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千古皇陵之迷(8)(3 / 3)

然而,無論墓主人如何費盡心思地布置防盜設施,盜墓者都能找到破解的方法,正是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古今墓葬中,能逃脫被盜厄運的真是少之又少。

近代以來,文物走私暴利頗豐,盜墓行為也隨之猖獗,雖然國家法律嚴令禁止,可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還是不斷有人鋌而走險。這些人的不法行為造成許多文物流失民間和海外,對中國的民族財富造成極大傷害,也給考古工作者帶來很多麻煩,如著名的陝西秦公一號大墓,考古工作者曆經10年,發掘到最後竟一座空墓,其上的盜洞多達200餘個。

玉衣難圓不朽夢

漢代文獻中有一條神秘的記載,皇帝與諸候王死後,屍體都會穿著精美的“玉衣”下葬。世間真有玉做的衣服麼?這個謎團千年以來引起世人無數的瑕想。而1968年,隨著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婦的兩座王陵的開啟,傳說中的玉衣第一次重現人間。中山靖王陵寢

滿城漢墓位於河北省滿城縣南約15千米的陵山上,陵山是一座低矮的石灰岩質小山,矗立丁群山環繞中的一片廣闊平原上。1968年,當一支部隊在陵山卜開山采石時,意外地炸開了一個山洞,洞內擺滿精美的隨葬品,這就是滿城一號墓,沉睡了千年的中山靖王被喚醒了。

滿城一號墓坐西向東,全長517米,從前至後由墓道、甬道、南北兩座耳室、中室、後室以及一個環形的回廊依次構成,左右對稱。墓內的隨葬品上並沒有對墓主人姓名的直接記載,但眾多包含“中山”字樣的封泥和銘文說明這是一座中山國國王的墓葬。滿城縣所在地在漢代時為北平縣地,屬中山國。中山國是西漢景帝時分封的同姓諸侯王國,從中山靖王劉勝開始,列上莽時期被貶除上位的劉成都,共有10位國王,曆經160餘載。那麼滿城漢墓是哪一位中山王的陵寢呢?考古工作者發現一號墓中的部分器物上刻有“卅二年”、“卅九年”等紀年,回顧文獻可知中山國10位國王中隻有靖王劉性住位時間超過了30年,所以這隻能是他的陵墓。也許你對他並不熟悉,但是他的一位後代可是鼎鼎大名,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記得,劉備常常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正是這位劉勝的血脈。滿城漢墓的發現使我們有幸走近這位諸候王的奢華生活。

滿城一號漢墓追求效仿地上的宮殿建築,甬道南側的耳室是車馬庫,北側的耳室作為庫房,在前後兩墓室中更是建造了木構架覆蓋瓦片的房屋與用石板建起的石屋。爆破炸開的洞口就位於馬庫的一長信宮燈端,在這裏發現了4輛馬車以及拉車馬匹的遺骸,它們都是真車真馬,無疑比使用模型車馬顯得更加尊貴氣派。馬車都已經腐朽,但仍留下漆皮的痕跡以及滿地的各種精美的銅零件。這還不是靖王車隊的全部,車馬庫雖然長達16米,卻盛不下所有的車馬,還有2架類似的馬車停放在了甬道之中。

北耳室的庫房與車馬庫對稱且結構相同,裏麵堆滿了為靖王準備的豐盛的飲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庫房的中部沿著東西兩壁擺放著16座方形的陶質大酒缸,上麵有朱書文字,記載其中盛裝著各種美酒,數量可能多達數千斤。可惜千年的歲月裏,美酒都已蒸發殆盡,隻在缸壁上留有酒幹以後餘下的痕跡。司馬迂曾在《史記》中為劉勝作傳,稱“勝為人樂酒好肉”,也就是說他極愛飲酒並沉迷於妻妾美色之中。而滿城一號墓中出土的巨大儲酒缸無疑就是為了讓嗜酒如命的靖王劉勝在陰間仍舊可以開懷暢飲。

一號墓的中室是靖王宴會賓朋、觀賞演出的前廳。前廳長近15米,寬約126米,最高處可達7米,在這開闊的前廳中層擺放著3頂精美的帷帳。帷帳類似於今天的帳篷,由布帛覆蓋在房屋形狀的構架上而成。帷帳起源於東周,到了秦漢時期,它的使用越來越廣,不但在郊遊、行軍時經常用到,而且皇室貴族與豪強大戶還將裝飾得非常華麗的帷帳放置在廳堂中,成為顯示身份、地位、財富的一種重要陳設。滿城一號墓中的3頂帷帳,構架是由轉角處的青銅構件連接木杆而成的,木杆已經腐朽,但青銅構件保存完好,使得帷帳最終得以準確地複原。每頂帷帳之前都擺放著一張描金彩繪的漆案,上麵擺放著鑲金邊的漆耳杯。仿佛就在這座大廳之內,剛剛還在舉行著一場觥籌交錯、賓朋皆歡的宴會。

在中室還有驚人的發現,通過對地麵上瘀土的篩選,發現了一些亮閃閃的細小金銀針,它們是做什麼用的?原來這些金銀針正是2000多年前針灸所使用的工具。傳說針灸這門古老的中醫學技術起源於上古時期,通過用針刺激人體內經絡來治療疾病,看來酒色過度的劉勝也曾經接受過針灸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