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食用菌菌種的製作技術(2 / 3)

於三明培養基。馬鈴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氫鉀0.7克,硫酸鎂0.6克,蛋白腖3克,酵母膏(或酵母片)2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2.母種培養基的製作

(1)濾液製作將馬鈴薯洗淨,削去皮與芽眼,稱取200克,切成薄片。取1000毫升水放入鍋中煮馬鈴薯,煮沸後保持20~25分鍾,然後用4~8層紗布過濾,取濾液加水至1000毫升。

(2)培養基製作濾液繼續用文火加熱,並準確稱取其餘各種藥品,加入馬鈴薯汁中攪勻。先用冷水浸泡瓊脂條5~10分鍾,然後撈出撕碎,放入鍋中,攪動至完全溶解。

(3)分裝試管將製好的培養基趁熱分裝試管。常用的試管規格為18毫米伊180毫米或20毫米伊200毫米,每批所用的試管要大小一致,並且裝量要相同,為試管長度的1/5~1/4。分裝時,注意不能使培養基沾在試管口,防止棉塞汙染。分裝好的試管在培養基凝固前必須立放。

(4)棉塞製作取一塊完整的不脫脂棉花,大小厚薄根據試管口的大小而定。用疊放式將棉花做成棉球,最好外包一層紗布,塞入試管口。鬆緊要適度,以用手提起棉塞而試管不脫落為度。要求棉塞塞入試管的長度約為總長的2/3。

3.母種培養基的滅菌將塞好棉塞的試管7~10個紮成一捆,用一層防潮紙或牛皮紙包在外麵,用線捆緊。在高壓鍋內加水至規定水位(約3000毫升),再放入消毒桶,固定好鍋蓋,防止漏氣。然後將滅菌鍋放在煤氣爐或電爐上,關上排氣閥加熱。當壓力表指針到0.5千克/平方厘米時,打開放氣閥,排出鍋內冷氣,待壓力降至“0冶時,再關上排氣閥。再如此重複一次,會使滅菌效果更好。當鍋內壓力達到1千克/平方厘米時,調節火源,使壓力維持在1千克/平方厘米。

30~40分鍾後,關閉火源,等壓力自然降至“0冶時,打開排氣閥,排出鍋內的水蒸氣,利用餘熱烘烤紙和棉塞半小時後取出。

試管從高壓鍋內取出後,在幹淨的房間內擺成斜麵,斜麵長度約為試管長度的1/2,不得超過3/5。試管成捆斜放比較好,斜麵表麵的冷凝水會較少。如果室溫太低,斜麵表麵就較易出現冷凝水,對接種和菌種生長不利。這時可在斜麵上蓋幾層幹淨紗布保溫,使其慢慢凝固,冷凝水就會大量減少。母種培養基做好後,如果一時用不完,可放入冰箱保鮮層保存20天左右。

(二)原種、栽培種培養基的配製

1.常用原種、栽培種培養基的配方

(1)棉籽殼培養基

配方一:棉籽殼88%,麩皮或米糠10%,石膏1%,過磷酸鈣1%,另加石灰0.5%。適用於培養平菇原種。

配方二:棉籽殼93%,麩皮或米糠5%,石膏1%,過磷酸鈣1%,另加石灰0.5%。適用於培養平菇栽培種。

配方三:棉籽殼62%,木屑(闊葉樹種)20%,麩皮或米糠15%,白糖1%,石膏1%,過磷酸鈣1%。適用於培養金針菇、香菇、靈芝、猴頭菇、杏鮑菇、木耳等木生菇耳類。

(2)麥粒菌種培養基適用於培養蘑菇、姬鬆茸、草菇等菇類。

配方一:小麥粒1000克,石膏粉20克,用1%石灰水浸泡。

配方二:小麥粒1000克,石膏粉12克,碳酸鈣3克。

(3)木屑麩皮培養基適用於培養香菇、木耳等木生菇耳類。

配方:木屑(闊葉樹種)47%,棉籽殼35%,麩皮(或米糠)15%,糖1%,石膏1%,過磷酸鈣1%。

(4)玉米芯培養基適用於猴頭菇、木耳、平菇、香菇、金針菇等。

配方:碎玉米芯80%,麩皮或米糠18%,石膏粉1%,過磷酸鈣1%,料水比1:1.2~1:1.5。把新鮮的玉米芯粉碎成玉米粒大小,按比例準確稱量其他原料,拌勻並加水調好,燜2~3小時,即可裝瓶。

