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猴狸合戰(3 / 3)

直次隻能收起了刀,搖了搖頭說道:“那你就拿去吧。”

接著,他繼續穿梭在亂軍之中和對手進行著廝殺。當直次爬上一段山坡,來到了一棵鬆樹旁時,看到了一幅奇特的情景:在一片較為平坦的空地上,有一個約五十歲的老頭,武將打扮,穿戴整齊,獨自坐在一張小的行軍凳上,周圍一個人都沒有,非常安靜。

直次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走錯地方了,可能碰上世外武林高手在這兒練打坐了,所以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幹些啥。

那老頭倒是很平靜,開口問道:“德川家的人吧?”

直次點一點頭,還是沒弄明白這到底是誰。

“來,殺了我,拿著首級去領功吧,我是池田勝入(恒興的法名)。”

安藤直次有些不相信,因為眼前的這位自稱是敵方總大將的人,幾乎就是靜靜地坐著在等死,可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他完全有機會逃走。

其實是直次多慮了,如果他碰上的是羽柴秀次的話,還能逃跑,畢竟人家年輕,時年才十六歲,而恒興則不但已經年近半百,並且腿部也受了傷,換句話講,老弱病殘這四個字他幾乎全占了,這怎麼個逃法?

當然有人會問,為啥不騎馬走?

這個問題問出來就比較傷感情了,因為此刻的恒興手頭已經沒馬了——馬被人給搶先騎著走了,具體說來,幹這勾當的是他的馬夫。

池田恒興見對方將信將疑,便把自己手中的寶刀給亮了出來:“這是跟隨我多年的笹雪,我就是勝入齋。”

笹雪渾身漆黑,刀鐔上鑲有黃金,算得上是當時的名刀,識貨的直次看了一眼,信了。

於是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說了句:“得罪了。”接著挺槍刺入恒興的腹部。

刺完之後,直次卻並沒有馬上取首級,而是放開喉嚨大喊:“萬千代!萬千代!”

所謂的萬千代,指的是後來赫赫有名、統領德川家赤備騎兵的德川四天王之一——井伊直政,時年二十三。

直政本係遠江豪族井伊家的長子,祖父直盛是今川家家臣,和義元一起戰死在桶狹間,父親直親因受誣蔑私通鬆平家被斬首,當時兩歲的小直政跟著母親顛沛流離四處流浪,最終投靠了德川家康。

據說直政長得極其秀美,比漂亮女人還要漂亮,所以一直作為家康的首席小姓深受寵愛。正因為如此,在這場戰爭之前,家康曾把安藤直次叫來,當麵交代說:“萬千代就拜托給你了。”

潛台詞就是:你要幫助他立功呀。

直次很聽話,刺倒了池田恒興之後立刻就大叫了起來,想把這個功勞給讓出去。他知道萬千代在戰爭一打響便一直跟著自己到處衝殺,所以即便不在身旁,也不會走得太遠。

結果萬千代真的被叫來了,用書上的話來講,是“馬不停蹄地飛奔過來。”

可過來之後,安藤直次傻眼了。

這人是誰啊?

很顯然,他並不認識那個跑過來的“萬千代”。

相信此刻的直次一定是鬱悶萬分:這森長可的首級有人搶那也就算了,畢竟大家都是路過,可這池田恒興的首級,我都點名叫萬千代了,咋還有人這麼不要臉過來搶生意呢?

其實,這真是冤枉人家了,因為這跑過來的那位仁兄,也叫萬千代。

他就是前麵登場過的,本能寺事變之後在三河迎接家康的永井傳八郎,小名萬千代。

當時傳八郎正砍人砍得熱火朝天,猛然聽到有人在大叫自己的小名。要知道在日本,小名這玩意兒隻是在小時候叫的,長大了,元服了一般都不叫,所以通常關係普通的話,是不太可能知道對方小名叫啥的,如果知道,那多半不是密友就是發小。當傳八郎聽到叫喚後,開始還以為是哪個發小被人圍攻了,急叫著要救命,於是連忙朝著聲響處奔了過去。到了地方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就看到了一位衣著華麗的眼生家夥倒在地上,於是二話沒說直接拔刀砍了首級。

