出國移民3.4萬餘人,比1936年的2.2萬餘人多了一半以上。1938年,為確保後備兵源,福建省政府下令限製16到50歲的青壯年男子出洋,出國“新客”銳減,如獲批準赴新加坡的人數,1939年僅為1937年時的九分之一,且多是婦孺。林紹良能跑出來,已屬僥幸。
其實,自15世紀早期鄭和七下西洋以來的400餘年間,閩粵沿海居民移民東南亞的步伐就未停止過,幾次高潮多與中國內地的大規模戰火有關。
第一次是明清易代之際。隨著南明政權失敗,鄭氏集團據守的台灣最終為清軍武力征服,不甘受清廷統治的明朝遺民及鄭氏餘部,大部分都渡海或循西南陸路,逃到了南洋一帶。
第二次是太平天國戰爭後期。隨著太平天國失敗,上海及閩粵各地的小刀會、天地會起義,紛紛遭到鎮壓,天國舊部及殘餘會眾,很多逃往南洋求生存,比如僑商中的傳奇人物黃誌信。
第三次是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的“契約華工”出國潮。這一次是英、荷、西班牙等國為加緊掠奪東南亞殖民地資源,急需大量廉價勞工,與中國國內人販子合謀,以連蒙帶騙的手法,強製東南沿海貧苦百姓出洋做苦工,故通稱“苦力貿易”,民間戲稱“賣豬仔”。
據19世紀中後期英國海峽殖民地(馬來亞一部分,包括馬六甲海峽周邊的新加坡、檳榔嶼等港口)政府及廈門海關的年度統計,1845年到1853年自廈門口岸出國的契約華工11萬餘人,1879年到1889年更多達41萬人以上,約八成是到英屬新加坡、馬來亞等地。當時廣東的汕頭港已開通直達新加坡的航線,自廈門出境者,應多為福建人。
長達80餘年的“契約華工”出國潮中,估計共有500萬中國人被拐運到世界各地,其中福建人占相當大的比例,而他們中八九成都去了東南亞。
到林紹良背井離鄉時,閩人下南洋的高潮已接近尾聲,但那兒儼然成為福建老鄉的“半壁江山”了。據1939年5月出版的《閩僑》月刊統計,當時福建籍海外華僑約200萬人,有189萬分布在東南亞各國。這一龐大人群,正是近代以來南洋閩籍富商巨賈層出不窮的根基。
有一點應該強調,與大量被拐賣前來、本來就身處社會最底層的“契約勞工”相比,那些主動出洋謀生(不管是為了逃避戰亂,還是改善生活,或承繼父業)的福建人及其後代中,孕育出富商巨賈的概率要大得多。
如黃仲涵,若非敢想敢幹的父親鋪好了道路,很難想象他短短時間內就能躋身當地上流社會。後來,連中華民國大外交家顧維鈞,都成了他的東床快婿。眾人景仰的陳嘉庚,也並非白手起家。
而比他們晚兩三輩的林紹良,則是一個較近的案例。熬過了最初十年的動蕩年月,經曆了埋頭苦幹的寂寞時光後,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年過五旬的林紹良,崛起成為印尼重量級的企業家。跟他的前輩黃仲涵手腕相近,他依靠與總統蘇哈托(1967年~1998年期間執政)早年建立的交情,並和閩籍商人林文鏡及印尼本地資本合作,取得麵粉、水泥、鋼板等多項產品專營權,很長時間裏在印尼國內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到1988年底,林紹良控製的根紮拉集團,擁有350家企業,總資產近33億美元,年營業額達48億美元,一度成為印尼首富及世界華人首富。不過,像黃仲涵財團一樣,林紹良也是樹大招風。1998年其庇護人蘇哈托下台後,他創辦的印尼最大非國有銀行亞洲中心銀行,被政府勒令充公,其公司位於雅加達的總部大樓遭暴徒夷為平地。他隻好退居幕後,讓兒子接手生意。
2012年6月10日,年近98歲的林紹良去世。他也許是最後一位早年出身中國內地,而能在南洋打出一片天地的華僑巨商了。
因為那個風雲激蕩、傳奇迭出的時代,已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