(5)種木培養基適用於香菇、木耳、銀耳等段木接種。

配方:種木1000個,木屑100克,米糠50克,水150~200毫升。

(6)糞草培養基適用於培養蘑菇、草菇等草生菇類原種、栽培種。

配方:糞草90千克,麩皮或米糠8千克,白糖1千克,碳酸鈣1千克。

(7)草粉培養基適用於草菇。

配方:麥草粉或稻草粉97%,蔗糖1%,石膏粉1%,過磷酸鈣1%。

2.原種、栽培種培養基的製作

(1)棉籽殼、木屑菌種製作先將棉籽殼或木屑,麩皮或米糠,石膏幹時拌和均勻,然後倒入水調拌,充分攪拌,使其充分吸水,幹濕均勻。混合培養料含水量為55%~65%,抓一把培養料,用手握緊,以手指間有水滲出但不滴落為宜。

培養基配製好後,立即裝瓶或裝袋滅菌,不能過夜,尤其是在高溫季節。

①瓶裝菌種。原種容器一般采用透明的專用菌種瓶,容量為750毫升。裝料時,邊裝邊振動,以使料上下鬆緊均勻一致。裝至瓶肩後,壓平料麵。培養基中間用錐形木棒紮一洞,離瓶底2厘米,便於菌絲體蔓延。將瓶口沾留的棉籽殼擦淨,塞上棉塞,然後用防水紙或牛皮紙包紮好,即可滅菌。

②袋裝菌種。一般采用高壓聚丙烯袋和低壓高密度聚乙烯袋,其規格以長27厘米、寬12厘米、厚0.05厘米為宜。製作平菇栽培種,選用長33厘米、寬17厘米、厚0.05厘米規格的塑料袋。選取的袋子最好是折角袋,如果是平底袋,就要先將袋的兩個底角塞入,使袋底成方形,再裝料。裝料時,邊裝邊上下振動料袋,以使料緊實。裝至袋子的2/3後,將料麵壓平。然後擦淨袋外的棉籽殼,用手握住袋口,套入塑料頸圈,將塑料袋口向下翻出3厘米左右,用1層中間打孔的塑料膜和防水紙或牛皮紙封紮,在外麵套一層保護袋,即可進行滅菌。

袋裝菌種在製作過程中一定要輕拿輕放,以防戳破袋麵。平菇、靈芝、猴頭菇等一些菌絲生長勢強、生長速度較快的菇類菌種適合製作袋裝菌種。而像香菇、金針菇等一些菇類就不適合製作袋裝菌種,因為菌絲生長速度會很慢,尤其是在高溫季節。

(2)麥粒菌種製作選用新小麥製種,菌絲吃料慢,長勢弱,所以最好選用陳小麥,以儲存一年的為宜。選擇顆粒飽滿且無黴變的小麥粒,曬幹後除去灰塵,放入1%的石灰水中浸泡1~1.5天(氣溫高時間稍短,氣溫低時間稍長),撈出淘洗至pH值7~7.5。

然後放入鍋中,加水煮,邊煮邊攪動麥粒,煮沸後保持20分鍾左右,以麥粒吸足水又破皮為度,麥粒含水量為50~55%。從鍋中撈出,待冷卻後加入石膏粉拌勻,即可裝瓶。一般選用750毫升的蘑菇瓶,裝至半瓶或大半瓶後,在麥粒表麵加一層稻草發酵料,防止幹燥。一般每100千克麥粒可裝500~600瓶。

(3)糞草菌種製作按稻(麥)草4~5份、糞5~6份的比例混合,進行堆製發酵。其腐熟度可稍生些,翻堆2~3次,一般堆製17~20天(麥草堆製20~25天),然後將草料曬幹。製種時,將幹草料切成2~3厘米長的碎段,加入配料,加入1.5~1.6倍的清水拌濕,pH值調至7.2~7.5。1~2小時之後,水就已被吸入料內,此時即可裝瓶、打洞,將瓶口洗淨,塞上棉塞。

