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黃體功能障礙
●黃體不健:即黃體過早退化,黃體期縮短≤10日。臨床表現為月經頻發,周期縮短,經前出血和月經過多,合並不孕和早期流產。內膜病理為不規則成熟或分化不完全。
●黃體萎縮不全:亦稱黃體功能延長,即黃體不能在3~5日內完全退化,或退化時間延長,或在月經期仍持續分泌一定數量之黃體酮而致子宮內膜不規則性脫落。經期延長,淋漓不止,合並黃體過早退化時,則表現月經頻發、月經過多。多見於人工流產、引產後,合並子宮肌瘤、內膜息肉和子宮腺肌瘤者。
(3)月經中期出血:亦稱排卵期出血。常伴排卵痛,係排卵刺激和雌激素波動引起少量出血(1~3日)和腹痛。個別出血較多並持續到月經期而形成假性月經頻發。
“鑒別診斷”
1.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肝損害、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亢進;可行血常規、肝功能、甲狀腺激素檢查,若結果有異常則可明確診斷。
2.異常妊娠 流產、異位妊娠、葡萄胎,查血和尿HCG陽性、B超提示宮內及宮旁異常回聲可鑒別。
3.妊娠並發症 子宮複舊不良、胎盤殘留、胎盤息肉,B超提示子宮大小及宮內回聲可進行鑒別。
4.生殖道感染 急性或慢性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婦科檢查提示子宮體壓痛可進行鑒別。
5.生殖道腫瘤 子宮內膜癌、宮頸癌、絨毛膜癌、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B超、CA125、血β-HCG等相關的腫瘤標記物、激素水平測定可進行鑒別。
6.性激素類藥物使用不當 仔細詢問服藥史及劑量有助於鑒別。
“治療”
依患者年齡、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類型、內膜病理、生育要求確定治療方法。係統的治療包括:祛除病因、迅速止血、調整月經、恢複功能和避免複發等方麵。
1.一般治療 因患者有不規則陰道出血,部分患者有貧血,應加強營養,以改善全身情況。出血期間避免過度疲勞和劇烈運動,保證充分的休息,貧血嚴重者需輸血,出血時間長者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2.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治療 由於其有青春期和更年期之分,所以最佳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1)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治療:其治療原則是迅速止血和止血後調整建立正常月經周期,防止複發及改善一般情況,糾正貧血,不能進行診刮。可以給予激素止血,一般可選用性激素即孕激素治療。但是激素的治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不能私自購買,且激素止血後要著力於調整月經,不能依賴激素,否則會使內分泌紊亂加重,是治標不治本的現象。調整月經可選用中藥調理,不良反應少,改善飲食習慣和生活水平,適當鍛煉,增加血液循環,對治療很有幫助。
(2)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治療:應將內分泌幹預、全身支持療法與情緒調控有機結合起來,以止血、調整周期、減少經量,防止子宮內膜病變為治療原則。
①止血。其止血方法有刮宮、孕激素內膜脫落法、合成激素內膜萎縮法及止血藥。長時間用孕激素止血,可加用雄激素作為輔助療法,可減少盆腔充血和增強子宮張力,減少出血量。常用丙酸睾酮肌內注射。
②改善一般情況、糾正貧血。輕度貧血者可口服鐵劑,如硫酸亞鐵、血寶等。重度貧血者(血紅蛋白低於60克/升)應臥床休息,除補充鐵劑外,還應少量多次輸血,加強營養,補充維生素。出血時間太長,為防止感染,需加用抗生素。
③抑製內膜生長,防止癌變。適用於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伴內膜增生過長,或合並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如達那唑、內美通、三苯氧胺及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藥等。
④手術治療。適用於內膜腺瘤樣增生、不典型增生的近絕經期女性或反複治療無效者。可行宮腔鏡手術破壞內膜,以避免子宮切除,對於疑診癌變者應做子宮切除。
(3)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西醫療法
①孕激素內膜脫落法。本法撤退性出血量比較多,可能導致血紅蛋白進一步下降,僅用於血紅蛋白大於60~70克/升的患者。黃體酮20毫克,肌內注射,每日1次,3~15日;甲羥孕酮6~10毫克,口服,每日1次,共7~10日。為減少出血可同時使用丙酸睾酮25~50毫克,肌內注射。
②雌激素內膜生長法。本法適用於青春期未婚患者及血紅蛋白小於60~70克/升時。妊馬雌酮1.25~2.5毫克,口服,每6小時1次,血止後每3日遞減1/3量,直至維持量1.25毫克/日;己烯雌酚1~2毫克,口服,每6~8小時1次,血止後每3日遞減1/3量,直至維持量每日1毫克;不論應用哪種雌激素,血止後2周開始加用孕激素,甲羥孕酮10毫克,口服,每日1次,共10日,雌、孕激素同時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