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千億的星辰、獨一的野心(2 / 3)

“梅花A”伊旺·高尼夫“紅心A”奧利比·波布蘭兩少尉,同時伸手相去抓住瓶子,但瓶子在互撞的手上彈開,在落到地板的當前,休茲巧妙地救了起來。

“這種程度的反射神經,真正還能活到現在啊。”

“我有美麗的天使護佑,跟你們可不同。”

“知道嗎?酒醉著就去打仗,可真是了不起的人啊。就是這樣他們才能當得上高官吧。”

互相投以幾句毒舌,一邊把頭盔裝在飛行服上,奔向愛機的四人組。不久後管製室傳出發許可的通信,母艦艙門打開,將星辰與艦艇的上海切出一塊矩形……

個人演出的妙技,在積壓艦的艦長層級中,也找得到幾個範例。

帝國軍的卡爾·古斯達夫·坎普上校,以上麵回頭並齊射主炮的這再大膽不過的方法,阻止了同盟軍部隊的滲透,使二艘戰艦重創,陷入無法戰鬥的狀態,噴出金屬粒子的在發生艦隊火災而脫離的二艘受創戰艦。為了替他們複仇,同盟軍的數艦迫近起來,同時集中發射荷電粒子炮的光束。以巧妙的操艦回避光束的坎普,向總司令部請求援護,但被回以“已無餘力”之回話,放下交錯大胸前的粗壯手臂吐同一句。

“是嗎是嗎,我完全明白了。告訴總司令官,戰爭就由我來打,躲在安全壁壘裏的家夥,又能做什麼了!”

因為通信接線生機伶地切斷回路,坎普的氣話沒傳到總司令部。結果,坎普在中彈的情況下全力從敵陣中脫離了。

一旦陷入混戰狀態,同盟軍反倒該利用這狀態,在不被使用“雷神之錘”的情況下,全軍撤退才對,格林希爾上將是如此認為,但實行上並不容易。首先得有致細的戰力分離才行。

兩軍就在如此欠缺統一與統製的情況下,漸漸量產著死亡與破壞。手段本身反倒化為目的的戰爭的愚劣,似乎集中在伊謝爾倫回廊的一角了。

在這愚劣性的當中,也有人在享受著死與戰栗的遊戲,既然不能置身局外,隻好盡一切技巧,去享受狀況了——大概是基於如此心態吧。休茲、謝克利、波布蘭、高尼夫的四人組,駕著愛機從母艦躍出後,已經把合計十架的敵人——帝國軍座式戰鬥機王爾古雷,葬送在虛空的墓場了。

“怎麼了,波布蘭,你還隻有擊落一機而已呢。看來你要一家輸三家了。”

這通信在回路上奔過之後,奧利比·波布蘭在其他三人眼前,二次閃動槍火,兩個爆炸光,馬上他的犧牲者就和其他三人數量均等了。

“我的個性是自己吃虧是不在乎的,但看到別人占便宜可就耐不住了!”

“這種心理,叫做窮人的心理變態,波布蘭家對兒子的人格培養算是失敗的了。”

他們並不是要玩弄別人的生命。他們自己的生命也早就交給這遊戲的那超越的支配者了。有一天,當比他們更卓越的是擊墜王出現在敵軍時,他們也將隨著愛機化為火球而四散,一定會有那麼一天的。他們如相信著,至少在那天到來之前,他們要保持開朗地活下去。

編織著無數小小的英勇故事,名為第六次伊謝爾倫攻防戰的這一匹高布林紡織品,逐漸織成血與火焰的顏色。

“如果再這樣打下去,不但戰況會就些停滯不前,連回家過年都成癡心妄想了。”

也許有人如此提心著,不過目前看來,存活的人似是全被給與在故鄉度過新年的權利了。十二月六日,同盟軍在千辛萬苦之後,將全軍的過半兵力在混戰區域的外緣重整編了,完成了巧妙的夾擊態勢。

使此事成功的,是作戰參謀楊威利上校的功績,有一小部分在人在背地說:在他的腦髓的一隅藏著小小的魔法神燈,隻有在神燈的魔神偶爾從沉睡中醒來之時,才會想出令他人驚歎的作戰方案。當然,這位魔神在一年當中似乎有三五○天都在睡覺,不過現在似乎是起來活動了。

但是,這也歸功於參謀長格林希爾上將肯采用他的作戰方案。依照參謀長的指示,同盟軍在伊謝爾倫要塞右側——從回廊的回盟這邊的出入口來看是右側構築了火線,經由三次的集中炮火,把相關數量的帝國軍,逼進“雷神之錘”的正麵宙域。然後從左側麵進行的機動的波狀攻擊,給了帝國不小的勳害,二小時內,帝國軍就遭受超過了之前二十四小時所受損傷的質與量了。