(4)種木菌種製作選一年生、直徑在1.5~2厘米內的樹枝,剪成1.2~1.5厘米長的小段,剪口要呈斜麵或製成三角形,曬幹保存備用。製種之前,先用1%的糖水浸泡18~24小時或煮沸1.5~2小時,撈出晾幹。按配方加入配料和水,拌勻裝瓶,在其表麵加蓋2厘米厚的木屑培養基。

3.原種、栽培種培養基的滅菌培養基配製好後,采用加熱滅菌的方法,殺死培養料內所有雜菌及其孢子。加熱滅菌常用高壓蒸汽滅菌和常壓蒸汽滅菌兩種方法。

(1)高壓蒸汽滅菌鍋內加水至規定水位,將待滅菌的菌種瓶或菌種袋放入鍋內,擺放時注意留些空隙,不能太擠。關嚴鍋蓋,防止漏氣,關上排氣閥,然後點燃熱源或通入蒸汽。當鍋內壓力上升至0.22~0.3千克/平方厘米時,緩慢打開放氣閥排出冷空氣,待壓力降至“0冶時,再關上排氣閥。此後,鍋內的溫度和壓力都會逐漸上升。原種或栽培種在1.5千克/平方厘米的壓力下持續1.5~2小時(聚乙烯袋在1千克/平方厘米的壓力下持續3~4小時),即可達到滅菌的目的。然後關閉熱源,讓壓力自然降到“0冶,再緩慢打開排氣閥,排出水蒸氣。利用餘熱烘烤棉塞0.5~1天後,開蓋取出菌種瓶或菌種袋。

糞草菌種滅菌,一般在壓力為2千克/平方厘米下,維持2~3小時。

(2)常壓蒸汽滅菌將菌種瓶或菌種袋疊放在常壓滅菌灶內,瓶與瓶或袋與袋之間要留有空隙,使其均勻受熱,這樣便於蒸透。

然後用旺火迅速升溫到100℃,連續蒸煮6~8小時。停火後再用灶內的餘火燜一夜,即可達到滅菌效果。

(三)液體培養基的配製

1.液體菌種培養基的配方

配方一:葡萄糖3%,豆餅粉2%,玉米粉1%,酵母粉0.5%,磷酸二氫鉀0.1%,碳酸鈣0.2%,硫酸鎂0.05%,pH值自然。適用於多種食用菌的液體培養。

配方二:玉米粉3%~6%,蔗糖1%,磷酸二氫鉀0.3%,硫酸鎂0.15%,維生素B1微量,pH值自然。適用於平菇的培養。玉米粉含量為3%~4%時,培養液黏度低,但發酵期短(一般為4~5天),菌絲團大,每毫升隻有8~10粒;玉米粉含量為5%~6%時,培養液黏度大,發酵周期一般為6~7天,但菌絲團小,每毫升有50粒左右,較適用於接種。

配方三:葡萄糖2.5%,酵母膏0.35%,玉米漿(含氮量7.1%)0.18%,磷酸二氫鉀0.1%,硫酸鎂0.05%,氯化鈣0.006%,每升培養液內添加硫酸鋅4毫克,硫酸錳5毫克,檸檬酸鐵5毫克,維生素B10.1毫克。適用於培養茯苓。

2.液體菌種培養基的滅菌液體培養基配置好後,分裝入500毫升的三角瓶內,每瓶裝入100毫升,再放入10~15粒小玻璃珠或直徑在0.8厘米以下的玻璃碎片,用棉塞和牛皮紙封口。在1.5千克/平方厘米的壓力下,持續30分鍾,即可達到滅菌效果。取出後,冷卻至30℃以下接種。

菌種的接種

(一)各種無菌接種法的操作規程

1.接種箱操作規程

一是將接種箱放置於幹燥清潔的房間中進行。操作時,要緊閉窗戶,使室內無對流空氣。

二是在使用前一天,先進行甲醛熏蒸,然後密閉保持12小時以上。然後在接種箱內放入與甲醛等量的氨水,可以減少甲醛對人體的刺激,一般用量為2~6毫升/立方米。甲醛揮發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熏蒸,或將甲醛一半用量的高錳酸鉀,加到甲醛中進行氧化而揮發。