對於這場莫名其妙的搶生意,直次也徹底沒了想法,隻好提起長槍掉了個頭衝入敵陣繼續自己的砍人大業。

估計是這功勞被人搶得太惡心,連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便又丟給了直次一個機會。

森長可、池田恒興雙雙被殺,意味著羽柴軍已經隻剩下了池田元助的右翼了。

勝負早已分曉,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直次跟隨著大部隊一起殺向了敵方最後的陣地,一個被叫做田尻的高地。

然後,他碰上了池田元助。

此時的元助比他爹更慘,蹲坐在地上,連個小板凳兒都沒,穿戴雖說倒還整齊,可身邊已經連個人影都看不到了。

直次同樣沒能一開始認出他來,因為他怎麼都沒想到,這回碰上的,居然又是條大魚。

唯一能夠肯定的是,這是敵人。

於是,他走上前去,開口自報了姓名,靜等對方開口。

“我是池田元助。”

說著,那人慢慢地站起身子,拔出自己腰間的太刀,向直次砍了過來。

直次側身一讓,順手將手裏的槍刺入了對方的咽喉,一招斃命。

然後割下了他的首級。

就此,三路大將全部戰死,對羽柴家來說,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慘敗。

秀吉震驚了。

震驚之後,他保持了一種良好的阿Q心態,笑了笑,說道:“三河人占了點小便宜,遲早要他們吐出來的。”

然後又表示,等森長可他們逃回來之後,再好好從長計議。

不想沒過多久,又傳來了那幾個人的死訊。

秀吉終於開始悲憤起來,歎息道:“我對不起武藏他娘啊。”

這話說得仿佛自己代替了森可成幹過了啥一樣。

接著又咬牙切齒道:“要砍下三河那廝的首級,給武藏報仇。”

雖然看著是氣話,但其實完全不是氣話。

秀吉丟出去兩萬人,雖然全滅,但也就是總兵力的六分之一,自己手頭上還有十萬大軍,而家康,說到底總共隻有兩萬人,而且,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主力因追打秀吉的偷襲大隊而離開了陣地,換言之,現在正是一舉擊潰家康的好機會。

事實上,這也是家康所犯下的一個錯誤。本來像追擊這種任務,應該交給手下大將去完成,作為一軍的最高總司令,不出大事的話就應該坐鎮本陣不動如山,可家康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興奮了,以至於親率軍隊前去追擊,終於露出了破綻。

仔細想想,這其實是一個致命的破綻呢。

玩兒命的“偵察隊”

秀吉當下點起了將近十萬人,打算走和池田恒興他們相同的路線,快速追上還沒有任何準備的家康,來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如此明目張膽的大行軍,自然引起了留守在小牧山本陣的德川家將領的注意。

但是秀吉毫不在意,因為對方隻有六千餘人,自己卻有十萬,就算注意又能咋的?來咬我呀?

所以他選擇了正大光明地從小牧山路過,然後繼續南下追擊家康。

在小牧山的陣營裏,家康特地安排了以下三人負責留守,他們是:酒井忠次、石川數正和本多忠勝。

單從這幾個重量級猛人身上,我們也能找到為何家康敢親自帶隊追殺秀次他們的原因了。

看著秀吉的大軍黑壓壓的一片,大家都知道家康這次有危險了,但是卻也沒有辦法,總不能拿著六千人的雞蛋去往十萬人的石頭上砸吧?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有個人站出來,帶著一支軍隊牽製住秀吉,然後讓家康順利返回小牧山城。但是,這支軍隊的人數應該是小於等於六千,同樣還是一個雞蛋與石頭的問題。

這時,本多忠勝站了出來,表示自己願意去。

但是石川數正反對。理由很簡單:你去了,小牧山咋辦?本來六千人就不多,你要牽製住十萬大軍,怎麼看也要帶走一大半,這麼兵力一分散,萬一秀吉轉過頭來反咬一大口,豈非死路一條?

忠勝對於這種見死不救的行為異常憤慨,當場就跟數正紅上了臉。

接著情緒一激動,他不小心說出了一句豪言壯語:“我帶五百人去,這總行了吧?”

