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即人工周期,適用於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或育齡期功血內源性雌激素水平較低者。己烯雌酚1毫克(諾坤複1毫克或妊馬雌酮0.625毫克)於出血第5日起,每晚1次,連服20日,至服藥第11日,每日加黃體酮注射液10毫克肌內注射(或甲羥孕酮8~10毫克口服),兩藥同時用完後停藥,停藥後3~7日出血,於出血第5天重複用藥,一般連續使用3個周期。
④後半周期療法。適用於圍絕經期功血,於月經後半期服用甲羥孕酮每日8~10毫克,連服10日,3個周期為1個療程。
⑤促進排卵療法
●氯米芬:於出血第5日起,每晚服50毫克,連續5日,若排卵失敗可重複用藥,劑量逐漸增至每日100~200毫克,一般連用3個月,以免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1000單位於B超監測卵泡發育接近成熟時大劑量肌內注射以誘發排卵。
●尿促性腺激素(HMG):出血幹淨後每日肌內注射1~2支,直至卵泡發育成熟,停用HMG,加用HCG,此法僅用於對氯米芬效果不佳、要求生育的功血患者。
3.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治療 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西藥治療原則是抑製月經過多,輔佐黃體功能,調整周期,防止複發。
(1)抑製月經過多:①全周期雌-孕激素合並療法。②孕激素周期療法。③孕-雄激素療法。④雄激素療法。從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口服含化甲基睾酮,每日10毫克,用20~22日;或丙酸睾酮25毫克,每周2次,共4周。⑤後半期雌孕激素合並療法。⑥前列腺素合成酶抑製劑。⑦抗雌-孕激素療法(達那唑、內美通、三苯氧胺等)。
(2)輔佐黃體功能適用於黃體功能不健和萎縮不全者。方法:①HCG療法。於排卵期肌內注射HCG 5000~10000單位,5天後再肌內注射5000單位輔佐黃體。或排卵後3、6、8天每日肌內注射HCG 2000國際單位。②CC療法。③黃體酮療法。排卵後安宮孕酮每日4~8毫克,連用10日,口服;或BBT上升後7日開始肌內注射黃體酮每日10~20毫克,連用5~7日。④後半周期雌-孕激素合並療法。⑤溴隱亭療法。適用於合並高泌乳素血症者,從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口服溴隱亭每日2.5毫克。⑥地塞米鬆療法。適用於合並高雄激素血症者,每日0.5毫克。
(3)促排卵療法:適合於卵泡成熟不良,黃體不健,不孕和習慣性流產者。方法:CC-HCG;HMG-HCG;pFSH-HCG;GnRHa療法等。
4.手術治療
(1)刮宮術:適用於急性大出血或存在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
(2)子宮內膜切除術:適用於經量多的絕經過渡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和經激素治療無效且無生育要求的生育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或對子宮切除術有禁忌證者。利用宮腔鏡下的金屬套環、激光、滾動球電凝或熱療等方法,使子宮內膜組織凝固或壞死,具有創傷小、可減少月經量、部分患者可達到閉經效果的優點,但也有由於組織受熱效應破壞而影響病理診斷的缺點。
(3)子宮切除術:經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近絕經婦女,內膜腺瘤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合並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瘤、嚴重貧血者可選擇該術式。
5.中醫中藥治療
(1)治療原則:快速止血治標,繼用中藥治本;益氣固衝止血藥與抗纖溶藥物聯合應用,治療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扶正益氣與支持療法結合,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2)方藥可選用:太子參、熟地黃、艾葉、當歸、茜草、墨旱蓮、阿膠、仙鶴草、益母草,水煎服,按年齡、體質虛實增減其藥與量。
(3)中成藥
①宮血寧膠囊。用於血熱崩漏。口服,每日1~2粒,每日3次。
②婦科調經片。用於月經不調,經期腹痛。口服,每次4片,每日4次。
③歸脾丸。用於心脾兩虛崩漏。口服,每次8~10粒,每日3次。
④知柏地黃丸。用於陰虛內熱崩漏。口服,每次8粒,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