甲醛也可用菇保一號代替。菇保一號是一種煙霧劑,無刺激性氣味。用時將塑料袋撕開,倒在紙上,用火點燃即可。

三是將接種瓶或接種袋和接種用具放入已滅菌的接種箱內,打開紫外線燈或臭氧燈20~30分鍾進行殺菌。沒有紫外線燈或臭氧燈,也可用5%石炭酸溶液或新潔爾滅溶液噴霧。

四是接種人員的雙手和菌種管、瓶、袋的外壁均要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滅菌。

五是接種時,如果有掉落的菌塊或是打碎了有菌容器,要先用酒精棉球收拾幹淨,再繼續工作。接種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棉塞一旦著火,立即用手緊捏即可熄滅。

六是接種完畢後,將接種物與用具全部搬出接種箱,再用75%的酒精擦拭箱內的各個部位以及接種用具,使其保持清潔幹燥。補加燈用酒精,為下次接種做好準備。並開紫外線燈20分鍾進行殺菌。

2.接種室操作規程

一是使用前一天,先在緩衝間和培養室噴少量的5%石炭酸,將已滅菌的培養基、所需器材、用具及工作衣帽等放入緩衝室中,再關閉門窗進行甲醛(或菇保一號)熏蒸滅菌。

二是先穿好無菌工作服和鞋,戴好口罩、帽子,然後將所需的物品搬入接種室內。檢查各種用具是否齊備。然後在工作台上方及室內各處噴菇保一號,並開紫外線燈10~16分鍾再次殺菌。

三是接種時,要求動作迅速、輕巧,盡量減少汙染的機會。用過的火柴杆、棉球以及一些廢物要放入容器內,不可丟在地上。其他方麵與接種箱的操作要求相同。

四是接種完畢,將東西搬出,將桌麵收拾幹淨,用殺菌藥液擦淨台麵和地麵。

3.超淨工作台操作規程

一是將接種瓶或接種袋和接種用具放入已滅菌的接種室內,打開紫外線燈或臭氧燈20~30分鍾殺菌。如果沒有紫外線燈或臭氧燈,也可用5%石炭酸溶液或新潔爾滅溶液噴霧。

二是開動機器,等機器正常運轉20分鍾後,操作區的空氣淨化完成,再進行接種。

三是工作人員必須穿無菌工作服和鞋,戴口罩和帽子。

四是將接種用具放在台麵兩側或下風側,操作人員的手置於接種材料的下風側。

五是工作時,嚴禁搔頭、快步走動和推拉門等一些發塵量大的動作。

六是接種操作時,動作力求迅速、輕巧,盡量減少汙染的機會。

用過的火柴杆、棉球以及一些廢物要放入容器內,不得丟在地上。

七是接種完畢,把東西搬出,將桌麵收拾幹淨,用殺菌藥液擦淨台麵及地麵。

(二)接種

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在接種箱、接種室內或超淨工作台上接種。

1.母種接種

(1)母種接種方法要選用那種菌絲長滿管的母種,這種母種在轉接後,不易造成汙染。接種前,要對菌種的質量進行嚴格檢查,染有雜菌的菌種不能使用。另外,還要檢查棉塞是否染有雜菌。

先拔掉棉塞,然後將試管口置於酒精燈火焰處封燒。拔下的棉塞不可隨意擺放在未經消毒滅菌的物品上,應該夾在右手的指縫間。

左手執菌種管和空白培養基管,右手執接種工具。先將接種刀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滅菌,待刀麵稍涼後在斜麵的中央割一刀,把斜麵菌種分為兩部分。用滅菌接種鉤作垂直的切割,將斜麵菌種切分成20~40塊。再用平頭接種鏟,帶瓊脂鏟薄薄的1塊,接種在斜麵培1.用試管支架固定母種2.手持母種養基的中央。需要注意的是,瓊脂塊菌絲麵要朝上,以使氣生菌絲和基質菌絲能同時得到發育。接種時,管口不得離開酒精燈火焰形成的無菌區,接菌用具每次都必須在酒精燈上過火滅菌消毒。接種完畢後,將管口放於在酒精燈火焰上進行灼燒,然後塞上棉塞。最好在無菌室內多準備一些滅過菌的備用棉塞,以便在接種時隨時替換受潮的棉塞。

一支母種可擴大20~30支,這種母種的擴大培養,叫做轉管。

一般轉管不能超過5次,否則容易造成菌種衰退變異。接種後應置於黑暗中恒溫培養。

(2)酵母型母種接種方法適用於培養銀耳芽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