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乳素血症(HPRL)係指由內外環境因素引起的,下丘腦-垂體失調所致的內分泌疾病,以催乳素(PRL)升高(>25納克/毫升),閉經、溢乳、無排卵和不孕為特征的綜合征。高催乳素血症在正常成人中發生率為0.4%,多半發生在婦女,偶見於兒童和青少年,是婦產科醫生所重視的疑難病症。在非妊娠及產褥期,正常生育年齡婦女血清催乳素應在30微克/升以下,超過30微克/升即認為是高催乳素血症,超過50微克/升,應給予治療。高催乳素血症的發病原因可能為:①下丘腦疾患。②垂體疾患。③其他內分泌、全身疾患,如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多囊卵巢綜合征、腎上腺瘤、異位性腫瘤、腎衰竭、肝硬化影響全身內分泌穩定、手術切除卵巢及子宮後的PRL異常升高。④長期服用氯丙嗪、利舍平、西咪替丁、嗎啡、避孕藥、抗抑鬱藥等的影響。⑤胸部疾患引起的反射性PRL升高。⑥特發性高催乳素血症。
“診斷”
1.臨床表現
(1)閉經或月經紊亂及不育:重點了解月經史、婚育史、閉經和溢乳出現的始因、誘因、全身疾病及引起HPRL相關藥物治療史;高水平的催乳素可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導致黃體期縮短或無排卵性月經失調、月經稀發,甚至閉經,無排卵或卵巢黃體功能不全而致不孕或孕早期流產。
(2)溢乳:乳房檢查注意大小、形態、有無腫塊、炎症溢乳(雙手輕擠壓乳房),溢出物性狀和數量。患者在非妊娠和非哺乳期出現溢乳或擠出乳汁,或斷奶數月仍有乳汁分泌,通常是乳白、微黃色或透明液體,非血性,部分患者催乳素水平較高但無該症狀。全身查體,注意有無肢端肥大、黏液性水腫等征象。婦科檢查,了解性器和性征有無萎縮和器質性病變。
(3)頭痛、眼花及視覺障礙:垂體疾患是高催乳素血症的最常見原因,微腺瘤一般無明顯症狀,大腺瘤可壓迫蝶鞍隔出現頭痛、頭脹,當腺瘤向前侵犯或壓迫視交叉或影響腦脊液回流時,也可出現頭痛、嘔吐、眼花,甚至視野缺損和動眼神經麻痹。
(4)性功能改變:部分患者因卵巢功能障礙,出現低雌激素狀態,陰道壁變薄或萎縮,分泌物減少,性欲減低。
2.輔助檢查
(1)垂體功能:FSH、LH降低,LH/FSH比值升高。PRL升高≥25納克/毫升。有學者建議,周期性測量,僅憑一次化驗不能作出診斷,並排除應激因素。一般認為<100納克/毫升多為功能性。≥100毫克/毫升應注意排除PRL腺瘤。腫瘤越大PRL越高。如腫瘤直徑≤5毫米,PRL為171(±38)納克/毫升;直徑為5~10毫米,為206(±29)納克/毫升;≥10毫米,為485(±158)納克/毫升。巨大腺瘤出血壞死時PRL可不升高。血清PRL>1.14納摩/升(25微克/升)可確診。
需指出:目前臨床所用PRL放射藥箱僅測定小分子PRL(MW 25000),而不能測定大分子(MW 5~100000)PRL,故某些臨床症狀明顯而PRL正常者,不能排除所謂隱匿型高泌乳素血症,即大分子高催乳素血症。
(2)影像學檢查:當血清PRL>4.55納摩/升(100微克/升)時,應行蝶鞍CT或MRI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垂體微腺瘤或腺瘤。
(3)眼底檢查:由於蝶鞍腺瘤可侵犯或(和)壓迫視交叉,因而眼底檢查可了解垂體腺瘤的大小、部位。
(4)卵巢功能檢查:E2、P降低,T升高。
(5)甲狀腺功能檢查:HPRL合並甲狀腺功能減低時TSH升高、T3、T4、PBI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