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黃雀行①
遊莫逐炎洲翠,棲莫近吳宮燕。吳宮火起焚爾窠,
炎洲逐翠遭網羅。蕭條兩翅蓬蒿下,縱有鷹鸇奈若何②。
①相和歌辭。○郭集:《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有《野田黃雀行》,今不歌。《樂府解題》曰:晉樂奏東阿王“置酒高殿上”。始言豐膳樂飲,盛賓主之獻酬;中言歡極而悲,嗟盛時不再;終言歸於知命,而無憂也。《箜篌引》亦用此曲。按,漢鼓吹鐃歌亦有《黃雀行》,不知與此同否。②若:一作爾。
箜篌謠①
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貴賤結交心不移,唯有嚴陵及光武。周公稱大聖,管蔡寧相容。漢謠一鬥粟,不與淮南春。兄弟尚路人②,吾心安所從。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輕言托朋友,對麵九疑峰。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鬆。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①《續古詞》亦曰引。國藩按:此六字必非太白所注,失之遠矣。郭雲:《箜篌謠》不詳所起,大略言結交當有終始,與《公無渡河》之稱《箜篌引》者迥異。②路人:一作行路。
雉朝飛①
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朝飛挾兩雌。錦衣綺翼何離褷,
犢牧采薪感之悲。春天和,白日暖。啄食飲泉勇氣滿,
爭雄鬥死繡頸斷。雉子班奏急管弦,心傾美酒盡玉碗。
枯楊枯楊爾生荑,我獨七十而孤棲。彈弦寫恨意不盡,
暝目歸黃泥。
①琴曲歌辭。○郭集錄者七家。國藩按:《雉朝飛》,齊宣王時,處士泯宣年五十無妻,出見雉雌雄相隨而作。
上雲樂①
金天之西,白日所沒。康老胡雛,生彼月窟。巉岩容儀,戌削風骨。碧玉皎皎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華蓋垂下睫,嵩嶽臨上唇。不睹譎詭貌,豈知造化神。大道是文康之嚴父,元氣乃文康之老親。撫頂弄盤古,推車轉天輪。雲見日月初生時,鑄冶火精與水銀。陽烏未出穀,顧兔半藏身。女媧戲黃土,團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間,濛濛若沙塵。生死了不盡,誰明此胡是仙真。西海栽若木,東溟植扶桑。別來幾多時,枝葉萬裏長。中國有七聖,半路頹鴻荒。陛下應運起,龍飛入鹹陽。赤眉立盆子,白水興漢光。叱吒四海動,洪濤為簸揚。舉足蹋紫微,天關自開張。老胡感至德,東來進仙倡。五色師子,九苞鳳凰,是老胡雞犬,鳴舞飛帝鄉。淋漓颯遝,進退成行。能胡歌,獻漢酒。跪雙膝,並兩肘。散花指天舉素手。拜龍顏,獻聖壽。北鬥戾,南山摧。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長傾萬歲杯②。
①老胡文康詞。或雲範雲及周舍所作,今擬之。○清商曲辭。郭集錄者四家。②歲:一作年。
夷則格上白鳩拂舞辭①
鏗鳴鍾,考朗鼓。歌白鳩,引拂舞。白鳩之白誰與鄰,霜衣雪襟誠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咽,性安馴②。首農政,鳴陽春。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白鷺亦白非純真③,外潔其色心匪仁。闕五德,無司晨,胡為啄我葭下之紫鱗。鷹鸇雕鶚,貪而好殺。鳳凰雖大聖,不願以為臣。
①舞曲歌辭。○《古今樂錄》曰:鞞、鐸、巾、拂四舞,梁並夷則格鍾磬鳩拂和。故白擬之為《夷則格上白鳩拂舞辭》雲。②安:一作可。③鷺:一作鷹。
日出入行①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曆天又複入西海,六龍所舍安在哉。其始與終古不息②,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沒於荒淫之波。魯陽何德,駐景揮戈。逆道違天,矯誣實多。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①相和歌辭。○郭集作《日出東南隅行》,錄者十三家。②一作其行終古不休息。
胡無人①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
將軍兼領霍嫖姚②。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③,
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用猛士兮守四方。
①相和歌辭。○郭集錄者五家,大約皆努力破胡之意。②兼領:一作誰家。③盡:一作晝。
北風行①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②,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死不複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③。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④。