結束正式的休息後,萊因哈特未接到再出擊的命令,一直在伊謝爾倫要塞內待機,賀爾曼·馮·留涅布爾克少將的戰死,他的階級晉升為上將已經由帝國軍總司令部正式認定之事,由吉爾菲艾斯報告之時,萊因哈特拿著咖啡杯的手,極微小的搖動了。

“是嗎,留涅布爾克他……”

萊因哈特聲音所發出的反應,隻限於這句話。

留涅布爾克是不會喜歡受到憐憫的吧。萊因哈特對於年長十七歲,逆流亡而來的男子,要去全麵理解是不可能的,但隻有這一方麵是正確的把握了。因為在構成萊因哈特精神的多麵體中,也存在有這麼一麵。萊因哈特把死者的記憶封入腦細胞的一部份,把意識傾注在為生者而立的作戰方案。

同盟軍以格林希爾上將所指示的作戰行動將戰線擴大了。特別是何蘭多少將的分艦隊以柔軟而極具機動性的艦隊運動,三次突入帝國軍的陣列,攬亂陣形後,再向該處集中火力,得到輝煌的戰果,使何蘭多揚了威名。

但是,全體同盟軍的這個攻擊,被帝國軍不久前才配屬伊謝爾倫駐留艦隊的二位準將阻止了。今年二十七歲的奧斯卡·馮·羅嚴塔爾、二十六歲的渥佛根·米達麥亞,雖然麾下各隻有一六○艘的炮艦飛彈艇,但將之巧妙地配置,再加上機動性地運用,獲得驚人的戰果。

當然,既有著壓倒性的兵力差,他們也不可能長期抵抗。玩弄敵軍五十多分鍾後,兩位青年準將立刻迅速後退,撤收到伊謝爾倫的後背。

第六次伊謝爾倫攻防戰的第二個特征,特別在帝國軍方麵,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指揮官們,個個立下功勳,樹立了功名,老一輩的指揮官中,立下與地位名聲相當之功績的,大致也有維利伯爾·由希姆·馮·梅爾卡茲上將了。

“無能的長官們都死光的話,新的才能就會有出場的機會。以此而言,這場平凡的戰事也有其意義了啊。”

在這無秩序的會戰中,萊因哈特已經樹立了足以晉升中將的功勳了,但是,他的資質卻不能被小小區區的武勳就滿足。隻要自己一個人耀眼就好了——雖然也有如此辛辣的心情,但身為戰略與戰術的天才兒之精神要素,使他不滿於現狀。

“自稱同盟軍的叛亂軍們,是無法長久地在此軍域一直作戰下去的。隻要派一軍衝出,切斷他們的退路就行了。不,隻需要假裝是如此就行了,為什麼不那麼做呢?”

耐不住隻是自問自答,終於萊因哈特插了手了。寫好對司令官米克貝爾加元帥的上書,就將之送交元帥,雖然完全符合形式,但從參謀之一的斯特汀少將手中接獲該份上書的米克貝爾加,眉梢高高地聳起。

“可惡的金發小子,也敢對長官的事插嘴啊。乖乖地服從命令,也就平靜無事了。”

米克貝爾加元帥對萊因哈特第一次生氣,或許是就是在這時候了,至今,米克貝爾加元帥與萊因哈特之間,矗立著許多地位與人的障壁,年齡僅僅十八歲,階級不過是少將,家世在零以下,這種不應存在於帝國體製中樞的異端者,沒有必要去意識到其存在。不過,米克貝爾加並未能到以偏見去看著萊因哈特,他不得不承認其進言合乎戰理。此時,元帥以老練的方法來處理了事態。

透過斯特汀少將,元帥的回答傳達給了萊因哈特。雖許或卿之進言,但成功之可能性有其疑問,若卿自身願擔任作戰實行之負責者,總司令部亦不惜全力協助——如此,也就是叫他自已去做做看吧的意思。

“吉爾菲艾斯你認為呢?”

“請做吧。萊因哈特大人。”

“你也如此認為嗎?”

似乎是簡短而缺乏個性的對話,但因思考的波長完全不同步,所以不需要漫長的會話或豐富的表現。

萊因哈特對自己作戰行動有著自信,也不打算回避作戰立案所附隨的責任。本來是沒有考慮的餘地的了。但萊因哈特的弱不在於他本身的能力,而在於屬他指揮下的兵力隻有二千餘艘的這一點。要是被見死不救,那可不成,但是,和吉爾菲艾斯二人合力,這危險應當也能克服吧。

萊因哈特答應實行了,元帥也就不得不許可作戰了。

“好,總之讓他去做做看。他要是失敗,再別的手段就行了。”

米達貝爾加下了決斷,他的敵意還未深到希望萊因哈特失敗,或企圖使他失畋,而且,最重要的,要是不設法收拾處理現在這不象話的戰況,米克貝爾加元帥本身的地位與聲望可能也會有變動,例如,在軍方部分人士也存在著,梅爾卡茲上將的實績與指揮能力比米克貝爾加有著更高的評價的呼聲。若是米克貝爾加不爭氣,宮廷及帝國政府的意思會如何改變,可就很難說了。

