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轉變服務模式,社區衛生服務得到廣大居民群眾的認可和歡迎。一年多來,各地在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過程中,積極轉變服務模式,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第一”的宗旨,改變了以往傳統的“守院待患”的工作方式,逐步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六位一體”(預防、保健、醫療、康複、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的功能。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人員主動走進家庭“送醫、送藥、送健康”,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提供了快捷、周到、方便、熱情的服務。一方麵,在街道、社區的參與配合下,積極開展居民健康普查,為社區內約60%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針對社區人群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和季節性疾病方麵的健康教育活動,為群眾提供健康谘詢、家庭病床、康複理療、中醫診療等便民服務,增進了醫患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麵,通過大力宣傳政府在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上的優惠政策,使群眾進一步了解了社區衛生服務的宗旨,看到了社區衛生服務的好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還結合實際,製定了一些對患者的減免讓利措施,降低了患者的醫藥費用,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和歡迎。目前,社區衛生服務正在以自身特有的服務方式,創造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對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認識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近年來,根據衛生工作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國家把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城市衛生工作的戰略重點來抓。但是目前甘肅省有的部門對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認識還沒有完全到位。就各級政府來說,有的對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組織協調工作不夠有力,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進展緩慢。就衛生部門和醫療機構來講,有的同誌對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缺乏緊迫性和責任感,主動性不夠,存在不同程度的等待觀望現象。就相關部門而言,有的部門在給予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優惠政策方麵還存在疑慮,工作配合、齊抓共管的合力還沒有完全形成。
二是出台的政策有待於進一步落實。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第一,投入不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缺乏穩定的籌資機製。據了解,不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由於完全依靠自收自支生存,開展正常的公共衛生工作沒有經費保障,有些市、區由於財力原因,隻是一次性投入,未列入年度財政預算,有的隻是承諾,資金沒有到位。第二,多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偏緊,基礎設施較差,設備配套能力不足,科室設置不合理,製約了社區衛生服務的全麵發展,影響了創辦社區衛生服務的積極性。第三,社區衛生服務納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定點機構後,醫保部門還沒有建立統一的費用結算製度,降低個人自付比例的政策尚未製定,參保人員在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不能通過個人賬戶“刷卡”支付費用,沒有感覺到明顯的讓利優惠,影響了參保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的積極性。第四,民政部門對城市低保、特困人群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的醫療救助政策有待於作進一步的調研、協調和製定。
三是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建設有待於加強。一方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結構還不夠合理,缺乏高職稱、高學曆人才,尤其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全科醫、護人員,部分城市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存有疑慮,因此,現有人員的“三基”訓練和轉崗培訓任務還十分艱巨。另一方麵,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不少人員還沒有從根本上轉變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仍然沿襲著“坐堂行醫”的傳統模式,缺乏為居民群眾提供熱情、周到服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