①雜曲歌辭。○鮑照及太白皆言北風雨雪而行人不歸。②一作日月之陽不及此。③已成:一作以為。④裁:一作哉。
獨漉篇①
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
越鳥從南來。胡雁亦北度。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
失歸路。落葉別樹,飄零隨風。客無所托,悲與此同。
羅帷舒卷,似有人開。明月直入,無心可猜。雄劍掛壁,
時時龍鳴。不斷犀象,羞澀苔生。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神鷹夢澤,不顧鴟鳶。為君一擊,搏鵬九天。
①舞曲歌辭。
登高丘而望遠海①
登高丘,望遠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銀台金闕如夢中。秦皇漢武空相待。精衛費木石,黿鼉無所憑。君不見,驪山茂陵盡灰滅,
牧羊之子來攀登。盜賊劫寶玉,精靈竟何能,窮兵黷武今如此,鼎湖飛龍安可乘。
①相和歌辭。
陽春歌①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桑嫋風②。披香殿前花始紅,
流芳發色繡戶中。繡戶中,相經過。飛燕皇後輕身舞,
紫宮夫人絕世歌。聖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①清商曲辭。○郭集錄者六家。②桑:一作垂。
楊叛兒①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淩紫霞。
①清商曲辭。○郭集錄者四家。郭集:《唐書·樂誌》曰:《楊伴兒》本童謠歌也,齊隆昌時女巫之子曰楊旻,少時隨母入內,及長為何後寵。童謠雲:楊婆兒,共戲來所歡。語訛遂成楊伴兒。《古今樂錄》曰:楊叛兒,送聲雲,叛兒教儂,不複相思。
雙燕離①
雙燕複雙燕,雙飛令人羨。玉樓珠閣不獨棲,金窗繡戶常相見。柏梁失火去,因入吳王宮。吳宮又焚蕩,雛盡巢一空。憔悴一身在,孀雌憶故雄。雙飛難再得,傷我寸心中。
①琴曲歌辭。○郭集錄者三家。
山人勸酒①
蒼蒼雲鬆,落落綺皓。春風爾來為阿誰,胡蝶忽然滿芳草。秀眉霜雪桃花貌,青髓綠發長美好。稱是秦時避世人,勸酒相歡不知老。各守兔鹿誌②,恥隨龍虎爭。欻起佐太子③,漢皇乃複驚。顧謂戚夫人,彼翁羽翼成。歸來商山下,泛若雲無情。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④。浩歌望嵩嶽,意氣還相傾⑤。
①琴曲歌辭。②兔:一作麋。③佐:一作安。④獨:一作太。⑤還:一作遙。
於闐采花①
於闐采花人,自言花相似。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丹青能令醜者妍,無鹽翻在深宮裏。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
①雜曲歌辭。○郭集錄者二家。
鞠歌行①
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卞和恥。楚國青蠅何太多,
連城白璧遭讒毀。荊山長號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
聽曲知寧戚,夷吾因小妻。秦穆五羊皮,買死百裏奚。
洗拂青雲上,當時賤如泥。朝歌鼓刀叟,虎變蟠溪中。
一舉釣六合,遂荒營丘東。平生渭水曲,誰識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
①相和歌辭。○郭集錄者四家。按:《鞠歌行》言知己難逢之意。郭集:《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平調又有《鞠歌行》,今無歌者。陸機序曰:按漢宮閣有含章鞠室、靈芝鞠室。後漢馬防第宅卜臨道,連閣通池,鞠城彌於街路。鞠歌將謂此也。又東阿王詩:連騎擊壤,或謂蹙鞠乎!三言七言,雖奇寶名器,不遇知己,終不見重,願逢知己,以托意焉。
幽澗泉①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張清心。寂曆似千古,鬆颼飀兮萬尋。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客有哀時失誌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憤於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澗泉,鳴深林。
①琴曲歌辭。
王昭君二首①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②。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③,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
娥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塚使人嗟。