就這樣因為種種情由,促使米克貝爾加下了決定,給了萊因哈特機會,而為第六次伊謝爾倫攻防戰,帶來了終結的時刻。

同盟軍的態勢,顯得較為消極。在十二月七日到九日進行的攻勢失敗時,本該在未受到致命的損失時就從回廊撤退才對,這種意見逐漸成為總司令部的主流。即使在主張強硬論,若未出具體的解決策略,是不會有說服力的。

“以楊上校的意見,已是應當撤退的時機了,前幾天,根據他的提案……”

正要說出的格林希爾上將,被總司令官製止了。

“等一下,參謀長,據貴官的口氣,楊上校已經想好了撤退案了,是嗎?”

羅波斯元帥不得不如此確認一下,格林希爾上校回答是YES。楊威利是六年前在艾爾·法西爾星域樹功,解救同盟軍之不名譽的人,這次也應當期待他的構想力與見識才是吧?

“艾爾·法西爾之事不過是碰巧,這樣的意見也很多的,貴官是否留意到這一點呢?”

羅波斯元帥原本是討厭楊威利這個“不小心當上軍人”的青年。在同盟軍中樞的職業軍人中,某一部分有過度信賴個人幕僚的惡評,但羅波斯元帥還不至於頑固執迷的地步。

格林希爾上校而言,要說是信賴楊,還不如說是期待著黑發的青年上校在此次作戰中不時顯現的智略“光華”。因此,當楊表示出與他本身的思案不同的作戰方案及見解時,他便將之駁回,不會特別對楊有所眷顧。

而當羅波斯元帥還想再說些什麼時,索敵管製員傳來充滿緊張的連絡。

“報告,從伊謝爾倫要塞出擊的帝國軍的一支部隊推定總數約為二千五百艘,在戰域中斜行到我軍背後,可能打算阻絕退路。”

一瞬的沉默後,羅波斯元帥咋舌。

“那可糟了。格林希爾上校,楊上校也預測到這件事了嗎?”

“在幾個預測當中,的確是有的。”

“嗯……”

羅波斯元帥一手托著肥厚的下巴,深思起來,在他那細小的眼睛深處,高速運轉著那生化計算機。

十二月九日二十二時的時刻,帝國軍及同盟軍的戰死者,都已達到三十萬人以上。如果“雷神之錘”已經發動的活,同盟軍的戰死者數目會更增加,帝國軍的則會減少吧。因此到此刻為止,以同盟軍而言可說是了不起地善戰,若至此能平安歸返的話,對羅波斯的指揮能力之評價將會提升吧。

羅波斯就算做了如此打算,也不致於遭到非難吧。若是決心不再多加產生死者的話,反倒值得讚賞,當然得要是他本身有考慮到那一層的話……

完成了正確的計算後,接著就必須去實施才行。得一邊和帝國軍戰鬥,而又讓全軍脫離到“雷神之錘”的射程外才行。那不是容易的事業,但羅波斯到今天為止,其事態處理能力的評價並不怎麼低的,或得真正的價值,現在要受到考驗。

萊因哈特的目的,是出到混戰區域之外,假裝同盟軍的退路已被斷絕。因此,他並不管在前進路線左右布陣的同盟軍,選定敵人分布較弱的宙點,像是將兩點連起來一樣,快速地疾走,那飛天般的速度,當然會引起同盟軍注意,他們有著強烈的欲望去捕捉、擊滅這可惡的敵人。

“別讓他逃了!追啊!”

專注於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大局的人,與淩駕於此的人之間的差別,在此就顯現出來了。同盟軍的各指揮官,為了捕捉擊滅萊因哈特的小艦隊,翻轉艦首殺了過來。

其第一波,被巧妙的斜線陣發出的集中炮火粉碎,第二波攻勢閃過之後,同盟軍的戰意。急束上升到近乎發狂的境界,而一心專注於打倒這可惡的敵人。

同盟軍總司令部的部分人們發出恐懼的聲音。

“二千艘左右的數量,無法遮斷我們後路的,那是誘鉺。帝國軍的目的,是在於把自軍與這同盟軍的戰力拉開。”

楊上校洞察了、斷定了。但有幾個不確定的要素存在。就算作為誘鉺,僅僅二千艘是太少了。也許突破不了混戰區域,就在敵方炮火之前被解體了。或者,這隻是某個急功的人,所做的個人行動呢?若是如此,打算假裝切斷同盟軍退路的戰略構想。及高速突破混戰區域的戰術上的洗練都非尋常。而且那無名的敵將完全掌握了大軍的心理弱點,沒有比被少數敵軍玩弄更加屈辱的了。想要瓦解大軍,第一步,就是經此屈辱感來混亂全軍的統合運用,對此一態,楊亦有其解決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