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果隻是思考自然和物體單純的形式,就會導致理解力零碎而散亂;反之,如果我們隻是思考自然和物體的結構和組成,則就會導致理解力迷離而無所據。我們可以從留基波和德謨克裏特學派跟其他哲學學派的對比中很清楚的看出這兩者之間的區別。留基波和德謨克裏特學派岌岌於研究物質的分子,而很少注意物質的結構;其他哲學學派則迷失於物質的結構而不能洞見自然的單純形式。因此,這兩者思維方式應該交替為用,這樣才能使理解力即深人而又博大,上述不利之處以及由此而生的假象也就可以避免。
五十八
綜上所述,大多數洞穴假象的產生或由於個人喜好學科的優勢心理,或由於過度進行比較區分的趨勢,或由於對某個特定時代有所偏愛,或由於思考的對象偏大或偏小。要擯棄和剔除洞穴假象,對這些方麵我們要在思想上有所準備並加以警戒。概而言之,每一個自然研究者都應有這樣一個信條,即善從不疑處見疑,而且在處理這類問題時,還要特別注意以使理解力保持平衡和清醒。
五十九
市場假象是一切假象中最麻煩的一種假象,它們通過語詞和指稱的聯合而進人人類理解力。人們相信理性能支配語詞,但實際上語詞也同樣反作用於理性。正因如此,哲學和科學流於詭辯,虛弱而無力。既然語詞的形成和應用是以普通人的能力為依據,那麼語詞意義的劃分當然也就遵循普通人最淺顯的理解力而當一種更敏銳、更善於觀察的理解力要改變這種意義劃分以合於真正的語詞意義區別時,語詞就會從中作梗,抗拒這種改變。因此,我們常常看到學者們高深而正式的討論往往隻是以一場語詞和指稱的爭辯而告終。按照數學家的理解和慣例,謹慎的做法應該是將語詞和指稱作為討論的起點,並以定義給它們確立意義的邊界。但是在處理自然萬物和物質實體時,即便使用定義也毫無裨益;因為定義本身也由語詞構成,而這些語詞又產生別的語詞。因此,我們必須依據個別的事例,必須依據成係列又秩序的事例。我在討論形成概念和原理的方法時會談及這一點。
六十
文字所加於理解力的假象可以分為兩類。他們有些是實際並不存在的事物名稱(由於缺乏觀察,某些事物並沒有被人們命名。而在另一方麵,荒誕的假想也能產生出與事實並不相應的名稱)曰有些雖然是事實存在的事物名稱,但它們也含義混亂,定義不當,而且名稱的取得草率而不規範。屬於前一種情形的有“幸運”、“宇宙原力”、“行星軌道”、“火元”以及其他一些源於虛妄理論的類似的虛構。這一類假象容易驅除,因為要排斥它們,隻需把這些虛妄的理論和學說一一加以駁斥,並堅定地加以拒絕就可以了。
至於後一種假象,即因錯誤拙劣的抽象而生的假象,則是錯綜複雜,牢不可拔。我們以“潮濕”一詞為例來看它所表示的事物之間有多少一致之處。我們會發現,“潮濕”這個詞語隻是一個符號,人們鬆散混亂的應用它來表示許多沒有恒常意義的活動。因為它可以指稱一種容易散布於其他物體周圍的東西;也可以指稱本身不固定且不能凝結的東西;也可以指稱一種易向各方流動的東西;也可以指稱一種易於分散的東西;也可以指稱一種易於集合的東西;也可以指稱一種易於流動易於動作的東西;還可以指稱一種易於粘附他物浸濕他物的東西;也還可以指稱一種易於成為液體或本為固體而易於熔化的東西。當你在使用“潮濕”這個詞的時候,如果你使用這一個意義,那麼火焰可以說是潮濕的;但如果你在另一個意義上使用它,那麼空氣則可以說是潮濕的;如果再換一種意義,則微塵可以說是潮濕的曰如果再另換一個意義,則玻璃也可以說是潮濕的。由上,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潮濕”這個概念隻是由水和普通液體抽象而得,而並沒有經過適當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