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威搭乘一艘商船,前往昌樂國,中途船隻傍某一小島泊住過夜。但當船上人正在熟睡之時,突然有誰發出一聲驚呼:“不好了,有海盜。”緊接著,慘叫聲張揚,瞬間大亂。良威被驚醒了,拔刀同海盜殺戰。仗著英雄,具有一身好功夫,力斃十數名惡賊。商船也有自己的武裝護衛,商客自身也多帶有跟班或保鏢,一同奮起自衛並反擊,最終將海盜擊退。但是,自己一方也死傷多人。然而他們當中不會有一人想到或知曉那些人那些惡賊並不是真正的海盜,而是紅林國的在籍軍人,哥罕所派遣。隻因為哥罕見得良威的任務已然隻差完成一項即可全功,而自己呢,僅僅殺死了紅土嶺中的怪蟒(其時,去海外賺取女兒國國王的珍珠衫的人員尚還未回歸,因此上他還不知是否功成),眼見便要輸給對手,公主也將歸屬別人而不是自己,這令他如何不懊惱?所以,就要讓昌樂國國王的王冠不能落到良威的手上,必須千方百計阻撓他的成功。隻可惜派出的人太不中用,連那領隊的裨將也被良威把腦袋砍掉了。
良威踏上了昌樂國的地麵,並進入王城。可是更發愁的是,如何才能夠將基國國王的王冠拿到手上呢?這道問題的難度,不亞於登天。良威盡管有一身好本領,但卻並不通曉雞鳴狗盜之學,道義上也不允許自己這麼去做,也恥於去做。但如果走到人家麵前,平白地伸手便索要,人家又豈肯隨便給你?良威隻好到街上瞎轉,看似想要放鬆一下,實際哪裏放鬆得了,一邊卻挖著心思自求主意。
正走著呢,忽然發現了一張榜文。原來,昌樂國的玉蓮公主得了眼疾,國王求尋勇士前往海中青峰山(距離基國海岸三、五十裏),取一種明目草。然而明目草雖有,卻采來極其困難。青峰山獨山獨峰而傲立,三麵陡峭並且瀕臨海水。惟有西側坡勢緩一些,於之前有範圍很大的一片低地,為廣闊的密林所覆蓋,養得無數的獸蟲。盡管這一麵相對其他三麵還算好攀登一些,但若真想上去,卻同樣不容易,須十倍努力。並且,還要麵臨預料不到的凶險。山下有怪獸名合窳,峰上有猛禽名白雕,之間倒是鄰而友善。但獲獵物,互相贈食剩餘。人但至於青峰山,必要為此二類業障所傷,十去九不回,所以普通人是不敢於前往的。榜文一月之內換了有幾遭,由最初的一百兩白銀的懸賞,一直攀升到十倍。最後,更是以高官誘惑,年貌相當者(當然是男人了)還可以娶玉蓮公主為妻而成為駙馬,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呢,仍不見有人能夠從青峰山采回明目草。國王甚至曾經派出一支精兵強將,妄圖依靠大眾的力量來殺死二類業障,取獲仙草,卻傷亡許多,大敗而還。國王、王後當然為此焦急萬分。
良威看到了榜文,心中一動:“不若我走一遭青峰山,取了那明目草來。我不求任何賞賜,也不想做基國的官員,給我公主更不會納娶,不稀罕他的駙馬。我隻求國王頭上的王冠,或有可能成功。沒有比這更好的方策,不妨一試。”因此上,揭了榜文(榜文遍及全國,非此一張)。