五百人對十萬,這已經不是雞蛋砸石頭了,而是把蛋黃拿出來砸石頭。

這下數正倒是沒話說了。雖然他知道忠勝這真要去了,基本上就是有去無回,但如果繼續在這裏爭論是否出兵救家康的問題的話,很有可能被三河憤青們扣上一頂諸如膽小鬼、不忠之人等意想不到的帽子。

出於這種心態,他默默地點了點頭,然後說了句:“那就把久二郎也帶上吧。”

石川久二郎康勝是數正的次男,數正相信忠勝這次多半是要交待了,但為了表明自己忠於主君的立場,還是將自己的兒子送了去,這隻能說是一種悲哀的選擇。

忠勝帶出去的,是五百騎兵,所以很快就追上了秀吉的大軍。

兩撥人分別在莊內川的兩岸互相碰上了。當時秀吉親自率領著的四萬人的先頭部隊正朝南進軍,一回頭便看到了對岸三三兩兩的幾匹馬,便讓人去探察。

回報說是偵察隊。

秀吉下令無視他們,繼續前進。

好吧,既然你不鳥我,那我就來惹你。

忠勝下令隔岸開槍,騷擾敵軍。

莊內川比較寬闊,再加上大家行軍不太可能恰好貼著河沿兒走,所以兩軍相隔的距離還是比較大的,有兩百米左右。以當時的鐵炮性能來看,隔著那麼遠,是斷然沒可能打死人的。

忠勝清楚這一點,但他並不是想要打死誰,而是想要激怒對方,讓他們來攻擊自己,為家康的安全撤離爭取時間。

比較可惜的是,秀吉將對手的計劃完全給看穿了,所以盡管有那麼幾發子彈甚至擦過了秀吉的盔甲,盡管有不少部將主動請纓要去殲滅對岸那幾百個人,但秀吉一律不準,仍然不為所動地繼續趕路。

於是,出現了有趣的一幕:一方數萬人悶頭行軍,另一方數百人騎著馬在對岸跟蹤放槍。

金蟬脫殼

事實上此時的家康早已得到秀吉出兵的消息,已經開始收兵往回趕了,隻不過去小牧山的路基本上算是給秀吉的大軍給占了,所以隻能暫時躲進位於小牧山東南方的小幡城內。

雖然小幡城前傍河後靠山,而且地形錯綜複雜,但和以小牧山為據點的大本營防禦線相比,級別還是相差甚遠,若是秀吉真的發力攻打,最多也就三四天的壽命。

當秀吉趕到小幡城前的時候,已經是黃昏了。因為晚上攻城在日本曆來是兵家大忌,所以,他決定全軍休整,等到次日一早,正式發動進攻。

就這樣,秀吉錯失了最後一次殲滅家康的機會。

當天晚上,本多忠勝的隊伍也到了附近,然後他親自帶著數人來到了秀吉的陣地,仔細偵察一番後得出判斷:秀吉今天不會攻城。

接著,他率隊度過莊內川,進入小幡城,找到了家康。

此刻的家康處於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就是光坐著,連盔甲都沒脫。

“大人,秀吉今晚是不會來了。”這是忠勝見麵後的第一句話。

家康連忙問為什麼。

“秀吉家的士兵們都已經吃過晚飯,卸甲休息了。”

如果打算夜戰的話,那麼就應該是家康這副模樣,不脫盔甲就地休息,隨時準備戰鬥。由此可見,今晚一定安全了。

家康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伸手便要解開盔甲,倒下睡覺,準備來日決戰。

“大人這就準備解甲了?”忠勝問道。

家康猛然醒悟過來,連聲稱是。

第二天,秀吉如期發動了進攻。

先是鐵炮打,弓箭射,乒乓作響了一陣之後,秀吉派出步兵翻牆砸門。

這一切的一切,都沒有受到任何阻攔和幹擾。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在羽柴家廣大官兵的心裏,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恐怖印記:

整座城,一個人都沒有了!

昨天還是燈火閃亮,今天已是人去城空!

不說也該猜到了,家康正是在昨天得知秀吉不會連夜攻城的消息之後,悄悄地撤走了。

因為本多忠勝一路跟隨秀吉偵察而來,所以對於敵情的分布了如指掌。由他帶路,家康的九千大軍順順當當地撤回了小牧山本陣,然後,繼續縮了起來。

秀吉也隻能麵對空城或長歎,或悲鳴幾聲諸如“既生康,何生吉”之類的話,然後走人。

雙方再一次陷入了僵持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