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落枕(1 / 1)

方法一 局部的鬆筋

肩背部肌肉鬆筋

用鬆筋棒的鈍角,從後枕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止點處向下直至第五胸椎棘突旁(即斜方肌在脊柱上的止點處),然後在大椎穴經曲桓穴至秉風穴的連線上,以及肩胛骨的岡上窩的部位,采用“Z”字形劃撥的手法,自輕至重進行劃撥。每個部位均反複操作5~7次,以局部產生微熱感並有酸脹感為度。(圖1、2)1

風池風池第五胸椎棘突旁 2岡上窩大椎曲桓承風操作原理

落枕多發生在斜方肌、肩胛提肌及胸鎖乳突肌的部位,所以本病的鬆筋治療以局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的鬆筋為主,緩解局部的肌肉緊張,以相應的配穴鬆筋為輔。

方法二 相關穴位鬆筋

相關穴位鬆筋

風池穴、肩井穴、後溪穴,做重點的開穴操作,在風池穴重點開穴時,有時會有酸脹感沿穴位向腦的內部滲透,效果則更好。如遇懷孕婦女,請不要進行肩井穴的操作,以免引起流產。(圖3、4)操作原理

風池

風池

風池穴與肩井穴是治療肩背

肌肉痙攣及筋膜粘連的要穴,鬆

解其局部筋結,可疏通肩背的經

氣,緩解肌肉痙攣及酸痛。

肩井

後溪

43操作原理

後溪穴是八脈交會之一,通督脈,鬆解後溪穴也可調理頸椎及胸椎部位的疼痛,是治療落枕的要穴。

方法三 反射區鬆筋

1. 耳部反射區鬆筋

選取耳穴中的神門、肩。如平素經常伏案工作,頸椎僵硬不適者,配合頸椎、胸椎,以調理脊柱,疏通經絡。(圖5)2. 足底反射區鬆筋

選取足底反射區中的肩、肩

胛骨、頸項、斜方肌。如平素經常

伏案工作,頸椎僵硬不適者,配合

頸椎、胸椎,以調理脊柱,疏通經

5

神門肩胸椎頸椎 絡。(圖6~8) 6肩胛骨肩7斜方肌頸項8頸椎胸椎乳

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其症狀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為特征。起初為脹痛、觸痛,以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為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行經後疼痛減退或消失。嚴重者經前經後均呈持續性疼痛,有時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處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