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性激素替代療法 對先天性卵巢發育不良,或卵巢功能受損或破壞以致早衰者可用激素替代療法。一般應用性激素人工周期療法。應用性激素後,出現月經樣的周期性撤藥性出血,一方麵糾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另一方麵促進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有一定程度的發育。

(1)小劑量雌激素周期治療:其作用是促進垂體功能,分泌黃體生成素,從而增加卵巢分泌雌激素,並促進排卵。

(2)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其作用是抑製丘腦下部-垂體軸,停藥後月經可能恢複並排卵。

(3)雌、孕激素合並治療:其作用是抑製垂體促性腺激素,停藥後偶有反跳作用,而使月經恢複並排卵。用口服避孕藥每晚服1次,自月經第5天起服,連服22天停藥。下次月經第5天起開始第二療程,共用3~6個周期。

(4)單用孕激素:適合於Ⅰ度閉經患者。方法:每隔30~40日肌內注射黃體酮,每日20毫克,共5日;或口服甲羥孕酮,每日10毫克,共10日。

(5)誘發排卵:如卵巢功能未衰竭,並要求生育的患者,可采用激素或其類似物誘發排卵:見本章第二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①垂體功能不全:采用絕經後婦女尿中提取的促卵泡成熟激素(HMG),以促使卵泡發育,分泌雌激素。並合並應用類似垂體黃體生成激素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促進卵泡成熟以至排卵,並促進黃體的形成與發育。

②在性功能低下,卵巢和垂體有正常反應,丘腦下部功能不足或不協調者,即用氯菧酚胺促進丘腦下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以糾正其功能而誘發排卵。

③丘腦下部功能不足,以致LHRH分泌不足,可采用脈衝式微量LH-RH注射法誘發排卵。

4.溴隱亭療法 用以治療溢乳閉經綜合征患者,其作用是抑製促催乳激素以減少催乳素,開始時用小劑量1.25毫克,每日2~3次,如無明顯反應即逐漸加量,最大劑量每日不超過10毫克,用法詳見本章第四節高催乳素血症。

5.中醫中藥治療

(1)月經逐漸後延,量少,血色淡而質薄,繼而停閉不行,麵色萎黃或蒼白,頭目眩暈,神疲肢倦,時有頭痛、心悸失眠,舌淡,脈弱等,應選用益氣補血調經的中成藥,如八珍益母丸、補血寧神片、當歸紅棗衝劑、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婦科再造丸、八寶坤順丸等。其中八珍益母丸藥性平和,補而不膩,可以常服。八寶坤順丸具有補養氣血又兼疏肝調經之效,對血虛氣滯所致閉經更為適宜。血速升衝劑由黃芪、當歸、淫羊藿、阿膠組成,具有養血活血,益氣扶正之功效,用於治療氣血虧損所致閉經。

(2)月經數月不來,精神抑鬱不樂,煩躁易怒,兩脅脹悶,少腹脹痛或拒按,脈沉弦而澀,宜選用理氣活血化瘀的中成藥。如活血調經丸、血府逐瘀丸,活血理氣,化瘀調經,可常服。調經姊妹丸、通經甘露丸、調經化瘀丸,偏於破血行氣通經;調經至寶丸、婦科回生丹破氣攻瘀兼以消鬱止痛,不可多服、久服。血瘀兼氣血虛弱者可用婦女通經丸;而調經活血片對血瘀兼肝鬱血虛者尤為適宜。

(3)月經數月不行,小腹冷痛,得溫則舒,肢冷畏寒,大便溏泄,白帶量多,苔白,脈沉緊或沉遲,可選用溫散寒濕,通經活血的中成藥。如艾附暖宮丸、暖宮孕子丸及十二溫經丸等散寒溫經又兼補益氣血。

(4)年過18周歲未行經,或月經錯後、量少逐漸至閉經,體質虛弱,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舌淡紅,苔少,脈沉弱或細澀,應選用具有滋補肝腎,養血調經的中成藥。常見品種有蛤蚧補腎丸、坤靈丸、天喜調經丸等。

此外,若月經漸少,數月不行,形體肥胖,胸悶脘脹,或頭暈嗜睡,或麵浮足腫,或帶下量多色白,舌質胖,苔白膩,脈滑,可選用平胃散(丸)或五積丸等中成藥。

綜上所述,如果發現閉經,應該及時去醫院,查明病因,對因對症治療,一般都會得到滿意效果。不可諱疾忌醫。否則,閉經時間越久,子宮就會萎縮得越厲害,治療效果也就越差。青春期女性閉經能否治愈的問題,取決於閉經的原因。例如,青春期繼發性閉經,多數是由環境改變、情緒波動和體重變化引起,除去這些病因之後,月經都能逐漸恢複。少數因病引起的閉經,如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結核病等,經過治療後,月經也能恢複。但是有些閉經不能治愈,如生來沒有子宮、子宮太小或子宮內膜已經因病變受到破壞等原因引起的閉經,是不能治愈的。不管哪種情況的閉經,都要檢查清楚。即便對於不能治愈的閉經,也要檢查清楚,以確定對將來健康的影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