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古人的智慧(2)(3 / 3)

潘手上所持的笛子和牧羊杖分別象征著和諧與權力。七根蘆葦組成的笛子顯然代表自然的和諧韻律與七大行星運轉而帶來的下界萬物的不和諧之音。另一隻手上拿的帶鉤牧羊杖象征著自然界的秩序與是非曲直。彎曲部分處在權杖的頂端部分,而上帝都是通過間接迂回的方式來安排萬事萬物的。他隻是在作出安排,而靠另外的事物去實施,正如上帝派約瑟夫(egypt)去埃及。另外,在所有開明的政府中,統治者想要造福於民,如果通過間接方法的引導啟發民眾,要比直接的方式效果好得多。所以,每根帝國的權杖頂端都是彎的。

潘的披風為滿身斑點的豹子皮,這種設計也非常巧妙,因為天上點綴著璀燦繁星,海中散布著礁石島嶼,大地上盛開著朵朵鮮花,每種特殊的物種都有色彩斑斕的表麵,正如一件鬥篷披風一樣裝飾著個體本身。

潘被當作獵人之神是再恰當不過的安排。因為自然界的一舉一動歸根到底都是一場狩獵。藝術與科學都要產生傑作,人類也不斷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就如追逐獵物一樣。自然界的物種都要憑嫻熟的技巧和敏銳的洞察力來尋覓食物和快樂!

“饑餓獅子追著狼,豺狼尾隨小山羊,山羊嗅著三《草,一口一口吞下肚·。”

潘同時也被認為是鄉村居民的神,相對比住在城市的人們和宮廷的國王們來說,住在鄉村的人們生活得更舒適愜意。在城市和宮廷中,自然的本性巳經被過多的文化破壞了,正如詩人在談到自己的情人時說道:

“她用太多的裝飾來欺騙自己,自己也難認出自己了。”

另外,潘是山之神,因為在高山之巔,大自然風景一覽無遺,人們往往陷人無限沉思。

同時,潘被認為是繼墨丘利之後神們的信使。這明顯是關於神的寓言,由於神言的存在,世界顯露出神的力量與智慧,神聖的詩人唱道院野諸神宣揚著神的榮耀,上蒼展示他的傑作。”

除此之外,山林仙女即萬物之靈魂也喜歡與潘舞蹈嬉戲。這些萬物之靈魂是世界的歡樂或自然的寵兒。稱潘為這些山林仙女的首領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這些萬物精靈根據她們的不同性情,緊跟潘的腳步,在他周圍跳出變幻莫測永不停息的舞蹈。潘的追隨者們還包括塞特爾和西勒諾斯,這兩位智者分別象征著青年和老年,因為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有活潑歡快的時候,可以任意舞蹈的年紀,同樣也有兩眼昏花走路都踉踉蹌蹌的年紀。這兩個年紀呈現出的不同精神狀態,塞特爾的青春張揚與西勒諾斯的老態龍鍾,在德謨克利特(demoeritus)看來似乎是荒謬而怪誕的。

寓言中,潘可以產生的恐懼與恐慌,這也可以得出一個很好的結論:自然界孕育出的萬物都天生具有恐懼感,用以抵禦外物,保護自身生命,避免受到傷害。但自然不知道如何分辨,總是將無端的恐慌和謹慎有益的恐慌混合在一起。如果我們能看到事物的內部,就會發現其中充滿了潘製造的恐懼恐慌。而對於人來說,特別是在遇到種種困難、焦慮及恐懼時,總是受到莫名其妙的迷信的幹擾,這就是所謂的無端的恐慌。

潘大膽的向愛神丘比特挑戰摔跤,寓意著物質存在這樣一種欲望和傾向,即消解世界回歸世界初始混沌狀態,愛神丘比特代表萬物的統一與和諧,在鬥爭中處於優勢,控製住物質的這種欲望產生惡意威脅,讓世界恢複秩序。所以,對於人類和萬物來說,潘在挑戰中的失敗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潘網住巨人提豐也是同樣的道理,無論是海洋還是天空或大地上,自然界偶爾會存在一些力量雜的網和堅固無比的鎖鏈,將這些傲慢的怪物捆綁起來,讓其不能作惡多端。

潘在打獵的途中很幸運地發現了穀物女神刻瑞斯(ceres),而其他神費盡心思專心專意的尋找卻徒勞無獲,我們從這兒可以得出一條忠告:如果我們期望找到生活的方式與哲理時,我們不能像那些偉大的神一樣為了特定目的刻意從抽象的哲學中尋找,而應該學習潘,在平凡的生活經曆中學會仔細觀察,從自然的普遍知識中尋找。這種發現是靈光乍現的,正如潘在打獵途中偶然發現穀物女神。

潘與阿波羅關於音樂的爭辯也蘊含著不無禪益的道理,適用於抑製人的理性與判斷力導致的自負狂妄與對天賦的炫耀。在音樂中存在雙重的和諧:神性和人類的理性。對凡人來說,他們耳朵聽到聲音,然後作出判斷,而這個世界及所有生物都是由上帝統治,由上帝秘密作出安排的,其聲音非常嘈雜。當然這樣認為就顯得無知了,就如長了對驢耳朵一樣,驢耳朵被隱藏起來,不露在外麵,因為常人察覺不到事物畸形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