①一作昭君怨。○相和歌辭。郭集錄者二十一家。②照:一作送。③海:一作方。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中山孺子妾歌①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見珍。雖不如延年妹,亦是當時絕世人。桃李出深井,花豔驚上春。一貴複一賤,關天豈由身。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塵。戚姬髡剪入舂市,萬古共悲辛。
①雜歌謠辭。○郭集:《漢書》曰:詔賜中山靖王子噲及孺子妾冰、未央才人歌詩四篇。如淳曰:孺子,幼少稱。孺子妾,宮人也。顏師古曰:孺子,王妾之有品號者。妾,王之眾妾也。冰,其名。才人,天子內官。按,此謂以歌詩賜中山王及孺子妾、未央才人等爾。累言之,故雲及也。而陸厥作歌,乃謂之中山孺子妾,失之遠矣。《藝文誌》又曰:《臨江王》及《愁思節士》歌詩四篇,《李夫人》及《幸貴人》歌詩三篇,亦皆累辭也。國藩按:如郭之說,則靖王子噲也,孺子妾冰也,未央才人也,三者平列。陸厥及太白詞皆失之,然則古詞之郢書燕說者亦多矣。
荊州樂①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荊州麥熟繭成蛾,
繰絲憶君頭緒多。撥穀飛鳴奈妾何。
①雜曲歌辭。○郭雲:《荊州樂》蓋出於清商曲之《江陵樂》。荊州即江陵也。又有《紀南歌》,亦出於此。
設辟邪仗鼓吹雉子班曲辭①
辟邪仗作鼓吹驚,雉子班之奏曲成。喔咿振迅欲飛鳴。扇錦翼,雄風生。雙雌同飲啄,悍誰能爭。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天地至廣大,何惜遂物情②。善卷讓天子,務光亦逃名。所貴曠士懷,朗然合太清。
①鼓吹曲辭。○郭集錄者四家。②鼓吹曲皆軍中之樂。“耿介死”四句,亦烈士報國之誌也。
古有所思①
我思仙人②,乃在碧海之東隅。海寒多天風,白波連山倒蓬壺③。長鯨噴湧不可涉,撫心茫茫淚如珠。西來青鳥東飛去,願寄一書謝麻姑。
①鼓吹曲辭。○郭集錄者二十四家,大抵皆思婦之詞。②仙:一作佳。③山:一作天。
久別離①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②。至此腸斷彼心絕,雲鬟綠鬢罷攬結。愁如回飆亂白雪。去年寄書報陽台,今年寄書重相催。胡為東風為我吹行雲使西來。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①雜曲歌辭。○郭集與《遠別離》《長別離》為類。②使:一作令。
采蓮曲①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
風飄香袖空中舉。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①清商曲辭。○郭集錄者二十二家。
白頭吟①
錦水東流碧,波蕩雙鴛鴦。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相如去蜀謁武帝,赤車駟馬生輝光。一朝再覽大人作,萬乘忽欲淩雲翔。聞道阿嬌失恩寵,千金買賦要君王。相如不憶貧賤日,官高金多聘私室。茂陵姝子皆見求,文君歡愛從此畢。淚如雙泉水,行墮紫羅襟。五起雞三唱,清晨白頭吟。長籲不整綠雲鬢,仰訴青天哀怨深。城崩杞梁妻,誰道土無心。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枝羞故林。頭上玉燕釵,是妾嫁時物。贈君表相思,羅袖幸時拂。莫卷龍須席,從他生網絲,且留琥珀枕,還有夢來時。鷫鸘裘在錦屏上,自君一掛無由披②。妾有秦樓鏡,照心勝照井。願持照新人,雙對可憐影。覆水卻收不滿杯,相如還謝文君回。古來得意不相負,隻今唯有青陵台。
①相和歌辭。○郭集錄者六家。郭集:《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曰:《白頭吟》,行歌,古“皚如山上雪”篇。《西京雜記》曰: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樂府解題》曰:古辭雲:“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又雲:“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始言良人有兩意,故來與之相決絕。次言別於溝水之上,敘其本情。終言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若宋鮑照“直如朱絲繩”,陳張正見“平生懷直道”,唐虞世南“氣如幽徑蘭”,皆自傷清直芬馥,而遭鑠金玷玉之謗,君恩以薄,與古文近焉。一說雲:《白頭吟》疾人相知以新間舊,不能至於白首,故以為名。唐元稹又有《決絕詞》,亦出於此。②由:一作人。
臨江王節士歌①
洞庭白波木葉稀,燕雁始入吳雲飛。吳雲寒,燕雁苦,
風號沙宿瀟湘浦。節士感秋淚如雨。白日當天心,
照之可以事明主。壯士憤②,雄風生③。安得倚天劍,
跨海斬長鯨。
①《漢書·藝文誌》雲:《臨江王》及《愁思節士》歌詩四篇。是《臨江王》也,《愁思節士》也,二者平列,陸厥及太白之詞皆失之。庾信賦雲:臨江王有愁思之歌。亦失之矣。②士:一作氣。③雄:一作寒。
司馬將軍歌①
狂風吹古月,竊弄章華台。北落明星動光彩,
南征猛將如雲雷②。手中電曳倚天劍③,直斬長鯨海水開。
我見樓船壯心目,頗似龍驤下三蜀。揚兵習戰張虎旗,
江中白浪如銀屋。身居玉帳臨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