當即有看榜官詢問了一下,帶著良威到在了臨時特設的衙司,見到了負責明目草事情的太監李公公。其實,也可以暫時不見他,先去采取明目草。但良威是外來之客,一則不曉得青峰山坐落何處,二則需要一條船隻相送。李公公隻是簡單地問了一下良威的家鄉、住址,又看了一下可以證明其身份的文牒,明白這是海外紅林國的來客。昌樂國縱五百、橫三百裏,多山而無不秀美。擁有城池數座,人口幾十萬,海上諸國當中也算一方大國。往來做生意的海外商賈與旅遊的海外文墨才士有的是,不算新鮮。隻不過良威的文牒是臨時製作,但也不能說它是假的,實出於本國司衙,屬於正式。然其上所書,隱瞞了其將軍身份,寫的是普通國民,也並不是他本人的名字。隻因良威非使臣,用真的證件反而會生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假若誤認為是間諜,可是不好。
良威很順利地被專人送到了青峰山附近的螃蟹島。島上有居民百戶,另有一所兩百人的兵寨。於這裏,人家便不再送了,而隻是給予一隻小舟,教良威自己駕駛著它,到達青峰山。良威將船兒拴好,而後穿越叢林,準備登峰。但在這時,他卻聽到了一種聲音,像是嬰兒在啼哭。循聲看來,良威驚了一跳。原來有一獸,人麵彘身,黃身赤尾,極其罕見。此獸何名?——合窳。剛剛在水潭之中洗過澡,上到旱地。
合窳發現了良威,目中迸發凶光,身軀先是一弓一矬,緊接前縱,向良威來撲。良威早有提防與準備,因為來時人家早都告訴過他了,這島子上有怪獸與猛禽,提醒格外小心。眼疾手快,颼地一箭射去。真叫有準頭,箭鏃不偏不倚,由打合窳的前額透人腦顱,勁力也是十足。合窳轟然而倒。良威擔心它不死,拔刀向此獸連搠,直到確信已經斃命。
良威算是比較幸運與造化,因為青峰山腳下原本有此種怪獸七頭,但之前卻被昌樂國的精兵強將行剿之時將它們當場殺死了兩頭,還有三頭是傷重隨後而死(不算那些人一點沒有功勞),隻剩下這一頭最為壯的,另外還有一隻剛剛斷乳不久的崽兒。如果一窩子齊整,怕是幾個良威也將遭受厄運。而假如昌樂國的將士再頑強一些,加把力氣,或是更添力量,施剿二番,合窳也可能會盡為之殺滅。青峰山以前從來不曾有過此種怪獸的,它的出現也就在近兩年。至於從何而來,眾說紛紜。因為它會泅水,有人認為是打別的地方渡海而至。也有人說,是有仙人將大陸洲之上的惡蟲投置於此,以免傷害到更多的生靈。
良威殺死合窳之後,開始登峰。此峰高不可測,坡陡勢險,攀到頂巔絕非簡單事情。但又必須要上去,因為明目草便是生長在峰的至高處。然而難不倒良威,他不僅有堅韌的誌氣,而且是狼神的後裔,天生的矯健,更加是山裏長大的,攀登山峰對他來講十分輕熟,隻當平常事情。很快,就到了半腰,力氣還有很大的富餘。可突然聽到一聲怪嘯,有一隻大大的餓雕,渾身雪白,出現於他的頭頂之上。餓雕來捕獵良威。良威慌忙將身子向側麵一躥,扒住一塊突兀的石頭,躲開來襲。但是餓雕並不給他喘息機會,不放過他,身子一踅,再度攻擊。在它的頻頻攻擊之下,良威應對十分慌忙。既不便張弓,也不宜拔刀,隻能全靠閃躲。但身處畢竟不是在平地之上,極其不便利,一個失足,跌在下邊一方“平台”之上。好在距離摔下來的地方並不高,身下又是較厚的草,也加軀體結實,因此並沒有跌壞。良威趕緊骨碌起身,順手抓起餑餑大的一塊石頭,向撲來的餓雕擊去,打中了喙。餓雕疼得一聲怪嘯,尖利刺耳。良威乘餓雕減弱來攻勢頭的這一瞬,“倉啷”,迅速拔出了佩刀。背石壁嚴陣以待,減少受攻擊的麵積。餓雕隻要靠近,他則以刀劈斬。一次,兩次……,終於有一刀“哢嚓”而將餓雕的一爪砍掉。餓雕疼痛之間,身子一震,被良威抓住機會又是一刀,中於脖項。餓雕跌墜良威腳前,或折跟頭或撲棱,並痛苦哀鳴。血由傷創處流淌不止。盡管這一敵手已經在做垂死掙紮,但良威仍不心慈手軟,“哢……”,不知又砍了多少刀。餓雕終於斃命。