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個體內層次:動機、期望及滿意度(3 / 3)

第二節 案例分析:新西蘭房車旅遊者的研究

本部分的內容來自新西蘭房車旅遊者的期望與滿意研究項目(Gnoth,1997)。研究以來自10個國家的385名旅遊者為樣本進行的縱向曆時設計。每位被調查的遊客都分別填寫了兩份調查問卷,一份在從租賃公司租用車輛之前填寫,另一份在假期結束返還車輛時填寫。本節將通過這一具體研究,展現社會心理學在個體內層次的研究及其整合。

一、研究方法與假設

在遊客到達度假目的地時,通過問卷項目“我選擇房車是因為……”的五分製李克特量表進行詢問。詢問內容包括為何要選擇該目的地,或為何要選擇這種特殊交通方式等,從而獲得動機的內容並與後測結果進行比較。研究者假設:盡管遊客對某一新目的地缺乏實際經驗,但遊客對目的地的感知仍具有相互關聯性;具有不同旅遊經驗的遊客感知關聯程度不同。

在遊客的旅遊行程開始前和結束後,通過引導句“已證明選擇房車是正確的,這是因為……”引出各陳述項,讓遊客對每一個動機陳述項做出回答並進行比較。因為動機能導致經曆和結果,所以假設遊客會把先前的動機陳述項視為態度陳述項;具有不同旅遊經驗的遊客期望結構在關聯性和協調性上不同。最後,通過最大方差旋轉的主成分分析得到一個具有更高複雜性、協調性和抽象性的動機因素結構,並假設期望對滿意度具有影響。

二、研究結果與解釋

測量感知結構中差異水平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克論巴赫係數的α值進行檢驗。這種檢驗通常用於檢驗衡量尺度的內部有效性。通過計算出各因子項與總尺度的相關性來反映出對內在關聯度與協調度的衡量結果。將克論巴赫檢驗對房車旅遊的動機進行分析後表明,到過新西蘭且以前使用過此型交通工具的遊客α值為0.8414,而那些沒有此類經曆的遊客的α值為0.8226。通過使用SPSS對組間差異進行多元方差分析表明,在那些具有先前經曆和沒有此類經曆的遊客的動機結構具有顯著差異,前者內在關聯度和協調度顯著高於後者。當遊客度假結束並歸還交通工具時,這種差別就不再顯著。按旅遊經驗劃分的遊客在動機的關聯性和協調性在前測具有顯著差異,這表明先在經驗與動機有密切聯係;後測數據差異的變化表明個體的旅遊體驗對於動機及其他感知方麵所具有的重要影響。

相應的,對所有的期望進行克論巴赫的α值檢驗達到0.9057。在假期之前那些沒有房車旅遊體驗的遊客α值檢驗則達到0.8990。然而,有過相應旅遊經曆的遊客則為0.9147。後測的α值彼此間沒有顯著差異。後測所得的期望結構具有更高的內在關聯性。這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望與動機及既有感知係統的複雜關聯,同時也對期望本身的測量效度帶來了疑問。

對於16項基本動機的主成分分析發現,前測數據的因素分析得到4個因子,能夠解釋總方差的41%。而後測數據的分析隻得到3個因子並且可以解釋幾乎50%的方差。在後測所得維度中,“愉快而有趣”是外導表現型因素的一部分。而“無需預訂”與“收獲”及“最佳方式”一起共同構成工具型因子。同樣,普通解釋性變量值的增加體現了感知係統的更高協調性和複雜性,行程開始之前的模糊期望已轉化為更明確實際態度。因子本身的載荷排列表明了這種感知在遊客腦海裏的深刻程度,因子名稱的變化也反映出了遊客的認知載荷(工具維度)下降而情感載荷(表現維度)上升的特征。

研究發現,期望對滿意度具有影響。在度假結束時有關房車旅遊的滿意-不滿意問卷結果表明,期望的確影響著滿意度的判斷,其相關性較小可歸因於期望的較低複雜性和協調性。結合期望維度來看,對車輛的滿意度與內導和外導表現型期望緊密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隻有22個旅遊者對房車感到不滿意,這種不滿程度越強烈就越反映了他們未得到滿足的內導表現型期望。

第三節 個體內層次的整合

總之,旅遊者的體驗受到其內部因素的重要影響,包括感知、學習、個性、動機和態度。通過感知過程,個體得以對各種信息做出選擇、組織和解釋,從而形成有意識的形象。學習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個體心理和行為的改變。個性則與行為模式和心理結構有關,後者將行為和經驗有序地聯係在一起。動機是促使個體為滿足個人需要、實現特定目標而采取行動的內部驅動力。態度涉及對於某一對象的認識、積極或消極的情感和行為意向。以上幾個方麵相互影響,共同塑造了旅遊者的特定體驗。

上述研究從一個側麵具體揭示了個體內層麵不同概念之間的關聯:基於特定的個性和情境,通過刺激的聯係與概括或歸因過程,情感引發了動機,從而建立了需求與對象之間的聯係。通過學習,個體將感知該對象作為滿足需要的手段;這一過程所形成的各種聯係就是期望的基礎。旅遊者正是通過感知某個目的地、旅遊方式以及活動來滿足自我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其特有的需要與個性、價值、態度、情境等密不可分;這些因素在個體心理上的相互作用結果就是動機。同時,由於行動的結果還沒有出現,所以期望具有假設性。因此,遊客的旅程就是一個新的習得過程,在此過程中,以滿意作為衡量標準,期望或者被強化或者被改變,同時內在的需求驅動逐漸減弱。一方麵,需要、動機、價值以及作為態度的期望和滿意彼此有著密切聯係,並隨旅遊者的習得過程而改變。另一方麵,期望內部並不像行為經驗本身那樣緊密聯係,期望與行為經驗以及評估之間的聯係也不是那麼密切。此外,內在的需求驅動減弱作用必須在期望和滿意形成的過程中加以考慮,這就必然要引入個體間層次的有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