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論人生(20)(3 / 3)

軍事方麵的變更有很多,但是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戰爭的地點或場所有所變化;兵器發生變化;指揮策略有變。古時的戰爭,似乎大多由東至西,因為波斯人、亞述人、阿拉伯人、韃靼人(這些都是侵略者)都是東方人,高盧人是西方人。這是真的,但是我們所讀到的他們的侵略隻有兩次:一次是到蓋萊西亞,一次是到羅馬。但是東方和西方並不是固定的,而戰爭的方向,我們也不能確定為自東至西或是自西至東。但是南與北是固定的。並且遠在南方的人來侵略北方,這種事如果不是從來未有的,也是很少見的。事實是與此相反。由此可見世界的北部是天然戰爭之所,不論那是由於北半球的星宿,或者由於北半球的大陸一南部就現在所知差不多全是海洋一或者(這是最顯而易見的)由於北方氣候的寒冷,在這種氣候之下,一個人就是不鍛煉,身體也會很強健,當然驍勇善戰。

一個偉大的帝國將要分崩離析或是徹底顛覆的時候,往往就是即將戰火紛飛的時刻。因為龐大的帝國在鼎盛的時候,每每將他們所征服的人民壓榨得一幹二淨,以此來充實自己的力量。到了他們快要衰亡的時候,一切就都顛覆了,而他們也就成為他人刀俎上的魚肉。羅馬帝國的情形就是如此;日耳曼帝國在查理大帝駕崩之後也是如此,這時每一隻鳥都要從它的身上搶回自己的羽毛。有朝一日,西班牙也會重蹈它們的覆轍。與此類似,每逢新王登基或是諸國聯合之時,也會兵戎相見。因為,一個國家如果興旺發達到一定程度,就像洪水一樣,一定要泛濫的。如羅馬、土耳其、西班牙,皆是如此,都是前車之鑒。縱覽世界各國的曆史,當野蠻民族最少,而且它們沒有合適的條件可以大量繁育的時候(就像今日,差不多世界各地的情形大抵如此,除了韃靼國),就沒有人滿為患泛濫成災的危險。但是,如果一個民族繁衍不息而又不堪重負時候,一定會將本族的人口遷移到別的國家去。在古代北方,這種事情常常是由抽簽決定的。他們抽簽來決定哪些應當留住本土,哪些人應當到外地去另謀生路。當一個本來好戰的國家變得衰弱委靡的時候,一定會有人向它宣戰。因為這樣的國家一旦到了這種衰頹的地步,多半是很富裕的。如此,仿佛這個國家的財富在引誘別國同它作戰,而另一方麵,這個國家的武力衰微也在鼓勵別國與之開戰。

至於武器,其發展情況幾乎沒有什麼固定的規律可循。不過,我們可以看到武器是隨著時代的更迭而演化的。準確的說,在印度的奧克西掇克斯城早就有了大炮,這種大炮就是馬其頓人稱之為雷電與魔法的。眾所周知,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巳經會使用大炮了。關於武器的性能與改進,我認為:第一,射程要遠。這樣就可以減少危險。這點在大炮和毛瑟槍方麵最明顯。第二,攻擊力要強。在這方麵,槍炮又比一切的攻城武器和古代的發明厲害。第三,使用方便。例如,要在任何天氣情況下都可以使用,搬運輕便,易於操作等等。

至於作戰方案也是有變化的,起初人們是過於倚仗兵馬的數量,一心想要以多勝少;另外,主要是靠著武力與勇猛的。具體的做法是:他們預先約定好日期地點,然後安營紮寨,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決出勝負。他們不懂得如何排兵布陣。後來,他們就學會倚仗精兵,而不指望能夠以多取勝曰他們漸漸地懂得如何借助地形誘敵深人,以及此類的謀略,並且在分配兵力方麵也更在行了。

在一個國家的早年,往往是武器裝備最強的時候;在它的壯年,是學術振興的時期,繼而是武力和學術交相輝映;到了衰頹的萬年,工藝與商業是最發達的。學術也有兒童時代,那時它剛剛萌芽,而且一般是很幼稚的;然後是它的少年時代,那時它蓬勃發展,很有少年的朝氣;然後是它的壯年時代,那時它堅實有力曰最後是老年時代,它就變得幹枯衰竭了。但是對於這些時世變遷如果看的太多太久,就會讓人頭暈眼花。實際上,關於這些事情的記載,不過是一套往複循環的故事而巳,實在是不勝枚舉。

論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